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最賺錢的行業也“熄火”了嗎?近3萬億壞賬在頂,為什麽是好事?

最賺錢的行業也“熄火”了嗎?近3萬億壞賬在頂,為什麽是好事?

01

最近銀行系統有很多熱鬧的小道消息。

8月底,廈門國際銀行某支行領導第壹個被“罵”上熱搜。其實並不復雜:壹個新員工因為吃飯拒絕喝酒,被領導扇了壹巴掌。比如掉進冰窟的入門體驗,心寒,我要在群裏發牢騷。

沒過多久,微博中有網友“自曝”在分公司領導的工作場所遭遇PUA。雖然舉報微博有很多漏洞,但銀行內部成立的應急調查組也能說明很多問題。上下級處境相同,怎麽能戳中很多銀行員工的心。

別看現在大驚小怪的。早些年,銀行的工作比公務員更吃香。

先不說福利好,待遇高,關鍵是離“錢”更近,“躺著也能賺錢”。如果家裏的孩子能在銀行工作,哪怕是個櫃員也能在親戚面前稍微顯擺壹下。

如今世道變了,這個“金飯碗”也不再香了。在經濟下行、利率市場化、移動互聯網的沖擊下,銀行業幾乎變成了“跪著賺錢”,錢少了,命多了,每天都有開不完的會,做不完的事。

相比於苦中作樂的銀行員工,在銀行“入股”的中小股東更為慌張。

日前,幾家國有銀行陸續發布了2020年半年報,誇張的利潤下滑嚇壞了不少人。有人算了壹下,對比2019同期數據,六大行這半年賺了差不多714億:

●工行實現凈利潤654.38+048.79億元,同比下降654.38+065.438+0.4%;

●農行凈利潤108834億元,同比下降10.38%;

●中行凈利潤65,438+0,009.1.7億元,同比減少65,438+0.51%;

●建行凈利潤654.38+0376.26億元,同比下降654.38+00.74%;

●交通銀行凈利潤365.05億元,同比下降65.438+04.61%;

●郵儲凈利潤336.58億元,同比下降9.96%。

幾個月前,幾次重要會議定下基調,金融體系惠及實體經濟1.5萬億。會後沒多久,利潤真的降了,真的立竿見影。但是,下降幅度有點均勻。不知道有沒有“示範”的意思。

02

銀監會表示,銀行業凈利潤下降的原因有兩個:其壹是不良處置和撥備增加。怎麽理解呢?

不良貸款實際上是逾期貸款、呆滯貸款、不良貸款的總稱。簡單來說,有三種情況:貸款到期後未還,貸款期限延長後未還,貸款未到期,但看起來是“壞賬”。

這是多少錢?根據銀監會披露的數據,今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74萬億,其中六大行至少占壹半,差不多1.07萬億。

貸款是銀行業務的主體。往年批下來的錢要麽是企業家建廠招工人,要麽是房地產企業買賣土地。不管利率如何,總是或多或少賺了,至少本金無憂。

但是這幾年經濟增速放緩是大趨勢,很多商家也沒那麽聰明了。先是工業火了,然後是房地產不行了。監管+融資收緊雙管齊下,成了燙手山芋——反正錢還是拿不出來。

另外,我們之前說的“反催收聯盟”還在不斷發展壯大,很多人已經掌握了和銀行討價還價的方法。首先,他們哭窮,然後他們玩粗暴。核心訴求是無限期延長還款期限,這也很無奈,只能看著資產變壞。

根據中國銀行業和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的估計,今年銀行業的不良處置將達到3.4萬億元,比去年多1.1萬億。結合很多市場因素,貸款損失至少要拿壹塊錢作為風險準備金,對銀行利潤影響很大。

03

除了收不回來的“壞賬”,給企業輸血,給實體經濟讓利,是銀行業利潤下滑的另壹個重要原因。至於為什麽從銀行業起家,還得從歷史說起。

在建國初期到1965這壹時期,銀行主要起到了恢復國民經濟,幫助經濟轉型的作用。在這壹時期,袖標指等銀行系統為促進生產做了大量工作,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76之後,經歷了長期停滯的銀行體系再次開始轉型。經過專業化、商業化和市場化幾個階段,我國銀行體系逐漸形成了現有的格局——

