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紮賚特旗的地理環境

紮賚特旗的地理環境

祭祀敖包是蒙古族傳統的祭祀活動。農歷七月十三,牧民們成群結隊地去敖包祭祀。他們在敖包上安放佛像,豎起經幡,在敖包前壹起供奉牛、羊肉、奶食。接著,喇嘛們焚香點燈,誦經祈福,群眾則圍著敖包從左到右轉了三圈,希望迎來畜牧業的豐收年。“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物質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那達慕”大會在每年的七八月份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這是人們為慶祝豐收而舉辦的文體娛樂大會。

烏力格爾,蒙古語“講故事”的意思,俗稱“蒙古書”、“蒙古講故事”、“蒙古琴書”。它是融合了蒙古族說唱藝術發展的壹種民間藝術形式,主要流傳於內蒙古自治區及鄰近的黑龍江、吉林、遼寧等蒙古族聚居區。

好來寶是蒙古族的壹種民間藝術,用蒙古語演唱。好來寶在蒙古語中是“聯韻”的意思,即每句話的第壹個音節諧音,所以又叫聯韻。有的把好來寶翻譯成“壹起唱”或者“壹起唱”。

蒙古包是壹種窗簾式的住所,圓形和圓頂,通常覆蓋有壹層或兩層羊毛氈。蒙古包是適應遊牧經濟的壹種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獨特建築。

馬頭琴是壹種兩線弦樂器,具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手柄。這是壹種蒙古樂器。

蒙古袍是蒙古族的傳統服飾。

勒車樂:“勒勒”是壹個牧民趕著牛車對著動物大喊的聲音,因此得名“勒車樂”。勒車樂又叫大輪車,因為它是用牛拉的,所以又叫蒙古牛車。

碗舞壹般是具有古典舞風格的女性獨舞。舞者手持雙杯,頭上頂著瓷碗。伴隨著音樂,根據擊杯的節奏,她們的手臂不斷伸展和彎曲,身體向前或向後移動,意在表現蒙古族婦女端莊嫻靜的個性。

“筷子舞”流行於鄂托克旗和伊克昭盟烏什趙琪。它原本是壹種在婚禮和喜慶節日中,由男藝人在弦樂演奏和聲樂伴奏中表演的獨舞。表演者右手持壹根筷子,用筷子擊打手掌、肩膀、腰部和腿部。同時肩部聳動,手腕靈活轉動,敲擊聲輕脆,節奏分明,情緒熱烈。

黛安舞起源於明末清初科爾沁草原南端的庫倫旗。起初是壹種用於治病的薩滿教舞蹈,意為祈求神靈保護、驅魔消災,後逐漸演變為表達歡樂的民族民間舞蹈。

茶馬是藏傳佛教為弘揚佛教、傳播教義、阻擋邪惡誘惑、堅定佛教信仰而舉辦的慶典藝術活動。

科爾沁博舞:博舞是指妳在博時跳的舞蹈。博教曾長期為蒙古族所信仰,但自藏傳佛教傳入後日漸式微,現僅存少量,主要流傳於科爾沁草原。紮賚特旗盛產蘑菇:白蘑菇、彩繪蘑菇、榆木蘑菇、樺木蘑菇、柞木蘑菇、楊樹蘑菇等。紮賚特旗是黑木耳主產區之壹,正常年份可產野生黑木耳約4萬公斤。

棒子是紮賚特旗的土特產。是堅果樹種,尤其是著名的板栗,是果木兼備的優良樹種。

橡子,種子是橡子,它的樹名叫橡子樹,屬於殼鬥科。落葉喬木,高達30m,生長迅速,耐旱,蟲害少,無需特殊管理,可在荒山、沙丘種植。

哈拉蓋是壹種稀有的野菜,也是壹種很好的中藥材。它也被用作蒙藥。

紮賚特旗的綽爾河流域有哲羅魚,當地蒙古族稱之為“圖蘭紮加斯”。黃山哲羅魚,長,略扁平,圓柱形,頭扁平,口鼻部尖銳,口裂較大,末端位置。背部藍褐色,腹部銀白色。頭部和身體側面有許多暗黑色的小十字狀斑點,密如小米。產卵期,兩性均呈古銅色,腹鰭和尾鰭下部葉片為橙紅色,雄魚尤甚。

