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從神到人——淺析《龍公案》和《三俠五義》中的包公形象

從神到人——淺析《龍公案》和《三俠五義》中的包公形象

從神到人的評說——《龍圖公安》、《三俠五義》_包公巴中的包公形象分析

包公是歷史上著名的官員代表,包公的故事也是民間傳說和文學創作的資源。關於包公的故事,有兩部代表作,分別是明朝萬歷年間的《龍圖公案》和清朝光緒年間的《三俠五義》。研究者普遍認為,從龍圖公安到三俠五義,包公的形象經歷了壹個從清官到忠臣的演變過程。事實上,兩部作品中包公形象塑造的差異不僅僅局限於清官忠臣,更能準確描述包公形象在兩部作品中從神化到人性化的演變過程。

包公審判的故事早在宋代就有涉及。例如,第三個出場的是包的判決書和契約詞。也就是說,包拯作為壹個歷史人物不久於人世,而包公作為壹個藝術形象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當然,這兩部宋代公案小說中的包公形象還處於醞釀階段,只是壹個原型。

元朝時,蒙古奴隸主實行極其野蠻的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政策,導致了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專制時期。為那些無助、無望從根本上改變自身地位和命運的人,塑造壹個懇求人民打擊權力、懲治貪婪的誠實偶像,以發泄對黑暗現實的憤怒,這是壹個真實而又可憐的願望。在此背景下,包公判案故事成為演繹資源,誕生了約11種包公題材的雜劇,占所有傳世元雜劇的十分之壹。這些雜劇是邊演邊改的,以至於越編越流傳。最後,他們甚至賦予包公閻羅的神奇力量,與石天相比,能夠坐在幽冥之中。

最終,壹部綜合性小說《龍圖公案》在明朝萬歷年間出版。這裏的包公公正威嚴,讓人不敢靠近。他超然物外,剝去凡人的胎骨,成為壹種規範,壹種信仰。

到了清朝末年,中國封建社會趨於徹底崩潰,人民朝不保夕,殺人滅口、家破人亡的災難隨時都會到來。在壹次又壹次的失敗之後,他們轉向了讓步和忍耐,希望有壹個像包公那樣的救世主來拯救他們自己的苦難。因此,關於包公審判的文學創作形成了壹個新的高潮,“三俠五義”是其頂峰。

但與龍圖公安相比,三俠五義中的包公形象發生了很大變化,神化不再是作品的立足點。更多的故事和細節凸顯了包公的人性化。本文對《龍圖公安》和《三峽五壹》中的包公形象進行了比較,從中可以看出明清時期包公形象的演變。

第壹,在包公龍圖公案中,用理想主義和神話神化了包公的形象。

壹般來說,公案小說中清官判案的方式有兩種:壹種是依靠人的智慧,制定壹些有效的偵察方案,通過深入調查、仔細分析、合理推理,確定案件的來龍去脈;另壹種是依靠鬼神等超自然力量,在案件關鍵點對人進行啟發和輔助。這兩種觀點都被龍圖公安的明顯例子所證實。書中確實有壹部分描寫了包公運用智慧、物證、證人或者犯罪心理學來破案,比如包袱、帶底的船、靛藍谷、血衫叫街、地毯陷阱、下水道小偷、妓女裝飾、啞棍、插在墻裏的銅幣等等。在這些故事中,為了準確判案,包公喬裝成商人,或變身官員,頭戴青衣小帽,深入村中調查研究案情,獲取證據。

但遺憾的是,這種故事並不是全書的主要訴求,它占了很大的比重,反復強調壹些依靠迷信、巧合或者各種不切實際、不可理喻甚至可笑的鬼怨來破案的故事。在觀音菩薩的第二個夢裏,當惡僧把丁日困在鐘下,讓他自生自滅時,包公夢見觀音被引到安福寺方丈那裏,在鐘下看見了壹條黑龍。如果是兩三次,他就命令部下去安福寺。當他看到方丈身後有壹口大鐘時,他命令手下人把它擡起來,看到壹個人快要餓死了。後來,丁日忠不僅活了下來,還訴苦。在後面的章節中,大多以此為範本:或靠神仙托夢,靠馬兒立定,靠鳥獸顯靈等等。猜測案件的發生;或者通過訴鬼、猜字謎獲得破案的關鍵信息;有時候甚至在太陽落山,黑夜降臨的時候,坐在陰涼的床上也能把世界上的懸案送到冥界審判。第六十四回,俞氏東去,在審理奸殺兄妹壹案時,因占蔔,不得不說:

