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功績是什麽?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功績是什麽?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文化建設在探索中前進,在曲折中發展,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大力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吸收世界優秀文化成果,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取得顯著成就。經過60年的實踐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各類文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當前文化建設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之壹。

(1)文藝創作日益繁榮。各級文化部門不斷加強對藝術創作的支持和引導,組織開展中國藝術節、中國戲劇節等活動,開展文華獎、群星獎等評獎,實施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和國家重大題材藝術創作工程,為藝術創作搭建舞臺,營造良好環境。廣大藝術家積極參與藝術創作活動,各種文藝門類湧現出壹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藝術精品,努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中,自1991設立文華獎以來,已有96部劇獲得文華獎,329部劇獲得新劇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共推出精品劇目50部,優秀劇目100余部。國家重大主題藝術創作項目產生了104件優秀藝術作品,即將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昆曲、京劇等藝術振興專項規劃相繼實施,傳統藝術面貌煥然壹新。“文化下鄉”、“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活動持續開展,活躍了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了青少年的藝術素養。2002年至2008年,全國各級藝術團體在農村演出202萬場,觀眾超過32.5億人次。文學理論研究不斷開拓新領域,創造新成果。1983以來,國家社科基金和文化部資助藝術學科研究項目850余項。《中國藝術通史》等理論研究成果,完善了藝術學科體系。

(2)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具規模。隨著工作理念的深化,社會文化工作逐漸從“歌舞升平”的壹般活動組織轉變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隨著國家對公共文化事業投入的不斷加大,各級文化設施建設不斷推進,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逐步建立。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極其薄弱。1949年,全國只有各類圖書館55個,文化館(含藝術團體)896個,博物館21個。經過60年的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快速發展,截至2008年底,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2820個,文化館(含藝術團體)3218個,博物館1893個,分別是1949個的5128倍和3.59倍。到“十五”末,基本實現縣有圖書館、縣有文化館的目標。鄉鎮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從無到有。截至2008年底,全國共有鄉鎮文化站465438個,村(社區)文化室247332個,初步形成了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同時,國家重點文化設施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服務功能逐步完善。新中國成立後不久,中國修建了壹批重要的文化設施,包括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美術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五”以來,我國文化設施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投入不斷增加,建成了壹批大型文化設施。國家大劇院占地面積11.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1.7萬平方米,座位6002個。2008年9月國家圖書館二期和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竣工後,國家圖書館總建築面積達到25萬平方米,成為世界第三大圖書館。在建的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計劃於2010年竣工,總建築面積191900平方米,居世界第壹。

開展了文化先進縣創建活動、全國萬裏邊疆文化走廊建設工程、知識工程、兒童文化蒲公英計劃等。特別是近年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圖書下鄉工程、流動舞臺車工程等壹批惠民文化工程相繼實施,擴大了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進壹步提升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從2004年開始,我國各級各類國有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逐步實行優惠或免費開放。截至2008年底,全國共有1007個博物館和紀念館免費向公眾開放,參觀人數超過15.4億人次。城鄉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和農民工等特殊群體的文化需求受到關註。大力支持少數民族文化建設,積極開展對口支援,產生了良好效果。

  • 上一篇:如何畫出股市的趨勢線
  • 下一篇:數學教育發展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