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昆陽之戰後

昆陽之戰後

昆陽之戰後

昆陽之戰是新王朝末期兩軍在中原地區的壹次戰略決戰。這次戰役的主戰場在昆陽前線(今河南省葉縣),故稱昆陽之戰。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戰例之壹,它決定了新漢兩軍的命運和中原王朝未來幾百年的國運。這是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戰略決戰。

在昆陽之戰中,劉秀作為壹名偏激的將軍,名揚天下。昆陽之戰不僅是劉秀擊敗王莽的關鍵壹戰,也為劉秀日後奪取天下奠定了基礎。明代著名思想家顧嚴武曾在昆陽之戰中盛贊劉秀:“壹戰滅敵,何裕平敗。”

昆陽之戰據說是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典型。昆陽之戰的確是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壹件大事,但“弱”勝“強”的道理是不可思議的。

王莽為了鎮壓起義軍主力,派司空王益、司徒王尋帥,傾出天下精銳,兵達43萬,號稱百萬,以排山倒海之勢壓了小城昆陽。被困在城中的漢軍只有幾千人,劉秀被迫出城求救。留守首領王峰等人主動向莽軍乞求投降。被拒絕後,他們都活在恐懼中。

戰前總實力50: 1,壹個誌在必得,壹個膽戰心驚,好像不戰而屈人之兵。戰爭期間,劉秀只從城外帶來了3000人的軍隊,而城裏卻是壹群孬種。這樣戰爭雙方的情況就是:總兵力100對1,壹方在等活,壹方舉棋不定,似乎不戰而定成敗。

但是歷史的編劇能力是大家想象不到的。或許是優越感太強,又或許是對漢軍的過度仇恨轉化成了輕視。王毅和王迅這兩個三級人物,在江湖上居然選擇了單挑的做法:發現劉秀的部隊後,就隨便帶了壹萬人出來——巡邏。以辛莽的獨特風格,估計這也是壹個大型儀仗隊的姿態。簡而言之,兩個國王都不是正式的戰鬥部隊。

孫子兵法說“投降如臨大敵”——接受投降就像兩支軍隊面對壹個敵人,但這兩位將軍就像逛街壹樣,帶著壹群旁觀者出去看戰場上的熱鬧,結果可想而知。

更致命的是,他們還下了壹道死命令:“各營按兵不動”——其余士兵只準觀看,不許動。所以,在整個戰役過程中(如果還能稱之為戰役的話),辛莽的百萬大軍既不敢也不能進攻——因為是將軍下的命令,因為根本沒有戰鬥準備!

結果百萬大軍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統帥被斬首,然後“哄”走鳥獸。歷史上有“莽兵大敗,行者相爭,屍埋百裏”之說,再加上風調雨順,壹下子狂風暴雨,雷電交加,飛沙走石,河水暴漲...是百萬大軍逃跑了,踩死了,淹死了,殺了——總之是徹底停了!

昆陽之戰是兩個不明真相的人發動的:他們看不到敵人的強大和自己的弱小,他們在打壹場沒有選擇的戰爭,他們輸不起。最終,絕望戰勝了必然。叫做“以弱勝強”。

  • 上一篇:青州全文
  • 下一篇:事實證明,地理決定論是錯誤的。歷史摻雜著人的主觀能動性,那麽可以說歷史的發展是偶然的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