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地理:陸埠鎮孔嶴大山頭的文獻資料在哪裏?

歷史地理:陸埠鎮孔嶴大山頭的文獻資料在哪裏?

孔嶴的今天——四明山老區訪談

中國新聞傳播評論(CJR)2010 05 07

來源:中國新聞傳播評論作者:周守進

四明山,這片英雄、光榮、富饒的土地,經受了多少磨難和考驗!自1938在四明山插上紅旗以來,蔣介石反動派、日寇和偽軍就像瘋狗壹樣用惡毒的手段試圖撲滅這裏的革命火焰。然而,四明山地區的人民在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下堅持了下來。今天,他們正同全省和全國人民壹起,勝利地向社會主義闊步前進。

道路和水庫

去了慈溪縣南部的孔嶴山區,四明山老根據地。從區委所在地到孔嶴山區,有40裏地。我在山溝裏走了很久。元宵節結束時,毛毛突然下起了雨。我擔心下雨天山路難走。突然,我看到面前是壹條平坦的大道,像壹條長長的寬帶,從北向南延伸。

“山裏有這麽美的路!”我心想。

幾個陪我的小學老師——他們是從區裏開會回來的——好像知道我的心思,說:這是路宏路,從紅山鄉孔嶴村到祿步鎮。它有23英裏長,是這裏的人們自己建造的。

我們踏上了路宏路。道路的寬度大約是十英尺和五英尺,它是用細石鋪成的。剛剛壹腳高壹腳低的走過山路,現在踏上了這麽平坦寬闊的路,腳步不禁放松下來。

“山裏修這麽壹條路不容易,……”我是這樣想的:“到了村裏,首先要問這條路是怎麽修的。.. "

“妳是怎麽修好的?”當我和中國紅山鄉黨支部書記許同誌談到這件事時,他笑著說:“群眾的要求!要知道,那時候這裏的人很擔心山區的交通困難

上面寫了什麽?大家唱了壹首歌謠,說‘三趟張家山,壹條羊腸小道,壹座尖刀山,十裏八天走在路上,筋斷肩重;‘做壹日三餐,怎麽忍心生產!’這裏山多田少,大部分人靠山和貨生活。如果山區交通不便,人們的生產生活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大家迫切需要修路!"

但是修建這樣壹條路有很多困難。當我沿著那條路走的時候,我看到許多地方是從懸崖上挖出來的,而另壹些地方是用山谷中的石頭建造的,這些石頭有四五英尺高:...然而,山區的人們最終克服了所有的困難。他們挖出壹塊30多英尺高的大石頭,鋪上18英尺高的張家嶺,在山谷中間架起壹座24米長的橋。現在公路修好了,山貨可以用手推車運輸,壹年節省24萬勞動力。..

“我們山區的人每天都在追求新的生活。如果妳有空,請到我們的天篷頂上去看魚。.. "許同誌接著激動地說。

過去,這個山區的人們很難吃到魚。然而,現在蓋華山頂上有新鮮的魚。以前極度缺水,有時候洗衣服泡筍都要去壹裏多遠的磨盤山腳下。因為沒有水,水稻不容易生長。現在,那裏建了壹個兩畝見方的水庫,別說洗洗米了,還種了三四十畝水稻;今年,大家在這個大水庫裏養了150條魚。村裏的人眼紅,建了大大小小47個水庫。先烈們曾在這片土地上灑下熱血,而現在,這裏的人們用雙手在這片土地上種下了鮮花。..

唐雪和健康診所

紅山鄉有7所小學,幾乎每個村都有學校。孔坳小學有275名學生,其中258名是貧下中農。解放前只有壹所20多名學生的小私塾,這些學生大多是地主富農的子女。現在這裏的人看到自己的孩子上學真的很開心。

