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數學史料中五位數學家的故事

數學史料中五位數學家的故事

數學家的故事——祖沖之

祖沖之(公元429-500年),南北朝時期河北淶源縣人。他從小閱讀了很多天文學和數學方面的書籍,刻苦學習,刻苦實踐,終於使他成為中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

祖沖之在數學上的突出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秦漢以前,人們用“壹周三周之徑”作為圓周率,稱為“古比”。後來發現古比誤差太大,圓周率應該是“壹個圓的直徑大於三周的直徑”。然而,對於還剩多少有不同的意見。直到三國時期,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正多邊形內接的圓周來近似圓的周長。劉輝計算了與96邊多邊形內接的圓,得到π=3.14,並指出與正多邊形內接的邊越多,得到的π值越精確。祖沖之在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潛心研究,反復計算。發現π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得到π分數形式的近似值,作為縮減率和密度率,其中六位小數為3.141929,分母為65438。現在沒辦法檢查了。如果他試圖按照劉徽的“割線”法去找,就必須算出圓內接16384個多邊形。這需要多少時間和勞動啊!可見他在學術研究上的毅力和智慧令人欽佩。國外數學家在祖沖之計算的保密率中獲得同樣的結果,已經過去壹千多年了。為了紀念祖沖之的傑出貢獻,國外有數學家建議將π =稱為“祖率”。

祖沖之展出當時的名著,堅持實事求是。他對比分析了大量自己測算的資料,發現了過去歷法中的嚴重錯誤,並敢於加以改進。33歲時,他成功編撰了《大明歷法》,開啟了歷法史上的新紀元。

祖沖之和他的兒子祖宣(也是中國著名的數學家)用巧妙的方法解決了球體體積的計算。他們當時采用了壹個原則:“如果電源電位相同,產品就不應該不同。”也就是說,位於兩個平行平面之間的兩個立體,被平行於這兩個平面的任意平面所切割。如果兩個截面的面積總是相等的,那麽兩個立體的體積就相等。這壹原則基於以下幾點。然而,它是在祖之後1000多年由卡爾·馬克思發現的。為了紀念祖父子在發現這個原理上的巨大貢獻,大家也把這個原理叫做“祖原理”。

數學家的故事——蘇

蘇於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平陽縣的壹個山村裏。雖然家裏窮,但父母省吃儉用,為了供他上學不得不拼命幹活。當他上初中的時候,他對數學不感興趣。他覺得數學太簡單,壹學就會懂。可以衡量,後來的壹堂數學課影響了他的壹生。

那是蘇初三的時候,他在浙江省第六十中學讀書。楊老師教數學,他剛從東京留學回來。第壹節課,楊老師沒有講數學,而是講故事。他說:“當今世界,弱肉強食,世界列強依仗其船造炮,獲取利益,都想蠶食瓜分中國。中國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必須振興科學,發展工業,救亡圖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裏的每個學生都有責任。”他大量引用並描述了數學在現代科技發展中的巨大作用。這節課的最後壹句話是:“為了救國圖存,必須振興科學。數學是科學的先驅。為了發展科學,我們必須學好數學。“我不知道蘇壹生上過多少課,但這壹課永遠不會忘記。

楊老師的課深深地觸動了他,給他的心靈註入了新的興奮劑。讀書不僅僅是為了擺脫個人困境,而是為了拯救中國苦難的人民;讀書不僅僅是為個人尋找出路,而是為中華民族尋求新生。這壹夜,蘇翻來覆去,壹夜未眠。在楊老師的影響下,蘇的興趣從文學轉向了數學,並從此立下了“讀書不忘救國,讀書不忘救國”的座右銘。迷上了數學,無論是隆冬酷暑,還是霜降雪夜,蘇只知道讀書、思考、解題、計算,四年算了上萬道數學習題。現在溫州壹中(也就是當時的省十中)還珍藏著壹本蘇的幾何練習本,是用毛筆寫的,做工精細。高中畢業時,蘇各科成績都在90分以上。

17歲時,蘇赴日留學,並以第壹名的成績考取東京工業學校,在那裏如饑似渴地學習。為國爭光的信念驅使蘇較早進入數學研究領域。同時撰寫論文30余篇,在微分幾何方面成績斐然,並於1931獲得理學博士學位。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前,蘇壹直是日本帝國大學數學系的講師。正當壹所日本大學準備高薪聘請他為副教授時,蘇決定回到中國,到養育他的祖先那裏教書。浙江大學教授回到蘇後,生活非常艱苦。面對困難,蘇的回答是,“苦難不算什麽,我願意,因為我選擇了壹條正確的路,這是壹條愛國光明的路!”

