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陽朔西街的特色文化

陽朔西街的特色文化

●中西文化結合

這是外國人聚集最多的地方。到1998,每天有超過1000人在這裏停留。其中,有20多個外國人在此開店,所以西街也被稱為“洋人街”。因為西街男女老少都會說外語,所以又叫“地球村”,每年接待中外遊客654.38+0.5萬人次。

●厚重的歷史文化。

中西文化的融合在陽朔有著歷史淵源。

西街是陽朔最早的中西文化接觸和融合的地方。基督教於1917左右傳入陽朔,由李紹庚夫婦傳教。那地方是租在西街東部的壹間民房裏,幾十個人入了教。

抗戰時期,南京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的部分機構也南遷陽朔,大部分落戶西街盡頭體育館後面的中山紀念堂,繼續從事研究工作。

另壹個南遷到陽朔的群體是國民政府官員外語補習班。該班專為國民政府培訓駐外武官和軍事代表及翻譯人員而設,有英、法、德、日、俄五種語言。中國著名科學家李四光、竺可楨等都曾在外語課堂上授課、講課。外語班在陽朔上了半年,然後搬到重慶,抗戰勝利後搬回南京。

此外,還有遷居陽朔的“敵國人民避難所”。他們是德國、日本、意大利和其他國家的國民。駐紮在桂林的美英聯軍人員經常來陽朔,西街成了多國人員的集散地。當時陽朔縣人口從2500多人猛增到10000多人。這是陽朔西街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解放前,何香凝、柳亞子、郭沫若、茅盾等壹大批革命家和文化名人到過陽朔,張大千、徐悲鴻、齊白石、黃等藝術家都曾在西街居住,創作了大量山水畫。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已有近40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訪問過西街,美國前總統卡特和夫人也曾騎自行車訪問過西街。

陽朔西街是壹條歷史文化氣息濃厚的古街。這也是孫中山演講的地方。克林頓、尼克松、基辛格、撒切爾夫人、胡誌明、西哈努克等許多名人都在這裏留下了足跡。

●樸素的民族文化

“彭澤五柳,壹縣花,河,陽河。兩個地方怎麽能像陽朔那麽好,人住連筆峰?”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詩人沈彬就很羨慕住在連筆山頂的居民。

在西街的歷史上,除了少數店鋪,大部分居民都是農民。長期以來,他們保持著“半鄉半店,可商可耕”的半商業半農業狀態,使西街人形成了開明的城裏人和忠誠的村人的雙重性格。西街已經成為陽朔主要的旅遊服務街。有很多手工藝品店,字畫店,酒店,咖啡廳,酒吧,中國功夫館。然而,西街的人們仍然保持著他們淳樸的性格。西街依然保持著樸實無華、迷人的古色古香,深藍色的石板路,兩排清代遺留下來的低矮磚房,飛檐翹角、雕梁畫棟的江西會館,透著壹股淡淡的古色古香,散發著濃濃的古風。走進西街,就像走進壹個整潔的農家。

  • 上一篇:楊氏探源
  • 下一篇:看完野的400字。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