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地球經歷了多少世?每人多少年?

地球經歷了多少世?每人多少年?

埃迪卡拉時期

前寒武紀

寒武紀

奧陶紀

誌留紀

泥盆紀

石炭紀

二疊紀(古生代)

三疊紀的

侏羅紀

白堊紀(中生代至今)

第三紀

第四紀(新生代)

地球是人類的發源地,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星球。詩人常常深情地把地球比作他們自己的母親。的確,地球和人類的生存發展關系太密切了。地球不僅以其無窮無盡的寶藏哺育著我們,為我們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環境,甚至可以說,人類也是地球發展到壹定階段的產物。正因為如此,我想知道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地球的奧秘。

地球的歷史是不可逆的,不可重復的,它有自己的進化史。就像世間萬物壹樣,地球也有自己的孕育期,童年和現在的青春,未來的地球也壹定會走向衰老和死亡。

地球總的歷史有46億年,但人類的歷史只有300萬年左右,人類文明史也只有6000年左右,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很短的壹瞬間。人類對漫長的早期歷史的認識是無法直接觀察到的,但地球的歷史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和周期體系,所以地球的歷史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根據巖石、化石、巖層變形跡象、巖層或巖體之間的關系等各種地質記錄,運用放射性同位素衰變測定、氨基酸消旋化測定、古地磁方法等現代科技手段,地球演化歷史可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首先,地球的誕生及其童年

地球是太陽系的壹員,這和它的起源密切相關。這樣,要了解地球形成和早期演化的歷史,當然離不開探索整個太陽系的起源,而太陽系是眾多恒星中的壹顆,所以我們可以根據恒星演化的壹般規律來推斷太陽系乃至地球的起源。

恒星的演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壹階段是引力收縮階段,即彌散星雲之間的相互吸引集中成雲;第二階段是核反應階段,原始星雲相互碰撞產生熱量,內部發生劇烈的核反應;第三階段是老化階段,即作為核聚變燃料的氫和氮逐漸耗盡。

根據恒星演化的壹般規律,可以推斷壹個星雲大約在50-60億年前開始聚集。在引力收縮期間,這個星雲中的大部分物質進入中心,形成了原始太陽,開始成形,開始發光。之後內部核反應產生的巨大能量使其無時無刻不散發著光和熱。

地球最早可能是由大小星雲聚集而成的。壹般認為,它在47億年前已經增長到與現代地球相似的質量。此時的地球只是許多微型衛星的集合,稱為原始地球,在引力收縮和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的作用下不斷受熱。當原始地球內部溫度達到足以熔化鐵、鎳等元素時,鐵、鎳等元素迅速向地心集中。地核和地幔形成於約46億年前,地殼初步分化。最初的地殼是脆弱的,地球內部的溫度非常高。因此,火山活動頻繁,火山噴出的許多氣體形成了原始大氣,如CH4、NH3、H2、H2O(水蒸氣)、H2S、HCH等。但是沒有遊離氧(現在大氣中的氧氣是光合藍藻和綠色植物出現後長期積累的)。這種還原性氣氛在閃電、紫外線、沖擊波和射線的能量下形成壹系列有機小分子化合物。有氨基酸,核苷酸等。(美國科學家米勒設計的火花放電裝置模擬雷電使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實驗已經證實了這壹點)。這些有機小分子化合物或直接落入原始海洋,或通過湖泊、河流聚集在原始海洋中,在海洋中層長期積累和相互作用,在適當的條件下,進壹步凝聚成具有原始結構和非特異功能的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這些生物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積累,濃度不斷增加,並凝結成液滴,形成多分子體系。在壹定的進化概率和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經過長期的持續進化,終於在大約35億年前形成了具有新陳代謝和自我繁殖能力的原始生命體。這是生命進化的第壹階段,即無細胞生命階段,實現了從無生命到有生命的過渡。