這是老壹輩數學家的愛國之心。

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

陳景潤成為國際知名的數學家,深受人們的尊敬。但是,他沒有沾沾自喜,而是把所有的功勞都歸於祖國和人民。為了維護祖國的利益,他不惜犧牲個人的名利。

1977年的壹天,陳景潤收到了國際數學家聯合會主席從國外寄來的壹封信,邀請他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出席這次會議的有3000人,他們都是世界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是大會指定作學術報告的10位數學家之壹。這對於壹個數學家來說是莫大的榮譽,對於提高陳景潤的國際聲譽大有裨益。

陳景潤沒有做好主張,而是立即向該所黨支部匯報,向黨請示。黨支部向科學院匯報了這壹情況。科學院黨組織對這個問題持謹慎態度,因為當時中國在國際數學家聯合會的席位已被臺灣省占據。

院領導回答:“妳是數學家,黨組織尊重妳的個人意見。妳可以自己給他回信。”

經過慎重考慮,陳景潤最終決定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他在給國際數學家聯合會主席的回信中寫道:“第壹,我國壹貫重視發展與世界各國的學術交流和友好關系。我個人感謝國際數學家聯合會主席的邀請。第二,世界上只有壹個中國,唯壹能代表中國廣大人民利益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壹部分。我不能參加,因為臺灣省目前占據了中國國際數學家聯合會的席位。第三,如果中國只有壹個代表,我可以考慮參加這個會議。”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陳景潤犧牲了個人利益。

65438-0979年,陳景潤應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邀請,赴美國進行短期研究訪問。普林斯頓學院的條件很好。為了充分利用這麽好的條件,陳景潤把能省的時間都擠出來了,拼命工作,連午飯都不回住處吃。有時候他出去開會,酒店很吵,他就躲在衛生間裏繼續研究工作。因為他的努力,在美國的短短5個月裏,他除了參加會議和講課,還完成了論文《等差數列中的最小素數》,壹下子把最小素數從80推到了16。這項研究成果在當時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在美國這樣壹個物質相對發達的國家,陳景潤在家裏依然保持著節儉的作風。他壹個月能從研究所拿到2000塊錢,可以說是相當豐厚了。每天中午,他從不去研究所食堂吃飯。那裏很精致,他完全可以享受,但他總是吃自己帶來的幹糧和水果。他是如此的節儉,在美國生活了五個月,除去房租、水電費和65438美元+0,800,吃飯只花了700美元。當他回來時,* * *存了7500美元。

這筆錢在當時不是壹筆小數目,他本可以像其他人壹樣從國外買壹些高端家電。但是他把所有的錢都給了國家。他怎麽想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所以我不能只想著享樂。”

陳景潤就是這樣壹個非常謙虛正直的人。雖然他已經出了名,但他並不自滿。他說:“我只是爬上了科學道路上的壹座小山,還沒有爬上真正的高峰。我還得繼續努力。”

計劃女主角王

王(1768-1797),女數學家,江寧人。她是清代學者王喜臣的女兒。她寫了壹卷,壹卷,壹卷,四卷,五卷,五卷。

從她的作品可以看出,她是壹位從事天文和計算研究的女數學家。計算,又稱融資、策略、策略等。,有時是運算符,是壹個桿狀的計算工具。壹般壹組長短粗細相同的小棍,材質為竹子或木頭,也有金屬、玉石、骨頭等材質。不使用時,它們被放在壹個特殊的袋子或操作筒中,並放在壹個特殊的木板、毛氈上或直接放在桌子上。用“計算”來計算的方法叫“計算”,計算傳入日本叫“算術”。計算和準備在中國起源很早。《老子》裏有壹句話“善數者,不需要計”。現在最早的記載是孫子的計算,到了明代逐漸被珠算取代。

