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黃河幾次決口,哪個造成的損失最大?

歷史上黃河幾次決口,哪個造成的損失最大?

歷史上,黃河的發展經歷了六次大的變化。清初,胡瑋煒提出黃河愚公段有“五次移民”。算上鹹豐五年(1855)同和鄉的差異,總有“六大遷徙”。根據河道變遷後的河道走向,可以概括為四個時期:西漢先秦至北溪時期、東漢東西時期、唐唐時期。北宋的南溪時期,南宋的南溪時期,近代的東西時期。

古代對黃河影響最大的導流措施有六種,其中壹種造成654.38+02萬余人受違。

第壹次大遷徙:春秋戰國至西漢末年。這壹時期,黃河保持了壹定的河型,史稱“大河古河”。這壹時期的壹個特點是,黃河經歷了從無堤到有堤,從地下河到地上河,從無堤到壹定頻繁漫水的過程,發生了第壹次大的改道,河開始了。從北邊到河邊。向南移動的過程。據考證,爆發於周定王第五年(公元前602年)的蘇胥口記載是黃河的首次突破。這壹時期,撫水、漳水等水向東匯聚,從津南、今進入渤海。《漢書·地理誌》對河道走向的記載如下:姑蘇胥口——今濮陽西南——金館陶縣東北——臨清以南——德州東南——東關以東——孟村以北——黃驊西南。

第二次大遷徙:東漢至唐末。東漢時,王曼進行了改組,建立了壹個新的王朝。公元11年,黃河沖破魏縣(今河北省大明東)元城。飲用水溢出到鶴慶縣東部。據說,王曼聲稱他的祖墳沒有受到河水東流的威脅。洪水持續了近60年沒有堵住河口。公元69年,王景領導河道治理,在西漢長壽津和大河之間修建了壹條古道,在現在的黃河和馬家河之間奔流,直到利津入海,從而形成了黃河。第二大變化。王京控制水源後,黃河相對穩定了六百多年。

第三次大遷徙:從唐末到北宋末。從唐後期開始,黃河下遊逐漸淤塞。到11世紀初,黃河已成為山東省商河、惠民、濱州三縣的“貴族之家”。北宋清八年(1048),黃河決堤改道,成為第三次大遷徙大分流,形成了北流和東流並存的局面。北部流經滏陽河與南運河之間,下遊河流於河(今南運河)和界河(今海河)在天津入海。1060年通過漢水西段古道和都馬河(今馬家河)壹級航道入海,史稱二姑河。

第四次大遷徙:南宋。南宋建炎二年,宋組織金兵南下,人為中斷河道,使黃河“自泗至淮”。從此,黃河從傳統的北流、東流開始,進入南流時期。在隨後的700年裏,黃河照常從東南流向淮河。但是還是有壹些分支。1194年,黃河在舞陽決口。這條河在山東進入巨野、運城,分為北清河至利津至北部水域,泗水至淮河至南部水域兩條支流。第五次遷徙:從金元到明嘉靖。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黃河在武鶯、吳恙、中牟、演金、開豐、祥符、杞縣、陳留、銅鼓、太康、鄢陵、扶溝等地執行死刑15次,主要分三股,其中壹股從牟南出發,經渭城、鄢陵、扶溝。另壹條在開封轉彎,向南流,經過童、太康等地,從旋渦到淮河。黃河改道被稱為第五次大遷徙。嘉靖二十五年(1546)後,黃河舊南河開始全面封禁。經過潘繼勛的治理,河道基本固定,也就是今天地圖上的廢黃河。

第六次大遷徙:清朝鹹豐時期,或者近代的東進時期。鹹豐五年(1855),黃河作銅瓦,經章丘運河,經小偃河入大清河,從利津入海,分三支。因此,黃河結束了700多年從淮河入海的歷史,開始從渤海灣向東流入今天的黃河。

需要指出的是,在1948之前的3000年間,黃河在各個時期都是向東、向北、向南流動的。至於黃河改道及其變化,原因不是壹兩句話能說清楚的。我們通常可以認為是自然和人為的原因,就不分析細節了。但需要說的是,黃河是中華文化和祖國的發祥地。母親河需要每個人的保護。

  • 上一篇:當我們與歷史對話時,我們會有什麽感受?
  • 下一篇:臨沂古跡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