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含煤巖系沈積學的研究歷史

含煤巖系沈積學的研究歷史

回顧含煤沈積學的研究歷史,可以看到含煤沈積學的發展經歷了“旋回階段”和“三角洲運移模式階段”(Rahmni et al .,1984;陳鐘輝,1988;裏格爾,1992;張鵬飛等人,1993)。

20世紀初,當烏登(1912)明確指出海進-海退旋回是北美上石炭統含煤系巖性單元有規律重復的原因時,立即引起了地質學家對含煤系旋回沈積的廣泛興趣。Weller(1930)、Wanless和Weller(1932)以及Wanless和Shepard(1936)進壹步強調了這些旋回廣泛的橫向連續性及其在地層對比中的實用價值,並正式提出了“旋回”壹詞,將其歸因於地殼運動。南斯拉夫數學家米蘭科維奇提出地球軌道參數變化周期後,韋勒等人進壹步認識到“含煤旋回”與軌道參數變化有關,地球軌道參數變化引起的冰控海平面變化是含煤旋回的主控因素,從而揭開了含煤巖系研究史上“旋回時代”的序幕。雖然後來很多學者發現,含煤巖系旋回層中的沈積單元組成與Weller(1930)和Wanless和Weller(1932)的原始“理想旋回層”有很多差異,並且發現這些差異主要是由區域構造背景和沈積環境的差異造成的。然而,Weller(1930)的旋回概念幾十年來壹直強烈地影響著含煤巖系沈積學的研究,並在根據標準旋回的巖性組合特征尋找可采煤層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0世紀60年代,Fisk(1960)和他的學生將現代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研究成果應用於阿巴拉契亞賓夕法尼亞紀含煤地層的研究。他們將阿巴拉契亞的石炭紀含煤地層與密西西比三角洲的沈積物進行對比後,認為阿巴拉契亞石炭紀旋回中簡單的海侵和海退過程可以用類似於現代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三角洲葉片的退積和退積過程來解釋。至此,人們認識到河流決口、分流河道的擺動、沙壩的遷移等幕式或周期性的作用也能引起旋回現象(Ferm和Coleman,1963;Ferm,1974),從此開始了“三角洲遷移模式”的歷史階段。Ferm(1974)和Horne等人(1978)將阿巴拉契亞石炭系阿勒格尼組沈積相劃分為沖積平原、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障壁後瀉湖、障壁島等類型,總結了著名的阿勒格尼組三角洲沈積模式,提出上下三角洲平原過渡帶形成的煤層具有以下特征。迄今為止,提出了各種成煤模式,包括海岸障壁瀉湖模式(Young,1955)、河流-三角洲模式(Ferm和Horne,1979)、沖積扇模式(Heward,1978)和砂質辮狀河模式(Haszeldi)。1980)、湖泊模型(艾爾斯和凱澤,1984)、風成沙丘模型(理查森,1985)和碳酸鹽臺地模型(張鵬飛等人,1983;邵龍義等,1998)。這些成煤模式為成煤環境特征、煤層發育和基本控制機制提供了解釋依據。在這壹階段,雖然對旋回層的自旋旋回及其旋回機制存在爭論,但無論是旋回層理論還是後來的沈積模式理論都對煤系沈積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層序地層學誕生於20世紀40年代。斯洛斯在65438-0948年北美地質學會年會“沈積相與地質史研討會”上提出了以區域不整合劃分的北美地臺“地層層序”,標誌著“層序”概念的萌芽。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斯洛斯、克魯姆賓、達普萊斯等人創造性地將北美穩定克拉通上晚前寒武紀至全新世的地層記錄以區域不整合為界劃分為6套地層層序,並將層序定義為“高於群和超群的巖石地層單位”。系統層序地層學理論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末。1988年,C.K. Wilgus主編的《海平面變化綜合分析》專刊和Sangree、Van Wagoner、Mitchum出版的《層序地層學文獻》標誌著層序地層學的誕生。Van Wagoner等人(1988)、Posamentier等人(1988)、Van Wagoner等人(1990)、Mitchum等人(1991)提出了層序地層學的概念體系,將旋回的全球特征與旋回的區域變化相結合。在層序地層學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煤田地質學家註意到河流決口、三角洲遷移等自旋旋回機制只能解釋與Weller(1930)理想旋回不壹致的局部變化,即壹些分布有限的沈積特征,而不能解釋整個盆地甚至全球範圍內存在的大量沈積特征或旋回的成因。顯然,後者只能用盆地動力機制或其他不同的旋回機制來解釋。層序地層學和旋回地層學相結合所反映的層序地層格架、旋回層序和海平面變化規律,可以為含煤巖系的年代地層學、旋回性和盆地演化提供可靠的依據,進壹步推動聚煤理論的發展。因此,也可以說,層序地層學的出現,為煤和含煤巖系的沈積學研究開辟了新的篇章。

  • 上一篇:誰來幫我抄壹個夢的全文,兩個人,壹個時代的命運?
  • 下一篇:誰知道?-德國歷史音樂會上唱的最後壹首歌叫什麽名字?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