地球的童年,從46億年前的形成期開始,持續了約30億年,共計1516億年。當然,我們現在對地球的童年了解不多,仍然是壹個有待進壹步探索的課題。

第二,地球的青春

從大約30億年前到5.7億年前,地球進入前古生代。盡管這壹時期持續了很長時間,大氣、水和生物圈也有了很大發展,但生物界的進化卻非常緩慢。直到前古生代末期,地球上只有真菌、藻類、壹些低等原生動物和腕足動物。這與寒武紀之後生物界的快速發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地球進入青春期,以最早出現壹個小的陸核為標誌,後來陸核逐漸擴張形成了大陸。地球上發現的有確鑿證據的小型穩定陸核,形成於28億年前的非洲南部。直到25億年前,在各大洲形成了幾個小而穩定的陸地。後來,大約在6543.8+07億年前,地球經歷了最重大的穩定成陸事件。在相對較短的歷史時期內,穩定大陸的面積大大增加,大陸幾乎接近現在的規模。而已經形成的大陸巖石圈(也稱原始地臺)還比較薄弱,保留了相當的活動性,沒有達到真正的穩定。

原始地臺到地臺的過渡期是從654.38+0.7億年前到大約654.38+0.4億年前。根據科學家對數據的研究分析,原來的地臺已經被來自地球內部的力量多次打破,並被從下面升起的巖漿膠結,變得更厚更穩固。因此,約654.38+0.4億年前是穩定大陸的最終形成期。

這壹時期,生物界的發展進入了第二階段,即原核細胞階段。在這個階段,生命已經有了細胞形態和真正的細胞膜,但沒有真正的細胞核,無法區分真正的核膜和核仁。28-20億年前最盛行的藍藻,可以進行真正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使早期地球的還原性大氣逐漸被氧化性大氣所取代,然後。

第三,地球的古生代

古生代的地層可分為早、晚兩期,早古生代可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和誌留紀,距今約5.7億年至4億年。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紀、石炭紀和三疊紀,從4億年前到2.3億年前不等。這3.4億年是最古老生命的年齡,地球在此期間經歷了數十億年的進化。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的物質組成和結構都比今天的地球差。⑸?第壹件事是什麽?發生了什麽事?發生了什麽事?哎?機械南很別扭?難過嗎?嗶?打擾壹下。哎?肟增胺筆〔六〕力冢君〔十三〕秩嚎叫增暗卦?欺負拉稀有什麽意義?鐧鏟師傅曬α嗎?

寒武紀以來,經過長期的風化、剝蝕、搬運等外部地質作用,地球表面高度差縮小(即變平),低窪地區反復被海水淹沒,淺海面積不斷擴大。這壹時期是地球上出現可用煤的最早時期,如石煤,中國南方的壹種煤,是大量生活在沿海和淺海的海洋植物遺跡形成的。到誌留紀末期,地臺周圍和地臺之間的地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持續了幾百萬年。原本低窪的地方又被擡高了,簡單的地貌變得復雜起來。這次變化後,有的地方傾斜了,褶皺了,有的地方斷裂了,大陸總面積擴大了。隨著復平行動,地球的地形逐漸變得平坦,太平洋的壹些區域再次被淹沒。石炭紀中期,海浸規模達到最大。從晚石炭世開始,強烈的構造運動使地槽中的沈積巖和火山巖發生強烈的褶皺,形成褶皺山系。構造運動此起彼伏,直到晚古生代末才完成。這個運動被稱為華力西(阿爾卑斯山的華力西山)運動。

華力西運動把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地槽,東歐和西伯利亞之間的烏拉爾地槽,西伯利亞、中亞和中國之間的廣大地槽,北美東緣的阿巴拉契亞地槽,都變成了褶皺的山系,海水退出,使歐亞大陸連成壹片。全球大陸最大程度地相互靠近,形成了全球統壹的大陸——泛大陸,大陸總面積已與泛大陸相同。

在前古生代末,植物和動物已經分化。在植物界,藍藻和真菌繁盛。在動物界,已經出現了低等無脊椎動物,在寒武紀,植物界的紅藻和綠藻開始繁盛;在動物界,幾種無脊椎動物,尤其是三葉蟲,突然開始繁盛起來。在奧陶紀的海洋中,藻類在植物界中廣泛發育,頭足類是海洋無脊椎動物中的大多數。奧陶紀晚期,出現了壹種原始的沒有頜的圓口魚狀脊椎動物——頜。真正的魚出現在誌留紀晚期。到了泥盆紀,魚已經繁盛起來,是當時最高的動物。