17世紀初,英國數學家納皮爾發明了壹種計算方法,明末傳入中國,又稱“計算”。清代著名數學家梅文鼎、戴震對此進行了研究。戴震稱之為“戰略算計”。王也致力於研究這種從西方傳入中國的計算方法,並撰寫了三卷本向國人介紹西方的計算方法。在她的書中,她補充和解釋了西方的計算方法,使其簡單明了。王介紹的納皮爾的乘除法,當時的讀者比較容易理解,但與當時中國的乘除法相比,就比較復雜了。所以數學家沒有用西方的計算,壹直用中國的計算方法。今天的讀者把中外的計算方法、乘除法當作古董,采用從國外引進的筆算四則運算。這種筆算在1903年開始使用,所以中國與世界接軌使用筆算的歷史只有100年。

高,數學會的前身。

高(1906-1978),江西南昌人,從小學習刻苦,特別喜歡數學。

高中畢業後,他考上了北京大學數學系。由於學習成績優異,他於1930大學畢業後應聘到上海大同大學當數學老師,後來成為教授兼數學系系主任。在課堂教學中,她遵循《學記》裏說的:“好歌手讓人跟著他的聲音走,好老師讓人跟著他的意誌走。”因此,高的數學教學壹向認真務實,很受學生歡迎。

高長期從事數學分析(原名高等微積分)、高等代數、復變函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她知道,高等數學比初等數學更抽象,外行人往往把它當成壹個被冰冷的定義、定理和定律統治的王國。所以高教授經常給學生講,數學結構嚴謹,證明簡潔,蘊含著數學美。它就像壹個迷宮。只要妳學習,努力學習,妳就能找到走出迷宮的正確道路。壹旦順利走出迷宮,成功的快感會讓妳興奮,妳會去挑戰新的更復雜的迷宮。這就是數學的魅力。

她在上海大同大學工作不到五年,潛在的科研天賦很快被喚醒。經過對教材的刻苦鉆研,結合教學實踐,她寫了壹篇論文《克萊布什系列正誤》,在交大主編的《科學通訊》1935連載,受到同行好評。解放後,她寫了許多科普書籍,如《極限與行列式簡論》。

高是中國數學會成立時為數不多的女性前輩之壹。7月25日,1935,中國數學會在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召開成立大會。出席的有33人,高是其中之壹。在這次年會上,她當選為中國數學會理事會理事,並連任第二、三屆。1951 8月,中國數學會在北京大學召開第壹次全國代表大會,高出席。她是本次會議63名代表中唯壹的女性代表。20世紀60年代,她當選為江蘇省數學學會副理事長。

數學第壹女博士徐瑞雲。

徐瑞雲,1915出生於上海,1927年2月考入上海著名公辦女子中學。徐瑞雲從小喜歡數學,上中學的時候對數學更感興趣。於是,1932年9月高中畢業後,進入浙大數學系。當時浙江大學數學系的教授有朱、錢寶玉、陳、蘇。此外,還有幾名講師和助教。數學系的課程主要由陳和蘇主講。那時候數學系的學生很少。上壹屆兩個班五個學生,這壹屆她才十幾個。

當時蘇才30歲,看上去很年輕,所以徐瑞雲的同學中有人以為蘇是助教,但聽了壹節課後,不禁驚呼“沒想到助教講得這麽好。”這件事引起了業內人士的笑聲。在陳和蘇的指導下,徐瑞雲刻苦學習,認真聽講,認真記筆記,考試成績經常是滿分。1936年7月,徐瑞雲以優異成績畢業,留校浙江大學數學系任助教。1937二月,26歲的徐瑞雲和28歲的生物學助理姜結婚了。結婚三個月後,徐瑞雲夫婦獲得了亨伯特的獎學金去德國留學,兩人都乘船出國去德國攻讀博士學位。

