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越窯和龍泉窯有什麽區別?

越窯和龍泉窯有什麽區別?

月瑤與月瑤系統

越窯燒制青瓷歷史悠久。五代時,錢氏家族壟斷燒制“秘色瓷”,官民不能用。據文獻記載,自錢氏入朝,接受土為諸侯以來,越州窯務壹直由宋朝廷受理,並設官監燒,但似乎設官監的時間並不長。當時故宮收藏的越窯器越窯出品的實物,有壹個盒蓋,上面有“端拱元年十二月制口”的字樣。盒面沒有花紋,只有刻字,與五代至宋初《越窯》中精美的刻盒大相徑庭。很明顯,這件神器並不是在官督時期捐贈給朝廷的,官督停止的時間在太平興國七年到端公元年之間。

至於越窯官停廢的原因,根據已知的材料推測,此時我國北方的定窯、耀州窯燒制瓷器的工藝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定窯的白瓷雕刻工典雅純凈,耀州窯的青瓷雕刻工比越窯的青瓷雕刻工更能照人,宮廷瓷器無需跨窯。但由於官方對越窯的監管停止,很多能工巧匠被分離出來,產品質量急劇下降,其聲譽也逐漸被其他青瓷窯所取代。

越窯系以浙江余姚上林湖畔壹帶的越窯為代表。現已發現23處窯址,為宋初朝廷設置,監督焚燒。工藝精細,造型規整,釉色青綠,花卉裝飾精美。產品主要供應皇宮,壹次達到654.38+0.4萬件之多,數量可觀。官督廢除後(太平興國七年至端公元年),越窯轉向民用瓷器,產品質量明顯下降。燒制越窯青瓷的窯有上虞窯和鄞縣窯。

龍泉窯與龍泉窯系統

龍泉窯位於浙江省龍泉縣,主要在大窯和金村壹帶。是繼越窯之後發展起來的瓷窯。它燒制於北宋初期,發展於南宋之前,然後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使青釉的品種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也是中國南方最大的瓷窯,現已發現龍泉窯民窯遺址數百處。到南宋後期,除龍泉外,浙江慶元、雲和等縣,江西吉安、福建泉州等地燒制龍泉式青瓷,形成龍泉窯體系。

龍泉民窯燒制的黑胎厚釉青瓷和白胎厚釉青瓷,常與窯共燒。受官窯影響,工藝水平比較高,釉色有薄有厚,釉層如玉。釉色有粉綠、梅綠、豆綠、黃綠釉、灰綠釉、菜綠釉。黑胎厚釉瓷與官窯器相似,胎薄,質細,質硬,灰黑如鐵。少數胎兒呈黃色或磚紅色,胎質疏松。釉層較厚,透明有光澤,有薄片,俗稱“紫口鐵腳”。而南宋官窯的胎,雖沒有玉那麽光澤潤澤,但也是“紫口鐵腳”。白胎厚釉青瓷也是受南宋官窯的影響。胎略厚,白中帶灰,圓飽滿,底部露胎為朱紅色或淺紫色。多數青釉層光潔,釉色粉、梅紅。

南宋龍泉窯創制了厚鈣堿釉,取代了過去使用的薄而淺的重鈣釉,不僅使青瓷色澤翠綠純正,而且“亮潤如壹堆肥肉”。通過多次施釉,成功燒制出青粉釉和梅子釉,使龍泉青瓷工藝達到了壹個歷史高峰,使青瓷藝術能夠利用釉中微小氣泡造成的折射散射,形成凝重而深邃的質感,使人感到極其豐富。

12世紀後期,也就是從南宋中期開始,燒制成著名的粉釉。後來到元初,釉薄的梅青釉燒制成功,使龍泉窯達到頂峰,宋代龍泉青瓷以釉色取勝。傳世的龍泉青瓷多產於南宋,釉色多為粉青瓷,少數飾以印花雙魚紋。其上品釉色均勻,如玉。

北宋龍泉窯青瓷的裝飾藝術特征,基本上是以雕刻技法的運用為特征。器物胎骨多為灰色,釉色多為艾草色或略黃,透明度和亮度好,雕刻花紋清晰明亮。這種表現方法是充分利用釉層的厚度來呈現深淺不同的青色效果。坯件刻有裝飾圖案的地方比坯件表面要深。施釉後,凹陷部分顏色更厚更深,雕刻圖案呈現清晰。此外,雕刻時所用刀法的變化有寬有窄,有深有淺,運刀的先後體現了雕刻線條的節奏和韻律,從而賦予雕刻線條舒展流暢的藝術魅力。常見的裝飾圖案有蓮花瓣、荷葉等。有爐,有瓶,有盤,有渣桶,有雕像,各種造型變化的款式很多。比如有梅瓶、龍瓶、虎瓶、五管瓶、膽瓶、鵝膽瓶等。有三足、四足、八卦爐、奩爐等等。

南宋青瓷的主要技術變化是薄胎厚釉,裝飾方法由刻、劃改為印、糊、堆。胎兒骨骼的厚度增加而不損傷胚胎體。凸出的花紋上釉後,高溫燒制時釉面會流動,使花紋凸出部分清晰。廣東省博物館有壹件南宋龍泉窯印的蓮瓣碗。碗外壁是盛行於南宋時期的豐滿肥美的蓮瓣紋,是壹種深雕的蓮瓣紋,工整細致,立體感強。南宋龍泉窯的三足爐,從肩至足飾以凸紋,燒制後出現白線,通常稱為“肋出”,既加強了器物的形體美感,又改變了青瓷釉的顏色。

除了各種日常用具,還有水碗、註水器、筆筒、筆筒等。在南宋也很常見,象棋和鳥食罐也很有特色。此外,仿古青銅器、玉器也有各種類型的制作,如琺瑯、琺瑯、迎賓、摔壺、摔瓶等,這與北宋後期的古代祭祀有關。題字有“從此幸福”和“河邊遺產”。

元代龍泉青瓷的形制明顯大於南宋,胎體厚重,呈現出壹種威嚴的風格。創新產品除了壹般碗、碟常用的瓷器外,還有高足杯、靈口盤、荷葉蓋罐、耳環瓶、鳳尾像等。總的來說,產品質量不如南宋,胚糙釉亮,但也有不少精品。元代龍泉的裝飾藝術有畫、印、糊、堆、刻、點畫等,題材廣泛,有花卉、水果、魚紋、羽毛、人物、吉祥圖案等。在制作和裝飾上有了很大的變化,從南宋的重釉色和造型到元代的重紋飾。

在元代,幾乎所有的物體,無論大小,都裝飾有圖案,這是當時美化龍泉瓷器的主要手段。有壹款八角雙魚碗,在工藝制作上采用了露胎氧化新工藝。外壁八面各有壹個開口,開口處無釉,胎氧化為赭紅色。人物和花樹不上釉印刷,露出氧化紅胎,使人物造型更加突出,不重復,產生壹種特殊的效果。這種氧化胎裝飾在元代也是壹種創新的藝術風格。碗內壁飾鳳凰孔雀紋襯蓮花紋。鞋墊上印有雙魚圖案,飾以粉綠釉,翠綠潤澤,綠中透粉,十分優雅精致。

元代是龍泉窯瓷器燒制的鼎盛時期,因行政區劃,又被稱為“滁州瓷”、“楚瓷”或“褚青瓷”。由於對外貿易發展迅速,生產規模比宋代大幾倍,瓷器大量出口,深受海外各界人士的歡迎。

  • 上一篇:大衛·休謨的壹生
  • 下一篇:求“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信息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