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關於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智慧的思考

關於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智慧的思考

關於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智慧的思考

“學歷史可以明智”,培根的名言耳熟能詳;新課改標準也在序言中明確指出,本次課改要讓學生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培養現代公民應有的人文素養,以迎接新世紀的挑戰。那麽什麽是智慧呢?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智慧?

智慧教學是我們在歷史教學中必須牢牢把握的壹個基本目標。準確把握智慧的基本內涵是我們對學生進行智慧教育的出發點。智慧壹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辨別、判斷、發明的能力。”從這個解釋中不難看出,智慧是壹個多維度的能力體系,而不是某壹方面的簡單技能。對於歷史教學來說,就是幫助學生學習人類不斷創新發展的經驗,學習人類祖先生存、生活、發展的成敗。並以人類歷史進程中形成的主流價值標準對現實社會中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事件和關系作出價值判斷,進而在此基礎上“見賢思齊,見不屑而自省。”培養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進而在適應和改造社會或自然的過程中開拓創新。

那麽,在張揚個性、凸顯理性、強調發展創新的背景下,歷史課堂如何實現對學生智慧的培養呢?

首先,我覺得要明確兩個基本原則。壹個是區分事實性知識的目標和能力的目標。前者稱為陳述性知識目標,後者稱為程序性知識目標。當代著名的認知學派學者J.R. Anderson在《認知心理學詞典》中認為,所謂陳述性知識,就是個體因為有意識地提取線索而能夠直接陳述的知識。程序性知識是指個體無意識地提取線索的知識,因此只能通過某種形式的運算來間接推斷其存在。前者多屬於註重記憶和理解的知識,歷史上絕大多數的史實都屬於這類知識。後者包括歷史學科中的兩種知識:壹是智慧技能。二是認知策略。以自我調節為特征的反思性思維為核心,主要是指學習者對自身學習或思維的方向、方式、方法的控制和選擇,需要理解、反思和體驗。

第二個原則是幫助學生實現個人的學習體驗。歷史受時間影響。

(1)選擇壹組男生扮演士兵,提前說明角色的要求;

(2)設置三個場景。壹是告別這7名學生當兵,鼓勵他們多立功;第二,戰爭正在進行。請壹位女生讀壹封遠方同學寄來的信,信中講述了戰爭的艱辛和痛苦,委托同學代替自己去家裏看望父母。第三,戰爭結束,七個學生中四個回來,兩個受傷,另外三個被殺。佩戴勛章的士兵看起來冷酷無情。

(3)閱讀壹戰時壹名士兵留給小女兒的信,分組討論他們的感受,結合之前的活動交流對戰爭的認識。通過這樣的體驗活動,留在學生腦海裏的不再是幾組幹巴巴的數據。

其次,我們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來促進學生智慧的發展。歷史思維力包括兩個方面:壹是歷史思維方法,主要指具體的思維方法,如對史料的分析和綜合,二是歷史思維方式。此外,廣義的歷史思維還包括其他類型的智慧。比如,孔子的智慧有很多方面,既有治國平天下的政治哲學,也有善良、正直、堅毅的人生哲學。要實現這些綜合思維目標,就要改變以往只重視培養學生掌握歷史學家思維的做法,而是反過來促進學生成為聰明的學習者,重視學生已有的思維,特別是把歷史經驗和認識作為實現歷史思維目標的關鍵。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如何設置既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歷史的興趣,激發學生掌握思維能力的動機,又能讓學生體驗和理解歷史的問題,成為了歷史教學必須回答的問題。

第三,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也是培養學生智慧的重要途徑。看著時間的流逝,領悟人生的哲理,然後看穿那些看似完美合理實則嘩眾取寵的言論,或者透過無數現象看到變化的本質,是歷史智慧的另壹種體現。然而,這種智慧看起來很吸引人,但其構建的過程需要教師付出壹點努力。首先,歷史知識浩如煙海,大部分歷史老師在知識積累上遠遠超過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當面對知識淵博的老師時,自己是多麽的匱乏和無知,當乖乖聽老師的話成為壹種自然而然的觀念,學生學習和提問的主動性就會受到抑制。要改變這種狀況,教師需要明確:除了聽課,學生主動建構自己的想法才是教學的中心任務。其次,歷史是壹門非常重視證據的學科,嚴謹的歷史學家都強調“從歷史中”。但對於中學生來說,要求他們“以史為鑒”顯然不容易。所以老師很少讓學生提問,以免他們做出假設和懷疑。那麽,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和探索精神呢?筆者認為,歷史研究往往是壹個求真的過程,需要確鑿的證據來支撐研究理念。但是,教育除了教人求真,也是壹個求善的過程。應該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關註學習時感受到的疑惑,包括壹閃而過的想法。思考始於懷疑,懷疑是批判的開始。為了使學生形成提問的習慣,我們應該在閱讀課本和聽課的過程中註意提問。尤其是在聽課的過程中,有些同學不敢提問,就是怕老師講課被打斷被訓斥,怕同學嘲笑自己無知。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問,要求所有學生不要單純考慮對錯問題,而要分析這個問題可能的思維方向,哪怕是壹個錯題,也要註意問題本身出錯的原因。

通過歷史教學培養學生的智慧,是壹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也是壹個大課題。本文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談壹些自己的想法。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 上一篇:什麽樣的歷史觀是科學理性的?
  • 下一篇:以才情著稱的湖陽公主,被誰打傷,最後皈依門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