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陳叔平周琦周知的百年樹人

陳叔平周琦周知的百年樹人

1903(光緒二十九年)10年的壹天,壹艘三桅公務船從武昌向東駛下。在船艙裏,有壹個官員戴著頂花羽毛,穿著藍色長袍。他四十出頭。他既不帥也不醜。這位官員就是湖廣總督陳叔平,派往周琦。是知州,不是知縣,管轄範圍還是蘄春縣。陳叔平願意去周琦任職。他需要壹個地方來實現教育興國的夢想,而文化底蘊深厚的周琦是他施展抱負的合適舞臺。

陳叔平上任後,參觀了周琦最大的林山書院和益州市易學。建於乾隆八年(1743)的林山書院,距今已有160年的歷史,但小學生人數不多,教授的內容陳舊。學生們閱讀古典文學和歷史。“學了也沒什麽。”他想到了日本小學的課程。學生們學習了語文、算術、地理、自然和外語,其內容實用得多,這堅定了他開始新的學習的決心。

時間不等人,所以陳叔平開始精力充沛地工作。在壹年多的時間裏,他創辦了壹所師範學校、壹所工業學校、壹所高等小學、五所模範小學、三所二等女子小學、六十所小學。其規模和速度前所未有。這些數字有沒有水分,後人不得而知,但有壹點可以肯定,陳叔平辦學的實力是很大的,他的辦學故事至今還在蘄春流傳。

陳叔平遇到了壹個辦學的好機會。在他來周琦的第壹年,也就是光緒二十八年(1902),朝廷已經上書“廢科舉,興學堂”。在這種氣候下,他能夠展示他的抱負。

有壹個叫陳宇萍的瘋子,他住在離周琦漕河峽谷50英裏的地方。根據陳的家譜,他“胸懷大誌,氣度不凡”。他假裝是壹個聰明人,進出經典和歷史的子集,像其他人壹樣。”生活在窮鄉僻壤的陳宇萍具有現代意識。他認為“如果妳想了解情況,擴大妳的知識,增加妳的才能,加強妳的種族,妳必須向外國學習。”關於陳家還是比較有錢的。光緒二十六年(1900),陳宇萍攜妻兒自費赴日留學。在日本留學壹年後回國,見識大增。回國後主張辦學,創辦警察。他經常對人說:“沒有農工商的知識,中國雖然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但人民吃飽的問題是無解的。”“要想最好的地方,首先要講化學。培土膏、種子鑒定、肥料儲存、留在水澤、吸引陽光,都離不開化學,所以要成立農事學院。”不幸的是,陳宇萍的先進思想只招來了那些留著長辮子、穿著夾克的貴族們的嘲笑。陳叔平到達周琦後,把陳宇萍從農村帶到周琦,並任命他為壹所高等小學的校長。陳宇萍不負重托,招聘了壹些“德才兼備”的人擔任學校教師,使學校達到7個班360名學生。壹時間,高等教育中的小學堂“人才薈萃”。

對於陳叔平來說,籌集教育資金壹直是個難題。在科舉廢除之前,教育經費主要是自修領域和學習經費。所謂學田,就是學校擁有的土地的收益,學費就是學校收的學費。學校擴建後,來自校場的收入和學生繳納的學費遠遠不夠學校支出,所以主要靠官方經費支付。

陳叔平在周琦工作了壹年零十個月。雖然他的任期很短,但他做了許多人們稱贊的好事。他懲罰當地教區居民借勢造官司,要江漢路通知意大利駐漢口領事,除了壹個教區居民的名字,外國神父威風;他創辦了監獄工廠,讓犯人學習紡織和手工藝術,請老師給犯人講課,讓犯人出獄後自立。他建議村民廣泛種植桑、麻、茶、果、木、竹,這樣全州就沒有不毛之地了...當然,他最大的成就是辦學校。

淳樸的周琦人民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陳叔平,並出資在麒麟山上建了壹座亭子以示紀念。麒麟山是周琦的制高點,“格林江山”是祁陽八景之首。在這樣壹個景點為陳叔平建壹座紀念亭,顯示了本州人民的重視和誠意。因陳叔平是安微望江人,故取名“望江閣”。另壹個想法是在亭子裏看洶湧澎湃的長江。出生於漳州的學生何九祥寫了壹首《望江閣前守淮州陳傑安》的詩;

歡顏廣廈世間事,惟愛成都八百桑;

每年仰望江亭,人的心在東方比在河中更長。

何九祥在周琦也是名人。他把陳叔平比作獻身的諸葛亮。諸葛亮死後,只給家裏留下了800棵桑樹。

陳叔平離開周琦投奔張之洞幕府後,曾擔任武昌知府。雖然他被提升了壹級,但他做得並不好。後來,他把大部分時間用於辦教育,創建和修復古學,並擔任古學的總經理。曾任湖北教育廳總經理,晚年在上海幫忙辦慈善。民國十二年(1923)死於上海寓所。

  • 上一篇:人類歷史2018期
  • 下一篇:從混合動力技術的“發展史”看長城Hi4:“減法真偉大”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