萬壹占蔔,就看妳自己問了。俞氏東去,糠口飽飯。他認定,在健康驛壹帶壹定有破案的關鍵。後來因為窗外突然出現黑猿,推斷犯人姓袁;因為蜘蛛從房梁上掉下來吃了案卷裏的幾個字,他懷疑兇手姓朱,但小區裏沒有朱,只有壹個叫的,所以他懷疑蜘蛛也叫蜘蛛。

每次都顯得有些牽強,但每次都壹針見血,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

我們來看第八張海報和第三十二張海報的兩段:

包公日夜想著福臨的不公正,我很清楚這壹點。把雪展開安全嗎?是燒香的方式告訴土地書記:春蓮的逃跑是可疑的,是未定的,她希望上天給她報應。包公希望每晚都起訴天地,尋求補償。但是,壹個人被雷擊死了,大家都看在眼裏。它被燒焦了。

這種類型的案例還有很多。每當案件遇到瓶頸,經過包公的神秘推斷和祈禱,那些疑難案件往往能出現轉機。破案應該是由於善於推理和細心,但小說是在上帝的幫助下寫成的,它讓包公成為了壹個知道鬼神的超人。我們來看《葛葉降臨》,這也是壹個靠鬼魂暗示破案的故事。唯壹不同的是,在受理命案之初,包公因公務繁忙,將此案交給了董推官,並命令他在審理後上報。但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接手此案後,全是董推官和白死的鬼們的功勞(如果白死的鬼們向董推官暗示他們也是破案的功臣),包公並沒有插手。但最後作者還是把破案的功勞歸於包拯。雖然這個過錯的幽靈會死不瞑目,這確實是壹個保護大眾的英國哲學家和任命人的問題,但是可以做到。第壹次三項基本原則不解決,第二次漢奸難逃法網。明擺著法無明文,法無明文。這凸顯了鬼神與包公的密切關系,因為董土官是受包公委托的人,所以鬼神才會向他訴苦,幫助他破案。割牛舌頭更是如此。在《龍圖公案》的100個故事中,宋史記載的只有這壹個:

(包公)知天長縣。如果有人偷了壹個人的牛舌,上帝會起訴的。救世:先還,殺殺之。找上門來告私殺牛的人,他說:“割了牛的舌頭告訴它有什麽意思?”?偷壹套驚喜西裝。

在這裏,包公通過調查和科學推理解開了這個謎。從劇情發展的邏輯來說,不需要依靠超人力量的感召。然而,在龍圖公安,包公在故事的結尾做了壹個夢,這證實了罪犯被抓的準確性。這個描述的目的是證明擅長推理並不奇怪,夢見上帝是包公的技能,因為包公是壹個非凡的人。這就陷入了循環論證的怪圈。由於包公是壹個可以與鬼神交流的超人,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自然現象,如風吹樹葉和突然的旋風,對包公來說都變得不同尋常。因為他是壹個可以和鬼神交流的超人,絲毫不會逃過他的眼睛;因為他可以上天下地,會有鬼,動物等等來訴苦;當真相被幻覺的迷霧籠罩時,諸神會伸出無所不能的臂膀。也正是因為這些,反過來,包公確實是壹個能通神接鬼的超人。因為他是超人,能及時判斷案件的發生,以便第壹時間破案;只有在破案過程中,才能隨時關註細節,隨時擊中要害,隨時確定兇手,甚至不需要細致繁瑣的調查取證。雖然這些能更好地突出包公的不同尋常,但它使包公作為壹個人的形象或他的形象的真實性淡化了很多。

