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清末將軍張勛生平簡介及死因

清末將軍張勛生平簡介及死因

張勛(1854-1923),原名張合,又名少宣、少宣,江西奉新縣人,謚號。清末任雲南、甘肅、江南知府。辛亥革命後,任江蘇督軍、長江巡撫使。1965438+2007年7月1日,張勛支持溥儀復辟,發動政變,企圖復辟帝制。失敗後,他住在吉尼斯。因為該部武裝全部決定留辮子,所以被稱為“辮帥”,北洋軍閥,中國近代軍事家。

早年喪父的張勛於1884年(清光緒十年)在長沙參軍。他坦誠大膽,隨清軍進入廣西參加中法戰爭。清末,他被調任廣西太守蘇元春任將軍。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隨四川總督宋慶轉移到奉天。1895(光緒二十壹年)投靠袁世凱,任新建陸軍工程營管理帶(營長)、營長(監練部總經理)。後隨袁赴山東鎮壓義和團。1899升連長。1901年,被調往北京,留在城門盡頭擔任守衛,多次擔任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的侍從。1909年(宣彤元年)溥儀即位後,任江南提督,統領南京巡防營。

武昌起義後,奉命鎮守南京,鎮守新軍第九鎮抗擊革命軍。被清政府封為江蘇巡撫兼兩江總督、南洋公使。為了表示對清廷的忠誠,我和我部都紮了辮子,被稱為“辮子帥”,我部的兵馬被稱為“辮子軍”。袁世凱1913任大總統後,其部改名為前武威軍,駐紮兗州,表明其仍忠於清朝,並禁止其士兵剪掉辮子。在第二次革命中,袁世凱下令,他率領部隊到南京鎮壓和乞求袁俊,掠奪和殺害數以千計的人。宣被袁世凱封為定武將軍,任江蘇巡撫,調任徐州,調任長江巡撫,遷居徐州。袁世凱稱帝後,被授予壹等公軍銜,但仍壹心維護清廷。1916袁死後,在徐州建立北洋七省聯盟,不久任安徽巡撫,並擴大為十三省聯盟,密謀策劃清朝復辟。1917年6月,時局不穩,李總統和段總理之間發生了壹場“官廷之爭”,競相拉攏他們來京斡旋。於是他們借機聯合康有為等保皇派,以調和朝廷紛爭為名,帶兵入京,解散國會,趕走李。1年7月,他和康有為建立了溥儀復辟,重新建立了帝國政府,並被溥儀任命為議事大臣、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史稱“張勛復辟”。然而,在6月5438+02日,他被安徽軍閥段打敗,逃到荷蘭駐華大使館。溥儀退位後被通緝,後逃亡天津德租界。1918年3月,北洋政府以“時局艱難,人才難得”為由,對洪憲的罪魁禍首和邊帥復辟的罪犯均予以特赦。出獄後,他壹直住在天津市拆遷辦6號(現河西區浦口路6號)的公寓裏。1923 12年9月,因病在天津去世,享年69歲,溥儀封他為“忠烈武士”。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是,封建勢力不甘心失敗。民國初年,袁世凱“洪憲帝制”失敗後,清廷於6月1917日復辟。由於復辟是封建軍閥張勛所為,史稱“張勛復辟”。