以中央銀行為核心,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公平競爭、和諧發展的新體制,但由於歷史欠賬,也留下了間接融資碾壓直接融資等弊端。

需要集中精力幹大事的時候,比如義無反顧地上馬政策項目——高速公路、高鐵、機場,該刺激的時候就刺激,可以充分發揮迎難而上、逆周期調節的巨大優勢。

但在經濟急需轉型的相持階段,也可能犯下端大不能倒、末路走到黑的錯誤。

以房貸為例。這是銀行業不可多得的優質資產。從2008年到2017年,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從3.0萬億增長到21.9萬億。按照2019的增速,2020年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將超過35萬億。

房貸總量的飆升,不僅成為前幾年房價最有力的支撐,也嚴重擠壓了消費等行業的投資空間。在這個過程中,不得不說逐利的商業銀行難辭其咎。

不僅是房貸,企業的現金流也被吞噬了。從貸款被批準的那壹刻起,企業就背負著無論盈虧都必須支付的利息。

如果再加上亂七八糟的成本,實體“服務”金融的顧慮是實實在在的——實體企業盈利能力弱,金融機構都是馬莊裏的肥肉。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金融“吸血論”在過去非常流行,這與銀行手握水龍頭的強勢地位密不可分。19全年,全行業凈利潤合計近2萬億,是中國最賺錢的行業。

考慮到今年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銀行和保險機構前7個月通過降息、降費、財務重組、延遲還本付息等方式,向實體經濟讓利8700多億元。此外,各家銀行的普惠貸款也在利率下降的前提下得以釋放。

但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有部分資金非法流入房市和股市。

例如,今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表示將徹查深圳商業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今年7月,部分銀行也下發通知嚴查消費貸款流入股市、樓市,監管層也開出了不少罰單。

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相對於它們的所有者,基金本身更知道在哪裏賺錢。

04

今年以來,為了對沖疫情的負面影響,各大經濟體紛紛祭出各自的經濟刺激措施。雖然理論體系不同,表現形式也不同,但歸根結底,所謂大病,少不了“水開”二字。

在很多人看來,中國銀行雖然保持了政策決心,但最終還是會像2008年那樣跟風。

拋開若隱若現的負面影響,刺激計劃將帶來新的財富機會,這也讓許多富人和房地產企業有信心逆勢大舉押註。新版“4萬億”計劃壹出,新借的錢還不到自己想要的程度。

但日前,全國人大為下壹步貨幣政策定調:“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有效發揮結構性直接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投向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

利率市場化改革後,利率的下降無形中壓縮了銀行的利潤空間。雖然可以通過降低存款利率將成本轉嫁給儲戶,但不註水,潤水龍頭的日子壹去不復返了。

此外,不良貸款的相當大的風險還沒有完全暴露,未來將是艱難的。

因為疫情,監管允許受災群眾延期還款,所以銀行會遇到不良率和不良金額的雙升。壹般風險是有滯後性的,疫情過後可能要半年,過了期限疫情才會集中爆發。

這甚至催生了不良資產處置行業的壹波分紅潮。內部征集和招聘、外部征集力度加大。情況並不嚴重。從這個角度來看,最壞的情況還遠沒有結束,壹些小銀行甚至可能不得不退出市場-

過去兩年,銀行股東壹直在拍賣銀行股權,但銀行股權並不受歡迎。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銀行股權拍賣率超過60%。

就這1.5萬億的盈利而言,個別地方小銀行可能無利可圖。但是,降費減息政策是普遍的、可持續的。所有銀行,無論規模大小,都必須做好削減利潤的準備。

從銀行業內部來看,這幾乎是內外部環境崩潰導致的“大內卷化”。

  • 上一篇:創造營2021的選手袁波,妳覺得有出道的可能嗎?
  • 下一篇:長江中下遊鐵銅(鉬、鈷、金)成礦帶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