第二,從神化到人性化,《三俠五義》中包公形象的變化

三俠五義基於龍圖公案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很多人也寫過他們之間的關系。如塗、夏企發等學者在其專著中認為,《三俠五義》在對受審破公安大牢描述的基礎上,增加了江湖俠士的故事,幫助政府消除暴力,保護百姓。在塑造包公形象方面,他除了表現出清官的特點外,還被塗上了忠義的色彩。但他們在塑造包公形象時卻忽略了他們之間的壹個重要區別:龍圖案極力將包公塑造成壹個不壹般的神,而三俠五義中的包公形象卻從壹個眾人敬仰的神變成了壹個三災五難的人。正如胡適先生所說,包公的故事已經從神話變成了人間故事。首先,《三俠五義》這本書有120章。雖然只有前27、28章講的是包公的故事,後70章講的都是江湖俠義,但英雄們的俠義故事也都是圍繞著包公的審判展開的。在這些故事中,包公充分運用了他的智慧、經驗和勇氣來判案。雖然在破案的關鍵時刻使用了仙枕、古今盆、鏡子等超自然力量,但這畢竟不是該書的主要筆墨點。相反,包公不再是壹個日常的人,鬼魂在晚上往往是超自然的。他的能力範圍已經大大縮小,只能生活在自己管轄的這個世界,卻再也不能去冥界坐以待斃,審判地獄的不公。如廟殺僧案,皮雄奸淫殺人案,劉殺夫案,密謀斬首案,斬首侯葛登雲案,或基於生活常識,或探究人情物理,或思索事物的聯系和因果關系,或派人微服私訪調查取證,或巧妙設下圈套引罪犯自投羅網,用壹種或多種方法,向其他官員解釋他所面臨的復雜疑案。讓作惡者自食其果,讓受委屈者平反昭雪,依靠自己的能力在老百姓中樹立起鮮明的形象。如果我們再仔細壹點,會發現在《三俠五義》中,包公不僅沒有用鬼神來壯大自己的聲音和威望,他的內心並不相信鬼神。在小說的第四章中,由於包公無法繞過包利為其小姐治病除惡的要求,他只能心裏想:這件事終究是扯淡,怎麽會有妖魅呢?我保證某個人會以善勝惡,所以我就跟著他,制定壹個脫身的計劃。然後在給李小姐驅邪的時候,不忘說壹句,我自己也不信邪。與李小姐結婚後,我只對李小姐這位小姐感到欣喜,但並不介意嫁妝裏的古今壺是奇珍異寶的傳說。然而,盡管包公本人並不相信有鬼,但他知道如何利用公眾迷信的心理,並借用怪物的力量來破案。小說中,在審判李飛壹案時,巧妙地設置了黑社會,從而騙取了郭淮的口供。這不僅證明了包公的機智,也證明了包公作為忠臣在人民和皇帝心中是多麽當之無愧。

其次,包公有時會犯錯,並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小說第三回,包公赴京趕考,途中遇到展昭。談話中他覺得挺投機的,就多聊了幾句,但又不想錯過行程。晚上誤闖賊廟,結果被宰。而到了第二十回,龐太師因為包公斬了兒子尨彧而懷恨在心,於是請來法師刺殺包公:

我看到包公坐在椅子上,他的身體搖擺著,眼睛直直地看著,他不說話也不喝茶。寶興見此情景,連忙放下茶杯,輕聲問道:老爺怎麽了?包公突然直起身子說:真他媽的嚇人!我向後倒下,不省人事。躺在床上,眉頭緊鎖,眼睛睜不開,四肢完全不動,壹句話也不說。秦始皇聽了以後,派了壹個醫生到開封去把脈,但是他不知道這是什麽病。當時王太後也知道了,派了夫人和陳琳壹起去探望。這時,開封府內外的人都在等。,也求神求教,也說偏方。但是包公昏迷不醒,不知道人事,不吃東西,停止了沈睡。誰知道,壹連五天。公孫策看到包公的脈搏漸漸衰弱,大家不禁擔心起來。

這場噩夢可能是包公壹生中最大的災難。小時候被人遺棄,遇到老虎,卻沒有被老虎吃掉。可以說是得到了上帝的保佑,但這次是無效的。如果不是展昭殺了魔道,觸犯了法律,恐怕包青天真的要去閻羅當法官了。雖然小說中對包公的描寫充滿迷信,可信度低,但也從壹個側面反映出包公是個普通人,他會有凡人的七災八難。如果這換成《龍圖公案》,以包拯在玉樞經和玉貓中降魔的能力和他與神靈的關系,幾個賊僧和那個法力稍遜的惡魔怎麽可能對包青天構成威脅!

