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蒙古人為什麽在東歐不打仗了?為什麽不打遍歐洲?

蒙古人為什麽在東歐不打仗了?為什麽不打遍歐洲?

蒙古人打歐洲,主要是在第二次西征的時候。第壹次西征也打到歐洲,但沒有大規模戰役。第三次西征的主要方向是阿拉伯帝國,他們沒有投入太多精力在歐洲作戰上。蒙古人打到東歐,就不攻了。原因很多,有西征的目的,有蒙古人的汗水,有軍事行動的具體情況,還有無法消化太多占領地。下面將進行討論。

三次西征歐洲第壹次西征時,是哲別的蘇蔔泰率領的壹個偏師,約兩萬人。他們當時到達了今天的俄羅斯境內,但他們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進攻當時的歐洲國家,而是當時攻下花美子帝國的首都後,其國王摩訶逃走,成吉思汗派哲別和蘇布泰追擊摩訶。也就是說,哲別和蘇蔔泰當時的任務是追上摩訶。

第三次西征的主要對象是當時的阿拉伯帝國。在這次西征中,蒙古人滅亡了阿拉伯帝國,到達了小亞細亞和中東。然而就在此時,蒙古可汗芒戈在攻打四川釣魚城時意外身亡。西征總司令徐烈武率西征主力回蒙古高原爭奪可汗之位,留下怯的不花和部分蒙古軍隊駐守當地,西征結束。所以這裏主要講第二次西征。

第二次西征又被稱為長子西征,因為這次西征的指揮官都是蒙古各大汗國的長子,即成吉思汗的長子巴鬥、察合臺的長子術赤、窩闊臺的長子白達、三子貴由、拖雷的長子蒙哥,以術赤的長子巴鬥為主帥。主攻方向是今天的俄羅斯地區,然後攻占俄羅斯地區後深入歐洲。西征始於1236,參與西征的蒙古軍隊總人數約為15萬。

當時俄羅斯國家還沒有形成,基本上都是幾個分散的大公國,所以蒙古軍隊在俄羅斯並沒有遇到太大的抵抗,只是在壹些攻城戰中耗費了壹些時間。總的來說,俄軍沒有給蒙古軍造成任何損失。到1240年初,俄羅斯地區已經基本被蒙古軍隊打理。之後蒙古軍兵分三路,主攻方向是今天的匈牙利,除了留三萬兵馬在俄國。

剩下的65,438+20萬部隊參加了這次進攻。北路以拜達爾為統帥,帶領察合臺麾下三萬人,消滅馬紮爾外援波蘭。南路以何丹為統帥,率領窩闊臺麾下三萬人,繞過喀爾巴阡山脈,從南面迂回。中路,以巴鬥、蘇布泰為總司令,率領六萬大軍,翻越喀爾巴阡山脈,直搗皮西提(今匈牙利布達佩斯附近)。

北呂拜達爾在進攻波蘭的過程中,遇到了當時歐洲最強的騎士團——條頓騎士團(當時有三大騎士團,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在尤格尼茨附近展開了壹場大戰。大約有65,438+00000條頓騎士參加了這場戰鬥。這65,438+000,000名騎士的特點是他們身材高大,盔甲厚重。

當時條頓騎士都裝備有重甲,甚至連人帶馬。因為盔甲太重了,所以需要用起重機來完成盔甲的組裝。當時用坦克來形容條頓騎士壹點都不為過。面對這樣的騎士,如果蒙古人跟他們硬碰硬,基本沒有勝算,但是蒙古人的戰術很好。在作戰時,蒙古人先派出輕騎兵與之作戰,而輕騎兵只在遇到騎士時射箭,不與對方肉搏,射出箭後就跑。

而且由於條頓騎士裝甲厚重,壹旦驃騎兵逃跑,根本追不上。然後驃騎兵逃跑再轉回條頓騎士,射箭再跑,如此循環,條頓騎士壹路不停追趕蒙古驃騎兵,直到被蒙古人打得筋疲力盡。蒙古人派出重兵向條頓騎士發起致命攻擊。在這場戰爭中,條頓騎士團的壹萬多人基本上都加入了全軍。

但是,南路軍並沒有遇到多少阻礙,次年4月,與中路軍會師。我來解釋壹下當時歐洲的軍事形勢。當時的歐洲分為很多小國,由很多貴族領地組成,騎士是當時歐洲軍隊中的絕對主力。騎士往往是小主,他的裝備在當時是最貴的。在當時的歐洲,如果壹個領主派出10的騎士,並不意味著這個領主只有10的士兵,而是至少有30-30個。

在具體戰鬥中,如果騎士被對方擊敗,那麽這支部隊實際上基本沒有戰鬥力。西征的蒙古軍集中三支部隊後,開始進攻匈牙利,並於1241年4月到達當時匈牙利的首都佩斯附近。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原本是兩個城市,多瑙河以東的珀斯和以西的布達。後來這兩個城市合並成布達佩斯,首都是多瑙河以東的珀斯。

