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孢粉學的研究現狀

孢粉學的研究現狀

自然界中的植物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其中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孢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生殖細胞分別是孢子和花粉,簡稱孢粉。植物孢粉產量高,孢粉外壁不易被酸堿分解,具有耐高溫的能力,因此能長時間保持自身形狀,保存在地層中。

孢粉學作為壹門新興邊緣學科的出現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但中國的孢粉學研究起步較晚。任旭(1956)最早發表了《吐魯番、酒泉、柴達木盆地第三系沈積中的孢粉組合及其地質時代》壹文,20世紀七八十年代,松遼盆地晚白堊世孢粉組合(大慶油田開發研究院,出版了部分專著,如1976)和江蘇白堊-第三系孢粉組合(宋,1981),標誌著我國孢粉發育的成熟。

國外發表的關於如何利用孢粉資料討論和劃分侏羅紀與白堊紀、白堊紀與古近紀地質界線的論文很多,如Pocok(1967)、Srivastava(1978)。我國近年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這方面已經出版了很多專著(趙傳本,1987;高瑞琪,1999;花如洪水,1991;宋,1981)和論文(黃清華,2004;陶明華,2003;文立,2006 54 38+0;王信甫等,1999),古生物動物群的年齡標誌是生物地理學的基礎和起點,是確定巖石年齡的重要證據。表4-1是晚侏羅世末至早白堊世主要孢粉化石分布表。

表4-1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主要孢粉化石分布表

繼續的

+:這個孢粉存在於這個時期;:這個孢粉存在於這個時期的早期。※.(據趙傳本,1987)

經過近年來不同研究者的整理,二連盆地白堊系孢粉組合序列(陶明華,2003)主要包括以下類型:

1)cicatricosispolites-Laevitrilets-psophophosphora-Protoconifera組合帶(鞘藻屬-三孢菌屬-松柏屬-松柏屬)。該組合分布於興安嶺群上部的吳棟組至巴彥花群阿爾山組二段。

2)致密沈積物-凹狀沈積物-鐵閃石組合帶(假環孢菌-脈孢菌-鏈孢菌)。組合帶分布在阿爾山組第三至第四段,許多剖面可延續至騰格裏辛格組底部。

3)claspopolis高含量組合帶(Crassostrea)。到目前為止,該組合帶的典型代表僅在川井凹陷發現,分布於阿爾山組三段、四段和騰格裏辛格組壹段下部。

4)單纖石-原生珊瑚組合帶(單極海溝粉-古松柏粉)。組合帶壹般發育在騰格裏辛格組壹段(有時僅在上部),盆地中部和北部的凹陷最為典型。

5)cicatricosispolites-Pinus pollites-Classopollis組合帶(鞘藻屬-單和雙pinus-Classopollis)。該組合的垂直分布範圍大致相當於騰格裏辛格組二段。

leiotriletes-densoisosites-Protoconifera組合帶(三孢菌-青岡-古針葉樹)。該亞區分布在騰格裏辛格組二段下部。

松屬-羅漢松屬組合子帶。該組合亞帶分布在騰格裏辛格組二段中部。

leiotriletes-Densoisposites-Pinuspollenites組合子帶(三角孢-青岡-Pinus)。該組合亞帶分布在騰格裏辛格組二段上部。

6)cicatricosispolites-Laevigatosporites-Picea polylnites組合帶(無瓣核糖絲菌-光孢單孢菌-Picea花粉)。組合帶分布在騰格裏辛格組三段,平面分布變化明顯,根據化石主要屬種在平面上的分布差異,可分為兩種類型:

cicatricosispolites-mono sulfite-Classopollis類型(枇杷-單極花粉-牡蠣)。該類型主要分布在二連浩爾、賽漢塔拉和呼倫布齊凹陷。

松科-大葉黃楊-海金沙科類型(松科-光滑三孢菌-海金沙科)。該類型主要分布在包爾果吉凹陷、高力汗凹陷和洪浩爾舒特凹陷。

7)附生孢子菌-金櫻子菌-被子植物組合帶(短核絲菌-光單孢菌-被子花粉)。組合帶分布在賽漢塔拉組,根據孢粉的主要成分可分為三種類型:

蕨類孢子豐富(30% ~ 70%),分布於馬尼特凹陷、單元凹陷、騰格裏辛格凹陷東部帶和烏蘭察布凹陷部分地區。

松科、柏科和杉科的發育類型主要分布在馬尼特凹陷西部帶,以烏裏雅斯臺和巴音都蘭凹陷為典型。

山楂屬、柏科和杉科的發育類型分布在川井坳陷和烏蘭察布坳陷的部分地區。

這三類* * *的共同特征是:古老的松柏類不再占據重要地位,短核花屬和光單孢菌屬為常見或共同成分,杉科花粉達到最盛時期,被子植物花粉成為共同成分。

8)Schizaeoisposites-nevespolites-gaoothenipellentes-tricolpollenites組合帶(希臘語指鳳尾蕨-三孢藻-高騰法裏納-三孔溝法裏納)。組合帶分布於二連盆地上白堊統二連組,該帶化石分布在平面上相對有限。

陶明華等(2003)在研究內蒙古赤峰盆地早白堊世地層和孢粉組合時,建立了幾個相鄰盆地之間的對比,並將下白堊統的最後壹個階段定為阿普特階段。結合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我們認為將阿爾布階定為下白堊統的最後壹個階段更為恰當。

  • 上一篇:楊公歷史紀念碑
  • 下一篇:距離杭州50公裏的古鎮富陽,是孫權的故鄉,好吃的東西太多了。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