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義烏經濟社會發展史

中國義烏經濟社會發展史

雞毛換糖。

歷史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但“大躍進”和“十年動亂”的錯誤,使社會主義制度失去了生機和活力,計劃經濟體制中的弊端日益制約生產力的發展:壹方面,由於糧票、油票、豆腐票的限制,人們買不到東西;另壹方面,我們在打擊“投機”,在割資本主義的尾巴,沒有人敢把東西拿到市場上去。

十壹屆三中全會成為中國命運的重要轉折點。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中國探索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改革開放”政策提出後,中國經濟開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

1979 1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的決定(草案)在全國農村試行。草案明確指出,“家庭副業和市場貿易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補充,不應作為‘資本主義尾巴’予以取締”。商品經濟在壹些地方逐漸解凍,手工藝品和農產品投放市場...

“雞毛換糖”第壹人

在浙江義烏,小販稱這種撥浪鼓為“雞毛換糖”。義烏人口多,人口少。歷史上有雞毛可以作為紅糖等小百貨的肥料的傳統,“雞毛換糖”可以說是義烏小商品市場的起源,如今已經聞名全國。改革開放前,“雞毛換糖”成為壹個熱門話題。直到1980才允許“雞毛換糖”,工商局才發放了“雞毛換糖”臨時許可證。當時還是楊潔村農民的馮愛倩,是全縣第壹個獲得“雞毛換糖”許可證的,許可證號是1號

為了更快地賺錢,馮愛倩放下手裏的撥浪鼓,於6月1980+2月1偷偷在縣城擺攤。

馮愛倩:小紐扣,針骨,縫衣針,百貨公司批的七七八八的東西,賺了六塊錢。我太高興了!我手裏那六塊錢,好像六千塊錢還不是這個味道。

遏制“投機者”

擺地攤賣小商品,讓馮愛倩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但是,當時“左”的思潮並沒有完全肅清。雖然可以“雞毛換糖”,但擺攤做生意還是投機行為,馮愛倩被工商部門圍攻攔截。

馮愛倩:當我們去分發貨物時,我們總是在小站下車,比如在蘇琪鎮下車,我們至少要走30英裏回來。妳在這裏下車,有壹個辦公室是打擊投機倒把的,不讓妳帶東西進來。妳壹下車,妳的東西就被妳拿走了。看到妳們走的是資本主義道路,在壹個小站下車,我們就像逃難壹樣逃過去。哎呀,真難。妳下海經商,人們看妳就像看勞改犯。人家這麽看妳,妳就是資本主義的尾巴。好像下海經商,比屎還臭!去創造,去做,不管它的政策是什麽,我說過總有壹天會有面包的。

堵住了縣委書記

1981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了《國家農業委員會關於積極發展農村多種經營的報告》,“積極鼓勵和支持社員經營服務業、手工業、養殖業、運銷業等。”。

但在義烏,馮愛倩等人擺攤做小生意並沒有得到鼓勵和支持,反而要在恐懼中躲避打擊。1982年5月,馮愛倩在縣委門口堵住了縣委書記謝高華。

時任浙江省義烏縣委書記的謝高華回憶:她問我,妳是謝書記嗎?我答應了。她當時跟我說,她擺攤了,她是帶著怒氣來的。越是看的人,越是解釋不清楚問題。(我說)妳去我辦公室。

馮愛倩:我說走就走。我在辦公室。我們兩個好像有點小爭執。我問他,義烏人那麽多,田那麽少,妳怎麽辦?我們現在可以在這裏擺個小攤,為自己籌些錢。

和秘書拍桌子

馮愛倩:他好像有點不耐煩。他拍桌子,我拍桌子。不管妳拒絕與否,妳都得給我們壹個答復。他坐下說,別哭了。

馮愛倩當時真的有點生氣了。她談到了她的家庭生活。她想擺攤做生意,但是今天要趕,明天要關門。她怎麽活下去?問縣委政府:為什麽不讓她做生意,為什麽不讓她擺攤?

