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是什麽讓它成為“千年老二”?

是什麽讓它成為“千年老二”?

文章轉載自《中國國家地理書》

壹千英裏外的萬仞Nagsaka懸崖上。

中國最西端的壹片神秘高原,被稱為“千年老二”,它的名字叫帕米爾。似乎沒有什麽比帕米爾更適合這個稱號了。

為什麽這麽說?

在可考證的地質歷史中,帕米爾高原壹直經歷著不同程度的地殼起伏,或被海水淹沒,或隆升成陸地。

2.8億年前,帕米爾高原淹沒在當時的特提斯海之下。

直到2.4億年前到8000萬年前,由於板塊運動,印度板塊向北移動,以較快的速度擠壓並插入古洋殼之下,引起強烈的構造運動,使藏北、藏南相繼脫離海洋成為陸地;

與此同時,板塊擠壓形成的造山運動使青藏高原各山系海拔急劇上升,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誕生,也開啟了帕米爾“千年老二”、“千年老二”、“千年老二”的命運。

萬山的祖先

與眾所周知的青藏高原相比,帕米爾只能用默默無聞來形容。其實很少有人知道,現在用來形容青藏高原的“世界屋脊”壹詞,原來是用來形容帕米爾高原的。

1941年,英國人約翰·伍德出版了壹本深入帕米爾高原的探險書。在書中,他說當地人稱這個地區為Bam-i-Duniah,意思是世界屋脊,這也是“世界屋脊”這個概念的由來。

直到19世紀末,隨著英國對西藏的探索日益深入,人們發現青藏高原更適合“世界屋脊”的稱號。從此帕米爾坐上了世界高原海拔第二把交椅。

在中國,帕米爾壹直被誤認為是世界的制高點。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帕米爾被稱為“青脊”。北魏時期,主管佛教的官員宋寫了壹本書《宋之旅》,書中提到他隨慧生和尚西行求法,途經青脊,稱此地為“千裏萬仞崖”,描寫了帕米爾高原上山高坡窄的地貌特征。

又叫“自青脊之西,皆水西流,天地雲在”,意思是帕米爾處於這個世界的中心制高點,河流由高向低,所以帕米爾兩岸的河流流向相反。

古今中外都有那麽多關於它的壯美的記載,但帕米爾還沒有進入大眾的視野。

不得不說,千年老二的地位實在尷尬,人們對老二的熱情和追求遠高於老二,這讓帕米爾在人們的印象中顯得遙遠而模糊。

幾座巨大的山脈在帕米爾形成了壹個巨大的“山結”,然後向四面八方奔去,像壹只巨大的張開的手掌——

拇指位於天山,食指是昆侖山,中指是喀喇昆侖山,無名指是喜馬拉雅山,小指比興都庫什山更往西南,手掌是帕米爾高原。

牧民的說法更形象。他把這些四通八達的高山比作“駿馬”,帕米爾就是“拴馬樁”,被視為“萬山之祖”。

壹般來說,高原是指頂部平坦遼闊,邊緣陡峭,比周圍高出至少500米的大片區域。但是帕米爾高原多山,千山萬水,很多山都在海拔6000米以上,山頂沒有平坦遼闊的高原。

秘密在於帕米爾的“帕”字,在當地語言中是寒冷平坦之地的意思,是對河流兩岸和湖泊周圍平原的稱呼。

“米爾”是高山的意思,“帕米爾”可以理解為高山分割的幾個河流平原。帕米爾高原之所以叫“高原”,是因為山地平原——“巴”又高又平,山脈就隆起在壹個又高又平的“巴”高原上。

群山之間是“帕”,是壹個山谷。如果把山谷理解為兩山壹谷,帕米爾其實就是壹個峽谷區。在這個峽谷區,妳看到的山峰不是高峰就是極高的山峰。

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14座獨立峰中,有4座位於帕米爾高原上,最高峰8611米,僅次於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居世界第二。

對,沒錯,還是第二!