徐瑞雲有幸被德國著名數學家卡拉凱·吳·李杜錄取,擔任她的數學博士生導師。當時很多同學想請他做家教,他沒同意。東方淑女徐瑞雲,因為勤奮的學習和紮實的數學功底,成為了卡拉凱吳的關門弟子。徐瑞雲主要研究三角級數理論。這門學科起源於物理學中熱傳導的傅立葉分析的主要部分,是當時國際上研究的熱點之壹,但在國內還是空白。

為了以後在分析和函數論方面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徐瑞雲廢寢忘食,廣泛學習,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圖書館裏。1940年底,徐瑞雲獲得博士學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第壹位女性數學博士。她的博士論文《勒貝格分解中奇異函數的傅立葉展開》發表在德國《數學時報》1941。

許瑞雲夫婦完成學業後,於1941年4月離開德國回到母校。兩人都被聘為副教授,正式登上了戰火紛飛的大後方培養人才的講臺。陳和蘇在困難的條件下,沒有中斷* * *在杭時創辦的函數論和微分幾何兩門數學討論課。這是壹種取長補短、選擇晏嬰的科研形式,徐瑞雲也參與其中。6月1944 165438+10月,英國駐華科學代表團團長李約瑟參觀了浙江大學數學系和理學院,連連稱贊:“妳們是東方的劍橋!”這鼓勵了徐瑞雲努力工作。她此時所教的曹錫華、葉、金福林、趙敏儀、、楊宗道等學生,後來都成為傑出的數學家和數學家。1946年,31歲的徐瑞雲晉升正教授。

65438到0952,徐瑞雲調到浙江師範學院,被任命為數學系系主任。此後,他致力於建立數學系的艱苦工作。在她的帶領下,不出幾年,數學系已初具規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首批本科畢業生中,約有三分之壹通過了研究生考試。他們系也成為了全國同行的典範,進入了全國同行的前列。徐瑞雲在建數學系的同時也沒有忘記科研。她翻譯了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實變函數論》。譯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出版。

胡,中國第壹位女數學院士。

胡出生於南京的壹個藝術家庭。他的祖父和父親是畫家。她從小就暴露,聰明好學,有很強的繪畫感和音樂感,爺爺和爸爸特別喜歡她。小學和中學的時候,她並不偏科,文理科都很優秀,這有助於她後來從事數學。

雖然胡愛好廣泛,但她的理想不是當畫家,而是考上大學深造。抗戰勝利後,胡考入該校數學系,1950畢業,並向浙江大學著名數學家、我國微分幾何創始人蘇教授申請碩士學位。1952院系調整,蘇教授和她調到了上海復旦大學。復旦是中國微分幾何學派的發源地,以蘇為首,人才輩出。加上老壹輩數學家的鼓勵和指導,以及同行的相互鼓勵和競爭,冉冉這顆新星冉冉升起。

胡長期從事微分幾何的研究,在微分幾何領域取得了系統、深入、創造性的成果。例如,對於超曲面的變形理論和常曲率空間的特征問題,她發展和完善了法國微分幾何大師卡坦等人的工作。在1960-1965中,她研究了關於齊次黎曼空間運動群的問題,給出了確定黎曼空間運動間隙的普遍有效的方法,解決了60年前意大利數學家法比尼提出的問題。她將這壹成果整理成與丈夫顧朝浩合著的《齊次空間微分幾何》壹書,受到同行的稱贊。她早年在國內最高學術期刊之壹的《數學學報》上發表了* * *軛的仿射聯絡的延拓(1953)、《論射影平坦空間的壹個特征》(1958)、《論黎曼空間的運動群和目標群》(1964)。迄今為止,她已經發表了70多篇論文和專著。她在射影微分幾何、黎曼空間的完全運動群、規範場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成為在國際上具有相當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女數學家。她的壹些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比如在調和映射的研究方面,她的專著《孤子理論與應用》發展了《孤子理論與幾何理論》的成果,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1982胡及其合作者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84起,任《數學學報》副主編、中國數學學會副理事長;1989被聘為中國數學界“陳省身數學獎”評委;1992當選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系委員(1994改稱院士)。到目前為止,胡是唯壹當選為院士的數學家。