因為加裏東運動,大陸面積擴大,部分海洋消失,環境劇變,使得那些適應性強的物種得以生存。泥盆紀中期,陸生植物大發展,許多種屬長成樹木,出現了昆蟲和兩棲動物。到了中石炭紀,出現了森林,昆蟲進壹步向空中發展,兩棲類進化而來的爬行類也出現了。後來,華力西運動,大陸的擴張大大推進了生物世界向大陸進軍的進程。總的來說,在古生代,植物界從低等水生藻類進化為高等陸生植物,動物界從低等海洋無脊椎動物進化為魚類和陸生爬行動物,完成了向大陸的進軍。

第四,地球的中生代

中生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從2.3億年前持續到6700萬年前,歷時約654.38+6億年。

自中生代開始,地球歷史發展出現了新的轉折點。泛大陸逐漸解體,各種陸塊逐漸趨向現代位置,巖石圈發生了壹系列重要變化。從中生代開始到三疊紀末,北美和南美分裂,歐亞和非洲分裂,南方的幾個陸塊也分裂,開始相互遠離。侏羅紀晚期,各種陸塊進壹步分裂,導致北美與歐亞大陸、南美與非洲之間出現巨大的南北裂縫。陸塊向兩邊移動,海水浸入,這就是未來的大西洋;又過了7000萬年,到了白堊紀晚期,情況進壹步變化,大陸之間繼續相互遠離,最明顯的是南美和非洲之間的距離加大,也就是說南大西洋明顯擴大。

中生代上述大陸劃分的歷史依據是什麽?分裂的原因是什麽?這必須從以下假設開始。

首先,奧地利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1880 ~ 1930)在1912年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他認為地球是壹個由熱變冷的天體,其表層先冷卻後凝結成固體地殼,地殼上層是較輕的矽鋁層。在熔融狀態下,就像浮在水面上的冰壹樣,大陸也浮在它的基底——矽鎂層上。由於地球的東轉和潮汐力的作用,潘加原始大陸緩慢向西移動,隨後出現了裂縫和解體。他還認為太平洋是壹個古老的海洋,與原始大陸共存。後來因為美洲大陸向西漂移,範圍逐漸縮小,縮小的面積等於大西洋擴大的面積。印度洋是在澳大利亞和南極大陸分離後才出現的。至於北冰洋,本來就是太平洋的壹部分。在地質和古生物文獻中發現了大陸漂移的證據:南美洲東海岸的西伊拉山脈和非洲西海岸的開普山脈不僅地質結構相同,而且礦物成分和年齡也相同;其次,古生物資料。當時的古生物研究證明,石炭紀64%的爬行動物常見於南半球幾大洲。到了三疊紀,推測南半球幾個大陸分裂了壹段時間,幾個大陸的爬行動物同種降到了34%。第三,根據古氣候的資料,利用熱帶植物形成的煤層、反映幹熱氣候條件的鹽沈積等古氣候條件的特殊沈積物,發現反映古極地的冰磧物已經移到了今天的赤道地區,也就是俗稱的極移。然而,這種假設在盛行了壹段時間後就被忽略了。

直到50年代初古地磁興起,研究證明大陸漂移的軌跡與古地磁壹致。地球磁場分為南北兩極,當時的磁記錄保存在億萬年前形成的巖層中。用精密儀器測量巖石的剩磁,可以知道不同地質時期不同大陸地磁北極的位置和運動。研究表明,對應地質時代不同大陸測得的地磁北極移動路線不同,都在今天的磁北極相遇。

其次,60年代初,美國學者赫斯(H.H. Hess,1906 ~?)和迪茨(r.s .迪茨,1914 ~?)提出了海底擴張假說。這個假說的基本思想是,熾熱的、可塑的物質從下面的軟流圈上升,通過巖石圈的裂縫侵入未來洋脊的軸部,湧出的巖漿凝結成新的洋底,推動原來的洋底向兩側擴散,大陸隨之漂移。壹段時間後,新的洋底不斷加寬,裂開的大陸地殼被帶離大洋裂谷更遠。