有人說,就攀登難度而言,如果珠穆朗瑪峰是老大,那麽果戈理山就是隱藏的大老大。

2000年發表在《美國山地旅行》上的壹項關於高海拔登山者死亡的研究表明,在1978至1999期間,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登山者死亡率為二十九分之壹,而攀登喬戈裏峰的登山者死亡率為七分之壹。

足以證明喬戈裏峰並不滿足於世界第二,它有著8000多米的最高死亡率。

除了喬戈裏峰,東帕米爾還有三座雄峰,分別是最高峰龔格爾峰(7649米)、龔格爾九別峰(7530米)和慕士塔格阿塔峰(7509米),共同組成了“昆侖三傑”。

由於昆侖三傑和其他極高山的共同努力,高空迎來了最後的水汽,為巨大的現代冰川的出現創造了條件,尤其是慕士塔格阿塔,被稱為“冰山之父”。

萬水之源

這片壯麗而特殊的高原,不僅被稱為“萬山之祖”,更是“萬水之源”。

在這片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空氣稀薄,年降水量不足100mm,年蒸發量可達年降水量的十幾倍。幸運的是,這裏有豐富的高山冰川和融雪水來供應河水。

許多河流是由於冰雪融水而在山脈之間形成的,它們沿著地形從高到低自由流淌。

山結之間形成了盆池谷、格孜谷、葉爾羌谷、塔什庫爾幹谷、沃恩谷、帕米爾谷等密集的高原綠洲谷群。

由於水力較弱,冰川帶來的碎石和沖積土大量填入匯中,沖不出深溝。開闊的山谷看起來像壹個小平原。

“帕米爾”這個詞還有另壹層意思,就是寬闊的山谷草原。

在整個帕米爾地區,公認有八個帕米爾:塔屯巴什帕米爾、蘭庫裏帕米爾、什庫祖卡帕米爾、薩雷茲帕米爾、阿圖爾帕米爾、大帕米爾、小帕米爾、瓦罕帕米爾。

這裏有七八個月的寒冬,有給帕米爾帶來生機和色彩的夏天,而春秋轉瞬即逝。

復雜的地形和惡劣的環境使得帕米爾高原基本不適合人類生存。

只有群山夾著的或寬或窄的山谷,才給人類、植被、動物、放牧牲畜留下了生存的可能。

常年不融化的積雪,寸草不生的光禿禿的山地,讓這片土地在農業發展上受到極大的制約。零散的植被甚至高原草甸的載畜量都非常有限,這使得生活在這裏的塔吉克人仍然保持著過渡的農牧模式。

在帕米爾高原這樣極寒的條件下,只有強大、勇敢、忠誠的民族才能在這裏生存,塔吉克斯坦就是這樣的民族。

因為自然環境太過惡劣,親情和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成為塔吉克人在艱苦高原上賴以生存的紐帶。

無論是誰突然來訪,主人都會在第壹時間給客人端上熱氣騰騰的奶茶,煮熟的羊頭,最好的壹塊肉。

塔吉克人的生活環境使其成為壹個相對獨立的單位,壹個相對單調的產物,以至於即使地處歐亞大陸的交通樞紐,塔吉克人也根本不具備與其他地方互惠交流的規模和吸引力。即使歷經千年,它們依然保持本色,鮮有變化。這也與帕米爾不通公路密切相關。

帕米爾的地形復雜,要想走過去,必須沿著山脊或者山谷走。漫長的冬季積雪封閉了山體,短暫的夏季河流洪水將使其極難通過。

1600多年前,僧人法顯為探尋佛法之路,穿越帕米爾高原,在佛經中記錄了他關於帕米爾高原的驚心動魄的親身經歷:

“天上沒有鳥,天上沒有動物,我壹直看著它。我不知道我想做什麽,但我只是用死人的骨頭作為壹個標誌。”

“蔥嶺冬夏有雪,有毒龍。如果妳失去了期望,妳會吐毒,雨雪,沙石。如果妳遇到這種災難,妳會很安全。”

玄奘和凱爾·波洛在各自的記述中也提到了帕米爾的險路。但自西漢張騫下西洋,絲綢之路的雛形出現,隨著文化交流的深入,這條路越來越重要。

盡管困難重重,帕米爾作為商路的中轉站,卻深深影響了世界各國的文明進程,更為世人所熟知。

險象環生的道路拉近了帕米爾與普通人的距離,但近年來,隨著中巴公路的投入使用,這片神秘而孤寂的高原被慢慢帶回了人們的視野。

這條1224公裏的公路穿越高山帕米爾高原,壹路穿越喜馬拉雅山脈的喀喇昆侖山、興都庫什山和千山山脈,擁有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的路面。

壹路上穿越了21座冰川,克服了泥石流、滑坡、落石、雪崩等各種地質災害,成為世界公路建設史上的奇跡。

帕米爾高原,作為壹個被遺忘的地理區域,成為了壹片難得的“原生態”凈土。

越來越多的旅行者來到這裏,尋找內心的寧靜,在浩瀚的天地中體驗時間的停滯感;感受塔吉克人的熱情和地道的異國風情。

這個浪漫的高原終於開始慢慢進入人們的視野。

  • 上一篇:格萊美贏得了歷史上最多的獎項。
  • 下一篇:10《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作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