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誰知道公元1到200年發生了什麽?

誰知道公元1到200年發生了什麽?

我不知道妳想了解那方面的什麽,我就直接介紹壹下吧——中國在東漢末年,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裂為兩部分,互相爭鬥。南匈奴投降漢朝,派使臣做諸侯,“永保北虜”。東漢政府讓他遷都雲中郡(今內蒙古托克托),並按照西漢以漢治呼韓邪的老例,以諸侯之禮賜與金,並賜與、牛羊等幫助,使之成為阻止北匈奴不斷南下掠奪的屏障。而北匈奴則背著西域諸國,在河西諸郡屢犯。

永平十六年(73)二月,漢明帝以耿秉為徐校尉,竇固為校尉,討伐匈奴。四軍分別離開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高闕(今內蒙古狼山中段吉蘭關)、居延(今內蒙古額濟納旗以東)、酒泉。前三條路都白走了。竇顧俊從酒泉到天山,打敗北匈奴呼延王和左王,斬首剩余兵卒,追到普雷海(今新疆巴爾昆湖),留守伊吾鹿城(今新疆哈密西北四堡),帶班超假司馬去西域,投降西域諸國。

永平十七年(74)十壹月,竇固、耿秉、騎兵司令劉璋率14000騎出玉門關(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北小方城)進入西域。在普雷海擊敗白山後,轉而進攻北匈奴所屬的車駕,車駕王投降。東漢時,吳、姬、義和團進駐西域,對西域的控制逐漸恢復。

建國元年(76年),在北匈奴的支持下,西域各國紛紛造反,攻殺了所有禁衛,圍攻吳、姬。由於明成祖駕崩,中原大旱,東漢社會動蕩,所有西域都由吳和姬鎮守。第二年三月,停止在伊吾魯駐軍,徹底放棄西域,但仍支持南匈奴進攻北匈奴。在南匈奴和草原民族丁玲、鮮卑的不斷進攻下,北匈奴的73個集團相繼南歸漢朝,實力大為削弱。

漳河元年(87年),漠北東部崛起的鮮卑打敗北方匈奴,殺上位,保住可汗。再加上草原蝗災導致北匈奴大亂,***58部隊20萬人入塞投降漢。次年,南匈奴單於上書漢朝,請求擇機出兵攻打北匈奴。當時東漢王朝年紀輕輕就有了皇帝,身在朝廷的竇太侯采納了西征將軍耿丙“伐夷為國好,聽徐之言為宜”的意見,決定出兵北匈奴。歷史的機緣落在竇太後的哥哥竇憲身上。

竇憲(?-92),字杜波,東漢河西世家,東漢開國功臣都榮的曾孫,張帝竇皇後之弟。竇憲做了很多枉法的事,是因為他妹妹被張皇帝寵壞了,他又是官員又是武士中郎將。壹般的王子、公主、外戚、英雄都不怕他。後來低價買了沁水公主的花園。這件事被張知道後,非常生氣。在竇皇後的求情下,免於有罪,但張皇帝再也沒有重用竇憲。

竇憲,男,性子急,報復心強。張皇帝死後,十歲的何棣即位,竇太後來到朝廷。下詔曰:“吾乃鐘賢,弟袁,有才有能。我忠孝,得先帝指示,親自領遺詔。”“今天,我支持兩個宮殿,留在周圍。”此後,竇憲壹直是個仆人,“守著辦公室的秘密,給人清高的生活”。他勢力強大,目中無人,違法亂紀,完全忘記了祖父竇穆和父親竇勛因枉法被殺的教訓。韓勇在明帝審理其父竇訓壹案時,竇憲派人將韓勇的兒子殺死,並取其首級到其父墳前祭奠。鄉長常陸進京吊唁,因為他經常私下去宮裏見太後。竇固擔心這對他的權力不利,於是派人暗殺了他。結果太後對猴子做了調查,發現竇憲是幕後黑手,殺宗室是死罪,竇太後要給竇憲賠罪。竇憲非常害怕。為了免死,他抓住朝廷對外軍事行動的機會,請來匈奴贖罪。於是竇太後拜竇憲為騎戰車將軍,以吳金的耿丙為副手,派北軍五派,李陽營,應永,邊原郡騎士12,胡強丙進攻匈奴。

雞羅山戰役

永元元年(89)六月,壹支適應漠北作戰的騎兵部隊,由漢軍精騎8000人,南匈奴精騎3萬人,羌胡精騎8000人,輜重65438+3000輛組成,分三路出發。其中竇憲、耿秉各騎漢軍四千,騎塞與王世子各壹萬余,騎南匈奴左谷(今內蒙古磴口西北哈口),騎南屯圖河(今內蒙古包頭北),騎八千余,騎左安國灣(今)袁邊邑。