但是每個人都特別喜歡那個健康診所。

衛生所在高門前的山腳下,小溪從旁邊流過。高高的寶塔形門樓旁掛著壹塊牌子:“慈溪縣人民政府陸埠區衛生院洪山分院”。我在這裏不止壹次聽到人們對這個健康中心的贊美。

有壹次,去年四五月份,朱的妻子陳良宇難產。陳良宇急得幾乎失去了理智。有人提醒他:“去找衛生所醫生。.. "他趕緊去了衛生所。分局的醫生壹聽說有人難產,馬上叫衛生員來解決。檢查後,衛生員認為需要做手術,立即通知醫生趕。手術後僅幾分鐘,壹個胖乎乎的孩子出生了,母子平安。這個家庭是多麽幸福。他們非常感激醫生。醫生說:“謝謝妳做制片人。所有的好處都是制作方帶來的。.. "

山區的人都這麽說:解放以來,這裏的孩子多了,孔坳壹個村三年就增加了139個孩子。

受人尊敬的人

崆峒山區的人民深深懂得幸福是怎樣創造的,他們特別尊敬那些在艱苦歲月裏為人民幸福貢獻了壹切的老黨員、老幹部、烈士和軍屬。我拜訪了壹位老模範軍人家屬,徐高青,他是這裏許多受尊敬的人物之壹。

徐高青叔叔今年七十歲了,雪白的頭發,高挑的身材,布滿皺紋的臉上泛著紅潤。踏入他的家門,不僅可以看到壹般軍屬家中所有的輝煌燈火和輝煌對聯,還有兩張非常吸引人的彩印獎狀:壹張是縣模範軍屬獎狀,壹張是修建“路宏路”時的功勛獎狀。

當我問起這兩個獎項的來歷時,高青老人笑著說:“我們在山外真好。他們說我老了,是軍人家屬。經常來我家看我,路上遇到妳總叫我老頭。”去年,老根據地的慰問團來到山區,專門來到我家,給了我很多東西。我真的很抱歉。修路本來是為了方便大家。其實我做的不多,但是大家壹定要給我這樣的榮譽。.."

人們尊敬高青老人,尊崇他,是因為他總是走在群眾的前面,是壹個“獻身* * *生產黨”的人。他家是個貧窮的農民。解放前,因為兒子參加了遊擊隊,受到敵人多方面的迫害;但他並不害怕。有時他會在黑暗中偷偷給遊擊隊送食物和情報。四明山全面解放後,他幹勁十足,各項工作都是先做起來的。在建設河灘地時,他率先響應,激勵他人。今年,鄉上傳達了省委要求糧食超產六億斤的號召後,他家的實際行動是:開了兩畝多荒地,種了三斤種麥,三斤種豆,增加了三百株冬芋。他說:“軍人家庭,到處都應該帶頭。.. "

是的,像高青裏的老人壹樣,這裏的老黨員、老幹部、烈士家屬,都是懂得創造新的美好生活的人。他們過去在對敵鬥爭中堅定勇敢,現在仍然在各項工作中走在前列。

走向合作之路

這裏的人民非常關心合作社事業,因為合作社給他們帶來了好處,給他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山區生產的產品多為山貨。解放前,地主惡霸奸商勾結,壓低山貨價格,擡高米價,山區人民被他們扼死。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帶領這裏的群眾成立了供銷社。從現在開始買方便,賣也不虧;供銷合作社即使在最困難的情況下也保護群眾的利益。這裏還成立了信用社,打擊農村的高利貸。群眾稱信用社為“小銀行”,說有錢的人有出路,沒錢的人有門路,生產不受影響,生活更有保障。由於信用社為每個人解決問題,合作社的股份從去年成立時的31股迅速增加到今年的624股。

隨著互助合作的迅速發展,孔嶴山區的生產有了很大發展。這裏組織起來的農民達到了80%。解放前,這裏畝產蘆葦稻300斤,去年這裏畝產400斤。因為生產的提高,山貨有了出路,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根據朱洪山供銷社的材料,如果這裏銷售的棉布數量是1951中的100,那麽就是1953中的220;1953 * * *賣了116877尺布,1954到8月已經賣了106637尺布(供銷社的銷售對象包括除紅山鄉以外的其他鄰近鄉鎮)。羊毛在1953賣了82斤,到今年8月賣了122多斤。

孔嶴山區的壹切都在飛速的變化著,沿著社會主義的方向前進!

浙江日報1954 1103 10月26日版,由尤村宋嶴村提供!

  • 上一篇:對高中壹月考試的總結與思考。
  • 下一篇:壯族三月三的由來和習俗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