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銀的起源

銀的起源

銀——因礦而得名,因企業而設市。

明朝洪武年間,白銀開采興盛,官方在此設立開采提煉機構“銀廠”,稱為“日出爭金”、“積銷金城”,白銀因此得名。

銀的起源

西爾弗是個美麗的名字。白銀市是壹塊寶地,早在漢代就有采礦業。據文字記載,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間,當時有“嵩山南麓礦爐20座”,礦址30余處,礦工達3000至4000人,官方在距城10公裏的鳳凰山、霍焰山、銅廠溝設立采礦組織“銀廠”。白銀市由此得名。

白銀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16處。說明5000多年前人類就在這裏繁衍生息,從事原始畜牧業和農業。西漢以後,境內設祖禮、殷茵、衛為三郡,這是白銀地區設郡的開始。西魏至唐代,屬古徽州之地。唐末至北宋初,屬吐蕃所有。北宋以後,長期是宋、西夏、金戰爭的前沿。明置衛和會寧縣。青石洪水縣(今景泰縣)、達拉池縣(今平川區)。至此,我國共有四個縣級行政單位。民國後,達拉池被廢除,分縣,形成靖遠、會寧、景泰三縣的建制。自漢代絲綢之路開通以來,白銀就成為絲綢之路的咽喉,成為中西文化交流溝通的重要橋梁。唐朝貞觀年間,徽州因為食物豐富,土公駝絨、棕野馬、皮鞋、鞍氈、鹿舌、鹿尾,改名為蘇州。“顏路相向,桑麻為野,世人稱富為隴右”。說明白銀物產豐富,經濟繁榮。白銀地區盛產金、銀、銅、鉛、鋅、錳等礦產。民國時期,白銀是人民浴血奮戰的地方之壹。1936 10舉世聞名的中國工農紅軍會寧會師,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壹頁。1949年9月白銀解放。從此,在中國的領導下,白銀人民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高潮。經過近40年的崢嶸歲月,勤勞的白銀人民勵精圖治,艱苦奮鬥,開辟綠洲,興建現代化工廠,經濟建設繁榮,社會發展蓬勃,在工業、農業、交通、商業、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和城市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白銀區歷史悠久,萬強鄉蓮花山南麓的齊家文化遺址表明,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境內就有先民。獨建城最早建於1600年前駐紮在牧區的鮮卑赤甫,後來成為西秦赤甫的都城,壹度統治整個隴右地區。是西秦時秦興縣的縣衙所在地。

在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主要居住著羌人。

秦末漢初,為匈奴遊牧之地。

西漢武帝六年(111),該地屬漢疆域,劃歸無為縣。

三國時期屬無為郡,無為縣。

西晉初,該地區居住著鮮卑禿子。西晉末年,仍屬金代無為縣。

東晉藝兮五年(409),西秦從木堡(今臨夏)遷都都監城(今某露天礦遺址)重新出發,設立秦興縣,屬區。

南北朝時,先後劃歸北魏平涼郡、西魏徽州、北周會寧。

隋朝初,該地劃歸無為縣。楊迪大業三年(607年)設會寧縣,區屬之。

唐初,唐太宗貞觀元年(627),李惠府烏蘭(今靖遠)縣屬隴右道。

五代至北宋初年,為黨項所占。

北宋景祐元年(1034),境內為西夏犀首軍監區。

南宋寶卿二年(1226),蒙古軍隊入關滅西夏,境內居住蒙古人。

元朝統壹中國後,屬甘肅永昌道西寧府。

明代屬陜西甘州盧靜衛(今靖遠)。

清代斯隆鎮隸屬蘭州府靖遠縣,水川鎮、萬強、王獻、武川鄉隸屬蘭州府臯蘭縣。

民國初,疆域屬嵐山道靖遠縣、臯蘭縣、洪水縣。民國17年(1928)廢棄,直屬於甘肅省政府。22年(1933),設立景泰郡,並置洪水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其管轄範圍仍屬靖遠、臯蘭、景泰三縣。

1956年6月,國務院批準成立白銀市籌備委員會(縣級);1958年4月,白銀升格為地級市。1961年11月,設立白銀市郊區;1963年7月白銀市建制撤銷,郊區更名白銀區,劃歸蘭州市。1985年8月,恢復白銀市建制,白銀區劃歸白銀市。

  • 上一篇:歷史上曾被認為不可能的十個科學問題
  • 下一篇:鄄城縣旅遊景點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