竇憲離開要塞後壹直在尋找北匈奴的主力。得知北單於王庭駐紮在凝山(今蒙古古蓮茶陵)後,立即派遣副將潘燕、司馬耿奎、耿坦,帶領左的主公、右呼延王騎壹萬余匹精馬,分三路出擊,將北匈奴大軍主力圍困在凝山,單於北逃。竇憲軍閥追擊,分兵渡過安侯河(今蒙古二渾河),滅名王以下六萬五千四百三十八+0.3萬人,獲馬牛羊駱駝壹百余萬,降服八十壹北匈奴二十余萬人,西遷。竇憲,耿鄧兵楊希嫣山(今蒙古杭隘山)人,據西漢名將霍去病舊例,刻石贊功,緬懷漢,令漢守備班固,題詞:

但永元元年秋七月,有竇憲將軍,坐車騎馬。他聰明伶俐,登上了皇族。他在山腳下被接受了,但他很清楚,很快樂。耿秉正與吳金壹起,述職巡視皇室,管理北方軍隊。鷹派是個殺虎人,是第六師,是南可汗、東吳桓、西戎邊強的王公群臣,有三萬勇士。榮源輕武,長樞紐四分,雲遮路,有三千余次。樂毅八珍,申,玄甲藥日,諸氣降天。隋高玲闕,下了雞鹿,過了鹽鹵,失了大漠,斬了虞雯擊鼓,壹個個血屍染了鱷魚。然後四校渡河,星宿流昏迷,萬裏抑郁,野徹底敗。於是域毀單區,轉壹轉,測測地圖,看其山川。然後過了卓之惡,過了安侯,取了,落在聶壹帶,晚年燒了龍庭。高高在上,文字的憤怒,祖先的神秘精神;以確保繼承人,恢復和擴大領土,並動搖了偉人的聲音。所謂壹勞永逸,暫支而永寧也。於是封山出石,昭明去德。它的文字說:

碩朝太傅王石,征缺子孫,抑兇虐,斷絕海外,以保地界,封神山建龍塔,惜皇命。

打完雞羅山戰役,竇憲領兵回婺源。同時出兵司馬武、梁諷刺金帛留給北單於,並向北匈奴單於宣明、,降兵壹萬余人。北單於派其弟尤向漢朝進貢。竇憲以為可汗沒有親自來,就把弟弟送了回去。當年九月,朝廷立竇憲為將軍,封他為舞陽侯,食邑兩萬戶。竇憲辭去侯爵,被大將軍封爵,竇憲凱旋回京,受到朝廷重賞。

金尾山之戰

永元二年(90年)五月,竇憲派副校顏勇帶二千余騎,奪回伊吾鹿城(今新疆哈密西北四堡),切斷北匈奴與西域的聯系。皇帝頒布了壹項文書,任命竇憲為冠軍侯,他的弟弟都嘟為正式侯。獨鬥仙未封。七月,竇憲率漢軍入涼州。九月,北匈奴發函投降。竇憲派班固率軍出寨迎擊北單於,又秘密派韓將軍率南匈奴騎8000兵出吉魯塞(今內蒙古杭錦後旗以西),到達卓歇山,兵分兩路。左路繞道西海至何雲以西(今蒙古吉爾吉斯湖西南),右路沿匈奴河(今蒙古朝拜達裏格斯河)北上,過甘薇河(今蒙古紮布河),出河。

永元三年(91)二月,北丹在金尾山(今阿爾泰山)重新建立朝廷戶口。竇憲派右軍長耿逵、司馬任尚、等。要率八百騎,離開居延要塞(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五千余裏,然後在金威山的軍隊中破北可汗,殺五千余人,俘虜多人,北可汗以數倍的速度騎走。其弟左王離國自立,帶兵至普雷海(今新疆八廓湖),遣使至,請求依附韓。竇憲讓他做可汗,並把中郎將任尚作為他在伊拉克的護衛,封為南可汗。留在漠北的65438+萬北方匈奴人,後來都依附於鮮卑,鮮卑越來越強大。

金尾山之戰,漢軍針對北匈奴的特點,以遠程進攻、先圍後滅、窮追猛打的方式取得勝利,結束了持續數百年的中匈戰爭。自頭曼汗建立政權以來,匈奴已在沙漠的北部和南部活動了300年。經此壹戰,匈奴對漢朝北方的威脅徹底解除。