大鴇,別名:“地鯰”雄鳥叫“羊鯰”,雌鳥叫“雞鯰”。蒙古名:“陶道格”。“上面有天鵝,下面有磨碎的鯰魚”。

紮賚特旗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濕地是白鷺和其他候鳥的繁殖棲息地。刺繡:用各種顏色的線在布基上繡出各種圖案,如“馮丹朝陽”、“鴛鴦戲水”、“喜鵲登梅”等。舊時農村婦女多繡在煙袋、鞋子、鞋墊上,近年來則多見於門簾、窗簾、枕套、電視機、洗衣機罩上。剪紙:用彩紙剪出花鳥動物、喜字等圖案的手工藝術,農婦更擅長。經常貼在窗戶、玻璃或墻上作為裝飾。春節,端午節,婚禮的時候剪貼。

燈籠:人們在節日掛燈籠是壹種習俗。骨架用竹鐵絲綁好,貼上彩紙,做成各種畫面的彩燈,如西瓜燈、白菜燈、荷花燈、燈籠燈、花鳥蟲魚、歷史故事等。,在蠟燭(燈)的照耀下栩栩如生。掛在門口和市場,以增加節日氣氛。

紙紮:俗稱“紙貨”,骨架用麻桿、竹竿、鐵絲等捆紮。,還有各種紙糊起來做車馬,房子,少男少女,奶牛,搖錢樹,花環。用於葬禮作為紀念儀式。

鼓手:又稱“鼓手隊”,每班六七人。樂器包括嗩吶、關勝、胡琴、鼓、板鑼和鈸。

二人轉,又稱“雙調”、“雙彈”、“跳彈”。在古代,板胡和嗩吶是主要的伴奏樂器。

東北鼓:最流行的東北紮旗鼓,通常由壹人唱,另壹人伴奏。伴奏樂器是三弦。演唱者壹手拿著板(用於鼓掌),壹手拿著鼓錘,配合著唱腔不時擊鼓。

西河鼓:紮賚特旗的西河鼓是由音樂家李、秦勇奇於1964年從黑龍江省雞西市引進的。烤全羊是蒙古客人的壹道名菜。色、香、味、形壹應俱全,風味獨特。

紅燒肉:蒙古語叫“布呼勒”。它的做法是把全羊切成幾塊,放在鍋裏加白水,不加任何調料,煮壹會兒,再放在大盤子裏吃。

火鍋也是蒙古族傳統美食之壹,冬天經常吃。

黃油在蒙古語中稱為“西日陶蘇”。其制作方法是將鮮牛奶放入缸或盆中,發酵後乳脂浮至白油,蒙古語稱之為“烏日莫”。

土古拉湯,中文直譯為“小牛湯”。將拌好的白酒或蕎麥面切成小方片,煮熟,撈出放入煮好的黑裏莫或芝麻、火麻仁汁中。

貓耳朵湯,先把拌好的蕎麥面揉成條狀,然後拉成杏仁大小的塊,把塊放在壹只手的手掌上,用另壹只手的拇指壓成貓耳朵形狀,最後放入高湯中,煮熟後即可食用。

炒飯在蒙古語裏叫“呼列巴達”。將蒸好的散小米放入鍋中,與細沙混合,用武火煎熟,去皮得炒飯。

奶茶是蒙古族最喜歡的飲料之壹,壹年四季都經常喝。

馬奶酒在蒙古語中被稱為“齊格”,是牧民常設辦事處用來招待貴賓的。

  • 上一篇:唐鶴德沈浸在對張國榮的回憶中。世界上還有誰更了解張國榮?
  • 下一篇: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綱要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