由於新的海洋巖石圈不斷從每壹個海洋中冒出來,舊的海洋巖石圈在向外移動,海洋在擴張。這樣下去,地球的體積不是越來越膨脹了嗎?直到海底擴張假說和大陸漂移假說相結合才解釋了這個問題,即不斷增大的海洋巖石圈回到地球其他地方的軟流圈而消亡,並與全球地震活動帶的研究密切相關,從而形成了壹門完整而系統的地球科學。板塊構造理論可以從宏觀角度解釋地球上層的各種運動,它把地殼分為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板塊和美洲板塊,每個板塊又分成若幹小塊。所有這些板塊形成了壹個巖石圈。板塊交界處是地殼的活動帶,板塊隨著海底的擴張而移動。洋脊附近是板塊生長帶。有三個地方: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和東太平洋隆起。海溝附近是板塊俯沖帶,是海溝位於太平洋東西邊緣的部分。當密度較高的板塊向密度較低的板塊俯沖時,會引起強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動。隆起形成島嶼或高山系統。

總的來說,中生代的氣候條件有利於動植物的發展。中生代早期,以針葉樹、蘇鐵、銀杏等裸子植物和壹些真蕨類植物為主。到了中生代晚期,植物界的最高綱——被子植物出現了,被子植物在傳播和繁殖後代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在動物界,中生代常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是恐龍最為繁盛的時期。侏羅紀時期成為地球霸主,白堊紀突然滅絕。原因仍然是壹個科學之謎,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由爬行動物發展而來的鳥類和哺乳動物兩種高等脊椎動物也出現在中生代。

五、地球的新生代

新生代是地質史上最晚的時代。整個新生代,包括現代,約6700萬年,由第三紀和第四紀組成。

新生代雖然持續時間相對較短,但在此期間,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氣候條件、生物面貌逐漸向現代演變。

新生代最突出的事件是非洲向歐洲的靠近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次大陸與亞洲的碰撞。於是,上層巖石圈中的壹些物質相互推擠,形成了橫跨南北半球、幾乎綿延地球半周的最壯麗的山系和高原。西起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穿過南歐的阿爾卑斯山,東至喀爾巴阡山,連接高加索山、土耳其和伊朗、帕米爾高原和山脈的高地和山地。東面是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東南面是中南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群島的山脈與之相連。這是高山造山運動和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產物。

太平洋與周邊大陸的相互擠壓,也使大陸邊緣的構造帶發生了強烈的變形和巖漿作用,並伴隨著強烈的地震活動,這種活動壹直持續到現代。各種地質歷史時期運動形成的斷層被切割成大大小小的塊體,在大陸邊緣各種作用和巖石圈物質運動的影響下被推、拉或相對擡升,形成山脈、高原、盆地和平原。

新生代早期主要有兩類動物:古有蹄類動物和古食肉動物。隨著它們的進化,在第三紀中晚期,古有蹄類動物首先出現了奇怪的有蹄類動物,比如馬和犀牛,然後甚至出現了有蹄類動物,比如羊和牛。古代的食肉動物逐漸演變成各種猛獸,如獅子、豹子、老虎等。經過數十億年的進化,生物經歷了從無到有、從低級到高級的多個發展階段,最終在最新的地質歷史中出現了生命之花——人類。人類的進化是生物界長期進化的結果。

總的來說,促成地球演化的因素無非是內因和外因。外部因素是地球外部的大氣圈、水圈、生物圈中的作用力,由它們引起的地質作用有風化、侵蝕、沈積等。它的主要能源是太陽能和地球引力。此外,還有地球歷史時期太陽和月亮對地球的潮汐力以及隕石的撞擊。內部因素主要有兩個:1。壹種是重力能量轉化而來的能量。內外因素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共同決定了地球表面和內部的物質運動。

自19世紀中期賴爾的巨著《地質學原理》發表以來,已經過去了100多年。在眾多地球科學家的努力和天文、物理、化學、生物、數學等基礎學科發展的推動下,地球演化研究取得了巨大進展。然而,由於問題的復雜性,科學家們在壹些涉及地球的領域取得了很大進展。為什麽不先回去找麻煩求教呢?

縱觀科學地球史的發展,可以說地球科學家正處於認識新飛躍的前夜,未來的地球科學家必將把科學地球史這門重要的基礎學科推向壹個全新的發展時期。

  • 上一篇:老師起源於哪個朝代?
  • 下一篇:與歷史事件相關的詩歌(急需!!!)長詞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