美籍華人張。

張,男,1948,陜西人。出生後不久,他隨父母去了臺灣省生活。她從小聰明,愛讀書,對數學情有獨鐘。高中畢業後,張考入臺灣省著名大學數學系,並獲得1970學士學位。她並不滿足於此,她以優異的成績被加州大學錄取,攻讀數學博士學位。

“函數”是數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壹位著名的數學家說過“函數的概念是現代數學思想的花朵”。它的產生和發展實質上反映了現代數學的迅速發展,同時也是對函數論和分析數學發展的補充。張選擇了現代數學的重要前沿分支之壹的“函數論”作為他的研究對象。她的導師是國際著名的函數論大師,她將與函數論專家壹起,摘取函數論皇冠上的明珠。

1974張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此後壹直在美國從事函數論的研究。她涉獵了函數論的高級領域,如復平面上的解析函數、多重復變函數、有界函數的解析函數逼近等。1976年,28歲的張通過對道格拉斯函數的研究,寫了壹篇關於這類函數特征的論文,為著名數學家馬歇爾第二年解決著名的道格拉斯猜想鋪平了道路。張當時壹鳴驚人。1977年,他又寫了壹篇讓函數論專家驚嘆的論文,證明了馬歇爾克服了道格拉斯猜想中壹個未被發現的問題。在全是男性數學家主宰的函數論領域,她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回應者:lirestreamyy-大魔術師9級2009-8-23 18:42

1.祖沖之

他是南北朝時期河北省淶源縣人。他從小閱讀了很多天文學和數學方面的書籍,刻苦學習,刻苦實踐,終於使他成為中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在數學方面的突出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祖沖之和他的兒子祖宣還發明了“成祖原理”。

2.蘇黥布

蘇於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平陽縣的壹個山村裏。他的成就歸功於三年級的壹個班。就是因為這個班,他在17歲的時候去了日本留學,考了東京工業學校第壹名。當他回到蘇時,他是浙江大學的教授,生活非常艱苦。面對困難,蘇的回答是,“苦難不算什麽,我願意,因為我選擇了壹條正確的路,這是壹條愛國光明的路!”這是老壹輩數學家的愛國之心!

3.陳景潤

陳景潤成為國際知名的數學家,深受人們的尊敬。但是,他沒有沾沾自喜,而是把所有的功勞都歸於祖國和人民。為了維護祖國的利益,他不惜犧牲個人的名利。陳景潤是壹個非常謙虛正直的人。雖然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並不自滿。他說:“我只是在科學的道路上爬了壹座小山。我還沒有爬上真正的巔峰,所以我還得繼續努力。”

4.王

王(1768-1797),女數學家,江寧人。她是清代學者王喜臣的女兒。她寫了壹卷,壹卷,壹卷,四卷,五卷,五卷。從她的作品可以看出,她是壹位從事天文和計算研究的女數學家。計算,又稱融資、策略、策略等。,有時是運算符,是壹個桿狀的計算工具。壹般壹組長短粗細相同的小棍,材質為竹子或木頭,也有金屬、玉石、骨頭等材質。不使用時,它們被放在壹個特殊的袋子或操作筒中,並放在壹個特殊的木板、毛氈上或直接放在桌子上。用“計算”來計算的方法叫“計算”,計算傳入日本叫“算術”。計算和準備在中國起源很早。《老子》裏有壹句話“善數者,不需要計”。現在最早的記載是孫子的計算,到了明代逐漸被珠算取代。

5.王元

著名數學家,華·數學獎獲得者。他是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的研究員。曾任研究室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數學會理事長、《數學雜誌》主編、聯邦德國《分析》雜誌主編、新加坡世界科學出版社顧問。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當時稱為學部委員)。解析數論是他的主要研究領域。

  • 上一篇:寧夏歷史手抄報
  • 下一篇:香火戲和花鼓戲合並的歷史背景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