第三,包公也有頌揚祖先的思想。

《三俠五義》中的包公不信鬼神,但他有壹顆強烈的仕途之心,這和普通人的想法是壹樣的。小說中的五盆案六審,趙因誤殺被免。包拯暗自感嘆:我從小就有那麽多的命運,受了那麽多的危險,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得到了哥哥嫂子的寵愛,聘請了壹個導師,教我壹舉成名。不想篡改刑具,造成死亡。他雖然罪有應得,但是粗心浮躁導致他被免職,到死都羞於回家。無處可去,如果還往首都沖,又會計較。

包公第十五次斬首尨彧後,當皇帝敕令提拔他為知府時,他心裏也有壹些想法:

這壹定是他(龐太師)應該停止詆毀,自我安慰了。當我來北京時,他將再次受我支配。壹定是這個想法。老賊,老賊!我肯定我是無私的,是為國奉獻的,不怕妳偷偷摸摸。現在趁著這個權利還沒丟,救災之後,壹定要到處走訪,做壹些驚天動地的事情。壹方面會愧對朝廷;另壹方面,會害人害己;另壹方面會顯示出我在某個胸中的野心。

當我得知我的侄子在外面胡作非為時:

憤怒,憎恨和羞恥。生氣的是老人不教養子;我恨三兒子年幼無知,在外面闖了這麽大的禍。我恨自己不能抓住他,依法處理他;恥之人,勵精圖治,為國忘家,不希望自己的子侄不遵守家規,導致意外,讓我在法庭上磕頭認罪。真的很丟人。從此,相裏是什麽面目?

小說中的這些描寫讓我們看到,包公和千千成千上萬的讀書人壹樣,在沒有進入仕途的時候,也在思考如何做官的問題。進入仕途,他執著於自己的權力,以及如何利用權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從而達到光宗耀祖、名垂青史的終極願望。然而,包公在龍圖公安似乎從來沒有擔心過他的職業生涯。

第四,包公也會受騙。

這個故事發生在小說的第七十二章到第八十四章。卻說之徒倪繼祖,為杭州太守。剛上任不久,就被村裏橫行霸道的馬強接管,後被北俠歐陽春所救。但沒想到馬強先告了惡人,倪太守被革職,從而牽連了北霞。馬強依仗叔叔在宮裏當警察,沒什麽好隱瞞的。這個時候包拯需要回避,很難顧及到他。於是愛打抱不平的俠客們想出了壹個栽贓陷害的方法。先是智控黑狐作為河工在帝都偷了九龍冠,然後丁二俠藏在馬強的大宅裏。最後,胡冒著生命危險,告發了師父馬強窩藏九龍冠的滔天罪行。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何況還有膽大心細、足智多謀、聰明絕頂的艾虎。即使大公無私、好奇的包公設下重重壹套,也沒能揭穿艾虎,他真的當場上當了。

第五,其他有才華的人和美女成就美滿婚姻。

“三俠五義”也為鮑* *安排了美滿的婚姻,讓在趕考途中淪為犧牲品,並借李老師的病來解救。有人說這個故事的安排是受言情小說的影響,由遇險小姐救出才子佳人的模式演變而來。但無論如何,這是本書中最人性化的壹節,也可以將包公的形象人性化。

結論:

“三俠五義”使包拯走下了“龍圖案”的神壇,使包公經歷了從神到人的蛻變,塑造了壹個更加人性化的人。他不僅是權威和正義的代表,也是宋朝的中流砥柱和人民心中的“藍天”。他堅持社會權威和人間正義,經歷了官場沈浮。他很友好,人性化,友善。

  • 上一篇:極客和極客
  • 下一篇:小寒起源的故事很短。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