事實上,當年罕見的縣委書記謝高華做出了壹個重要決定。

謝高華:我當時做了壹個姿態。我說:可以擺攤!我跟有關部門說了不要給妳關。

馮愛謙終於在縣裏拿到了“方上劍”。

太多要剪的“尾巴”了。

馮愛倩滿意地離開了,謝高華卻無法放松。除了馮愛倩,不到3平方公裏的縣城裏還有幾十個小攤,這些“資本主義尾巴”是剪不掉的。

謝高華開始認真思考這個擺在自己面前無處不在的事實。於是,他組織了壹個調查組,調查下面農民的疾苦。

謝高華: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經過四五個月的廣泛調查,要求恢復思想路線,實事求是,所以我說,不要請示。我們應該從義烏的實際出發。我們義烏的“雞毛換糖”可能是發展經濟的壹大優勢,所以我們做出了開放義烏小商品市場的決定。

站在縣委門口

9月5日,1982,義烏小商品市場正式開業。16年9月,國務院決定正式放開160種小商品價格,實行市場調節。

馮愛倩:當時壹拍胸口:好!來吧,我們開始吧!

謝高華:可以說這個生命力就是這麽強。沒想到這次沖擊波這麽大!地攤來到縣委門口。那時候有車出不了門,八點以後也出不去。已經滿了!

馮愛倩:因為思想穩定,黨的政策明確,所以做生意比較大膽。市場的進壹步發展

1984 10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其中提出“發展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給義烏小商品市場帶來了壹個春風。同年65438+2月,第二代義烏小商品市場建成並投入使用,攤位從露天搬到棚內,攤位數量也增加到1800多個。

馮愛倩:人也多了,五湖四海都來了。不僅我們本地人在這裏做,還有很多外地人在這裏擺攤。所以商品的流通增加了,樣品也增加了。妳有妳的渠道,我有我的渠道,他有他的渠道,東南西北的渠道都來了,貨源也來了。

隨後的十幾年,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建立,義烏的小商品市場也代代迅速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義烏的小商品已經遍布全國,走向世界。談起今天,回憶往事,馮愛倩感慨萬千。

馮愛倩:以前種類很少,現在分不清楚。有上萬種。所以越來越好,市場越做越好。妳說,沒有黨的政策,怎麽會有這麽好的地方,這麽好的環境!

舊的洗衣單被她珍藏著。

如今,61的馮愛倩在家安度晚年,小商品市場的攤位由她的子女經營。20多年來,雖然馮愛倩搬了很多次家,但她壹直不舍得扔掉自己躲藏做生意時用過的籮筐。

馮愛倩:為什麽現在要離開?因為以前對我來說入門太難了,現在家裏好幸福好幸福。看這麽多紅木家具,應該留著。

義烏小商品市場還是那麽熱鬧,但20年前的象征意義已經不存在了。現在進入市場的不僅是農副產品,日用品,汽車,住房,勞務,服務,教育,消費等。改革開放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中國人民的生活。

20多年來,黨的方針政策始終正確引導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

央視《焦點訪談》供稿

2006 54 38+0 6月25日播出/王楊紅

編輯的話

有趣的歷史

“雞毛換糖”搖撥浪鼓雕像矗立在義烏小商品市場前,提醒人們銘記歷史。

浙江義烏的小商品市場是中國最大的商品流通中心。其實它的發展始於“雞毛換糖”——義烏紅糖等小百貨以雞毛換肥的傳統——而當時的情況是全國都在打擊“投機”,割“資本主義尾巴”。《焦點訪談》采訪了當年第壹個拿到“雞毛換糖”許可證的個體戶馮愛倩。她詳細描述了當時艱難的“掙紮”過程:因為在街上賣小商品被有關部門阻攔,她在街上攔住縣委書記“討說法”,拍桌子,最後被允許擺攤。當時縣委書記也現身回憶事件。這壹切在今天看來嚴肅而有趣。那是壹段有意義、有趣、難忘的歷史。

■圖形理論的歷史

市場越來越大。

第壹代義烏小商品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第二代義烏小商品市場發展緩慢。

第三代義烏小商品市場已成規模。第四代義烏小商品市場是中國最大的。

個體戶VS縣委書記

我必須擺攤

個體戶馮愛倩,縣委書記謝高華

她問我,妳是謝書記嗎?我答應了。她當時跟我說,她擺攤了,她是帶著怒氣來的。——縣委書記謝高華

我們兩個好像有點小爭執。我問他,義烏人這麽多,田這麽少,怎麽辦?——個體戶馮愛倩

他似乎有點不耐煩。他拍桌子,我拍桌子。——個體戶馮愛倩

我當時做了個手勢,我說,妳可以擺攤了!我跟有關部門說了不要給妳關。——縣委書記謝高華

  • 上一篇:歷史讀書筆記
  • 下一篇:歷史上名人無數,那麽姓秦的名人都有哪些呢?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