漢軍擊敗北匈奴後,西域五十余國歸漢,漢重新建立西域都護府,保護絲綢之路,維護西域各民族友好關系。

驕傲的結局

竇憲滅北匈奴後,在朝廷獲得了極大的名望和權力,黨羽遍布全國。“竇父子同位,滿庭。”弟弟都嘟特別進步,竇靖則是金主,竇宣是光魯迅。竇憲以耿逵、任尚為爪牙,鄧蝶、郭璜為心腹,班固、傅壹典為文章。秘書處和服從命令有很多方法。尚書的仆人槍殺了智壽和樂惠,並相繼自殺。於是,朝臣大驚,望風而動。不僅竇憲自己邀功,胡作非為,就連都史的家奴也欺侮他人,為非作歹,“侵墓小人,奪財貨,篡奪罪人,輕忽婦女”。使“商賈受阻,如避寇闞。怕怯懦,就不敢打。”竇太後知道後,沒有嚴懲,還慫恿竇憲兄弟囂張違法。

永元四年(93),竇憲的女婿和他的父親、安侯鄧蝶、鄧蝶的弟弟、步兵校尉以及他們的母親袁密謀殺害河帝。何棣知道後,與被廢黜的清河太子劉王和宦官鄭忠合謀殺害了郭巨等人。因為竇憲領兵出征,他們決定等到竇憲回來。且說竇憲、鄧引兵回京,隨帝往,令守城南、五郡,關城門。鄧蝶、、和都被囚禁和殺害了。他收回竇憲將軍的印信,改為冠軍侯。而皇帝因為竇太後的緣故,不想落個如此的外戚罵名,就讓竇憲、都嘟、竇靖、竇宣全都回去封地。回到封地後,竇憲等人被迫自殺,受牽連的人也解除了官職,回到家中。

對於這樣壹個功勛卓著、大於國家的悲劇人物,葉凡在《後漢書·都榮傳》中作出了較為客觀的評價:“論之,魏卿、霍去病,得天獨厚的資源強漢,長年為匈奴效力,國家花費太多,卻未能取勝,被世人傳為善人。為什麽不以自己的名義死去?”竇憲率邊雜之師,壹舉而空,連其追表錄,飲馬比鈸之歌,銘負,薦至清宮。過去的成就很多,但後人不提的,其實都在章末。是以下,君子之極惡。老公的二兒子三兒子正好是房間,不重新找房,選房。當他被青春之病奴役的時候,竇將軍想怪的日子是鋪天蓋地的,想的時候沒有早晨。享受榮譽有什麽意義?東方朔說“用之則虎,不用則鼠”,妳信。有了這種說法,如果壹個讀書人有煨塵埃的勇氣,怎麽支持!"

匈奴民族的最終歸宿

竇憲死後,已投降漢朝可汗的北匈奴,率兵北逃,被漢軍追擊。永元六年(94),漢北匈奴軍隊15,20萬人。他們認為南方的匈奴是可汗,他們反叛長城。元朝四年(117),鮮卑被破,全軍歸附鮮卑。第二年,他又在每次會議上倒向韓。再加上呼延王等北匈奴殘余勢力還在普雷海和秦海(今新疆博斯騰湖)之間活動,勢弱,懼怕東方鮮卑,不敢回鄉。後來到了東漢時期,因為西域道路阻隔遠近,開支巨大,多國反叛,就停止了對西域的保護,迎來了定居田地的官員。北匈奴殘余勢力趁機控制了西域壹些國家,屢遭東漢政府打擊。北匈奴殘余逃往西部的烏孫、康居,開始了200多年的西遷。200多年後,從元嘉元年(151)開始,這個北匈奴就再也找不到中國的史籍了,它出現在歐洲的史籍裏。公元374年,巴蘭巴汗率領匈奴征服了頓河沿岸的阿蘭人,隨後又繼續征服了從第聶伯河以西到第聶伯河以東的東哥特人和從第聶伯河以西到喀爾巴阡山的西哥特人。匈奴繼續西進,把當時的日耳曼蠻族趕出了森林,為以後日耳曼民族的發展掃清了道路,也拉開了中世紀歐洲歷史上持續200多年的民族大遷徙的序幕。公元453年,在匈牙利平原建立強大帝國的匈奴單於阿提拉突然駕崩,帝國很快解體,匈奴人逐漸融入當地民族,不復存在。

事實上,被漢朝吞並的南匈奴,已經成為中國的壹個地方民族政府,參與了東漢對北匈奴和鮮卑的戰爭,為保衛東漢北方邊郡做出了貢獻。雖然時有叛亂,但都被東漢平定了。靈鐘平五年(188),於夫羅可汗率眾參加黃巾起義,後參與中原軍閥混戰,被曹操降服。乘西晉八王之亂,匈奴人劉淵於公元304年建國,316年滅西晉,中國進入南北朝。隨著進入中原後生活習慣的改變,匈奴逐漸由劫掠轉為農耕。再加上對中原的文化認同,到隋唐統壹中國時,匈奴已經完全融入了中華民族,不再有單獨的匈奴民族。

  • 上一篇:白芨鎮歷史
  • 下一篇:廉頗和藺相如傳記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