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企業融資順序

中國企業融資順序

由於社會歷史、文化、制度等社會環境的不同,尤其是企業制度的不同,各國企業的融資方式也不同。中國是壹個發展中國家,處於市場化改革的初級階段。中國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制度創新和結構改進,吸取經驗教訓,實現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融資模式。?(壹)我國企業融資模式的特點,留存收益比例低。這主要是由於擴張期中國企業內部積累不足,證券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尚未建立,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導致企業整體績效水平和留存收益較低。股票融資比例高。上市公司把配股作為再融資的首選。由於中國企業負債率高,采用股票融資無可厚非。但我國上市公司通過發行上市,負債率大幅降低,股票融資依然備受推崇。發行新股是近年來上市公司流行的壹種融資方式。自6月份上市公司龍頭股1998啟動以來,這種再融資方式逐漸受到其他公司的青睞。公司債占比小。中國上市公司壹直忽視債券融資。我國自1986年發行公司債以來,已經發行了3000多億,平均每年只有200多億。2002年,上市公司通過股票融資2102億元,企業債券僅為83億元,占股票融資的3.95%。與國際市場相比,我國上市公司債券融資規模明顯偏小。美國同期債券融資達到9350億,而同期股票融資只有6543.8+046億,債券融資是股票融資的6.4倍。?(二)影響中國企業融資秩序的因素;中國上市公司更傾向於股權融資,而不是債券融資,這通常被認為是低資本成本。總的來說,這與我國不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和資本市場的發展進程密切相關。就我國企業和資本市場而言,融資秩序不正常主要有以下原因。資產回報率低限制了內部融資。在重組之前,中國大多數上市公司都是國有企業。改制後,相關的公司治理結構改革滯後,壹系列相關因素造成上市公司業績普遍低迷,平均收益呈現普遍下降。企業的內源融資主要來源於公司的盈余積累,因此較低甚至虧損的業績水平限制了我國上市企業的內源融資比例。資本市場發展不平衡。企業在不同的生產環境和階段,不同時期需要不同的資金,願意支付不同的融資成本,承擔不同的義務和風險。壹般來說,采用股權融資或者債券融資都是壹個隨機配置的過程。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的協調發展是企業多渠道、低成本融資的市場基礎,也是平衡債權和股權約束、形成有效公司治理結構的必要條件。然而,我國企業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的發展極不平衡,資本市場的畸形發展最終導致我國企業融資偏好畸形,也給上市企業帶來了較高的融資成本。企業管理者對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在我國,管理人員的收入主要是非貨幣收入,即以各種名義體現剩余索取權的消費,如吃喝、娛樂、消費高檔“消費品”等。貨幣收入不僅少,而且與企業效益無關。目前,控制權收益(非貨幣性收益)占我國上市公司管理者收入的主要部分,因此管理者更傾向於股權融資,越不想承擔投資風險的管理者越傾向於股權融資。而且,經營者通過股權融資擴大企業規模,只是造成公司短期凈資產收益率的降低,但這種方式並不會動搖其對企業的控制,也避免了債務融資的硬約束。總結壹下,中國企業的融資順序大致是:外部融資和內部融資偏好外部融資,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偏好直接融資,股票融資和債券融資偏好股票。雖然中國企業的融資順序幾乎偏離了現代資本結構中的優先融資順序,但這是壹種有中國特色、適合中國國情的融資順序,可以使中國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 上一篇:《新全球史》簡介
  • 下一篇:杜甫的哪些詩代表了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