當時匈牙利國王四世。貝拉在佩斯附近聚集了65,438+萬軍隊,並不急於與蒙古人作戰。然而,當蒙古軍繼續攻城時,他們作弊撤退了。當IV。貝拉看到了這壹點,他率領65438+萬大軍追擊蒙古人,留下65438+萬士兵在追塞約河以西時守橋,他繼續率領主力渡河追擊蒙古人。

4月1241日夜,蒙古軍向匈牙利軍隊發起總攻。壹路指揮官巴鬥率部向守橋的匈軍發起攻擊,另壹路指揮官布泰迂回至匈軍主力後方發起攻擊。巴鬥經過壹場激戰奪取了大橋,在5438+01年6月拂曉,遲遲未能回到匈軍後方,於是蒙古軍向匈軍發起總攻,匈軍在蒙古軍的猛攻下傷亡慘重。巴鬥下令蒙古軍三面紮營,給匈軍留下了逃跑的空隙,匈軍在逃跑過程中陷入混亂,壹路不斷被蒙古軍追擊,最終。

在這場戰役中,匈牙利軍隊陣亡7萬多人,但蒙古軍隊自身傷亡慘重。之後,巴鬥拿下了匈牙利首都珀斯。賽約河之戰消滅匈牙利軍隊主力後,蒙古軍隊橫掃匈牙利其他地區,但1242年初,蒙古高原傳來消息,窩闊臺汗已死,西征軍隊停止西征,退回蒙古高原。那麽為什麽蒙古人基本打到東歐(其實第二次西征已經打到中歐了)然後又回來了呢?從蒙古人西征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原因:

首先是蒙古高原汗位問題。尤其是第二次、第三次西征,都是因為當時蒙古可汗去世,西征立即停止。因為對於西征的高層將領(他們都有資格繼承可汗最高統帥的位置),可汗在蒙古高原的地位對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壹旦可汗死了,他們不回去肯定會失去可汗的位置。所以在第二次和第三次西征中,壹旦可汗死在蒙古高原,他們就立即停止西征,率領西征主力返回。

第二,路太遠。事實上,蒙古人第壹次西征用了兩年時間在路上,第二次西征從1236開始,到1241結束,從1236到1237主力到達俄國作戰,差不多用了1年。西征結束於1241,但此時西征主力仍在歐洲,回去的時間不算。如果把回去的時間算進去,大概用了1年。

第三次西征的情況也差不多,來回時間基本在2年左右。雖然蒙古人基本都是騎兵,但是古代的交通條件遠不如現在發達,蒙古人出動軍隊,需要成群結隊的行進,所以其速度自然要比單獨騎馬慢很多。由於路途遙遠,我們花在路上的時間很多,這大大增加了西征的難度和蒙古高原政治格局的變數。

第三,西征的蒙古軍隊得不到補充。其實對於西征的蒙古軍隊來說,他們最大的忌諱就是和敵人打硬仗或者肉搏戰,因為帶過去的軍隊那麽多,損失多少基本沒有補償。在西征過程中,蒙古軍隊也遭遇了重大傷亡。壹旦部隊消耗過多,進攻能力必然急劇下降。可以說,即使第二次、第三次西征時蒙古高原沒有問題,蒙古大汗沒有死,後面蒙古人的攻擊強度也會逐漸降低。

第四,蒙古人從來沒有遇到過真正強大的對手。事實上,蒙古人在三次西征中都沒有遇到太強的對手。其實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是神聖羅馬帝國,蒙古人第二次西征差點打到神聖羅馬帝國,但也只是不戰而退。當時除了神聖羅馬帝國,法蘭克王國和英國也是實力雄厚的國家,如果蒙古人繼續西征,必然會遇到這些國家。

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法蘭克王國、英國都屬於基督教的範疇。壹旦他們遇到強大的對手,這三個國家將不可避免地聯合起來對抗蒙古人。對於蒙古人來說,真正難纏的對手是這三個國家。這三個國家的組織能力和軍事戰鬥力都不是當時東歐國家可比的,這對蒙古人來說將是壹個巨大的考驗。

其次,它位於中東。事實上,蒙古人第壹次西征的時候,也是阿尤布王朝興盛的時期。但當時成吉思汗的主要任務是打敗花剌帝國,他沒有打到中東就回來了。到第三次西征時,阿尤布王朝已經衰落,而阿拉伯世界的馬穆魯克王朝正在崛起。徐烈武率領主力回防後,蒙古軍被馬穆魯克騎兵擊敗。

換句話說,蒙古人三次下西洋運氣都非常好,沒有遇到什麽真正強大的對手。也就是說,蒙古人即使能繼續西征,在遇到真正強大對手的情況下,也有可能被打敗。即使沒有被打敗,也會損失慘重。對於遠征蒙古軍來說,壹旦損失太重,西征就只有結束(因為沒有補充)。

第五,占領區太多。這是歷史上任何壹個帝國都會遇到的問題。占領的領土太大,根本無法統治,也就是患了帝國的“肢端肥大癥”。蒙古人的解決辦法是分成四個汗國。蒙古人分成四個大汗國後,其實四個大汗國之間經常發生內戰。所以三次西征之後,蒙古人並沒有組織大規模的西征。

  • 上一篇:玻利維亞有哪個文明遺址?
  • 下一篇:歷史上的悲劇名人。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