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玻璃鋼的發展歷史

玻璃鋼的發展歷史

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是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的通俗名稱。它是以玻璃纖維(包括玻璃布、毛氈等制品)為增強“筋”,以合成樹脂為粘接材料,將“筋”通過壹定的方法粘接在壹起的復合材料。

這種復合材料有壹定的歷史發展過程。我們的祖先早在古代就知道如何使用這種材料。比如用稭稈加固泥坯做墻體材料,就是最原始的復合材料。元代制作的弓在當時已經是壹種先進的復合結構。它以木材為夾層,在拉面弓的背面粘上平行的纖維,如棉、麻、絹絲等,在壓縮側的弓上粘上牛角。這在當時已經是壹種強大的戰鬥武器,無論是設計還是選材,都堪稱當時的先進技術。

FRP作為壹種現代復合材料,是在20世紀2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展起來的。當時美國有發展玻璃鋼的物質基礎。首先,自1935以來,連續玻璃纖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其次,在常溫常壓下成型的不飽和聚酯樹脂是在1939年發明的。當時玻璃鋼首先用於航空工業,如飛機的天線罩、副油箱等。

20世紀50年代後,美國開始研制玻璃鋼火箭發動機殼體。1957回收的紅石導彈第壹節是三聚氰胺玻璃鋼。1967第壹架由環氧樹脂制成的全玻璃鋼飛機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試飛。70年代,玻璃鋼艦船發展迅速,西方主要工業國家趨向大型化,尤其是玻璃鋼掃雷艇,長度超過10m。近年來,玻璃鋼漁船發展迅速,占日本中小型漁船的40%。

中國的玻璃鋼是1958發展起來的,當時側重於國防和軍事研究。60年代初,成功研制出超厚尺寸的層壓玻璃鋼件,為我國尖端科研做出了貢獻。1968首屆全國玻璃鋼展覽會召開,是我國玻璃鋼行業戰線的第壹次大檢閱。當時的展品多達數百件,除軍品外還有許多民品,纖維纏繞技術的機械化生產已經實現。然而,玻璃鋼工業的真正發展和生產能力的形成,還是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

我國玻璃鋼產品的試制進度還是很快的。比如1959,嘗試了9米長的遊艇;1965,玻璃鋼飛機螺旋槳試用。1966年全玻璃鋼水上飛機浮標和解放7號滑翔機測試。1968年安裝第壹臺直徑為15m的大型玻璃鋼風洞螺旋槳;1971安裝了直徑44m的大型地面天線罩。1974年頒布了0.4立方米襯鋁玻璃鋼氣瓶規範。同年,中國第壹艘長39.8米的大型玻璃鋼船下水。1975年,首塊直徑為18.6m的玻璃鋼高山雷達風擋正式服役;1976年,直徑8m的玻璃鋼風機葉片定型。同年,第壹座大型斷裂鋼筋混凝土橋梁成功用FRP修復並投入運營。此後每年都有新的玻璃鋼產品研發成功,冷卻塔、化工儲罐、波紋瓦、活動房、風力發電機葉片、大型電機擋圈、管道、運動器材、休閑用品等相繼投產。目前,玻璃鋼產品已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交通運輸、建築、機械、電力、環保、農業和國防工程等諸多領域。我個人是搞工程的,在工程中玻璃鋼用的挺多的。

  • 上一篇:明朝的紅丸案是怎麽回事?真相是什麽?
  • 下一篇:有壹個帶有鷹翼的標誌。是什麽車?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