張勛原為清朝江南提督,是駐守南京的江防營總司令。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軍進攻南京,張勛拼死壹戰。戰敗後,領兵退守徐州、兗州,繼續與革命為敵。民國成立後,他和他的團隊頑強地紮著辮子,以示對清廷的忠誠。人們把這個奇怪的軍閥叫做“辮子帥”,把他的隊伍叫做“辮子軍”。1913年,張勛因在鎮壓孫中山發起的“二次革命”中有所貢獻,被袁世凱提拔為長江巡撫使,從此扶持徐州,成為壹個有實力的地方軍閥。1916年,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未能稱帝,李就任大總統,實權掌握在國務院總理段手中。不久,和段就李所謂“參戰”壹事發生了矛盾。段主張對德宣戰,李和國會堅決反對。張勛反對對德宣戰是因為德國支持他復辟,但同時他又看不起李。於是,李、段急忙去籠絡張勛,張勛卻另有打算。他把自己偽裝成黎巴嫩和段之間的調停者,試圖在拼湊力量和積極準備復辟的同時牟取利益。1965438+2007年5月下旬,李與段因解散國民大會爭執不下時,段策劃推翻李,以武力解散國民大會。當李得知的消息後,他首先下令解除段的國務院總理職務。張勛趁機提出“復辟有必要”的主張,於6月7日率領“辮軍”北上。李被迫下令解散議會。張勛於65438年6月4日到達北京。經過緊張的策劃,張勛於6月30日潛入清宮,決定當晚發動復辟。1917月1日淩晨1時,張勛穿上藍色紗袍和黃色馬褂,披上紅色頂花壇,帶領劉、康有為、陳毅、沈、王世貞、紅朝宗和幾個辮子軍帶領50余人,乘車進入。大約3點鐘,被廢黜的皇帝溥儀在養心殿召見了張勛。張率眾,溥儀三拜九叩。張復奏曰:“不忍百姓為壹姓之名而受苦,特上書議和,反害百姓。”* * *不符合我們的國情。只有皇帝復辟,萬民才能得救。溥儀說:“我太年輕,沒有才能和德行,做不了這麽大的工作。”張說:“皇上是聖人,天下皆知。以前聖賢皇帝也是終身修行者。" 12歲的溥儀說:"既然如此,我就勉為其難了!”同壹天,溥儀發布“上諭”,稱“* * *而解體,補救不力”,並宣布將親自出席朝政,收回權力。他宣布九項政策,連續頒布八項“詔令”,大規模封爵,恢復清朝舊制度。參與復辟的重要人物都被賦予了尚書、葛承、侍郎等要職。康有為被任命為畢的副總統,張勛被任命為政務審議大臣,被封為勇敢的新國王。張勛還通電各省,宣布已“召皇帝復辟”,要求各省“遵從正朔,飄揚龍旗”。復辟的消息傳出後,立即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孫中山在上海發表《起義宣言》,段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組建起義軍。防守的“辮子軍”崩潰了,張勛在德軍的保護下逃到了荷蘭大使館。復辟鬧劇只持續了12天,就在萬人唾罵聲中結束了。

張勛是中國近代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因指揮了1917 12天清帝宣彤復辟而聞名於世。張勛出身貧寒,有很多慈善行為。他捐資在北京建立會館,幫助江西學生和北京的窮人。江西首任巡撫邵世平、方誌敏、張、這些舉世聞名的人物,都是當時北大的江西籍學生,他們還用糧款幫助奉新當地的災民、孤兒寡婦。1965438+2007年7月21日,孫中山先生在給廣西巡撫盧榮廷的電報中說:“張勛執意謀反,也是愚忠,叛國之罪,應予懲處,其愛主之心,可以憐憫。文對真修者不敬,雖自以為是敵。”孫中山先生的評論把張勛的政治態度和人格區分開來,分別對待。張勛在朝中身居高位時,經常提拔江西人才,對江西有很多實際政策。

張勛辮子軍在北京天壇紮營1923。9月12日,張在天津病逝。

1923 12年9月,張勛在天津府去世,享年69歲,被廢帝愛新覺羅·溥儀賜“忠”。壹些復辟人物和他們的親戚朋友,他們是敵人,紛紛寫詩和挽聯。幾經周折,靈柩被運回家鄉江西奉新安葬,江西無數民眾自發送走。無數名人、達官貴人也紛紛寫挽聯,成為當年江西最轟動的事件之壹。民主革命的罪人張勛終於死得其所,受到了別人的稱贊。這樣的怪事只會發生在荒謬的民國時代。最引人註目的挽聯是張和歐陽武寫的,這是壹個歷史笑話。當時政治家、文化名人呼籲悼念,悼詞、悼詩、挽歌不計其數。後來在壹個門生的幫助下,他的家人專門編輯了壹本書《奉新張鐘吾公(荀)喪錄》,可謂是給同路人的壹份神靈清單。當然也有很多民國名人,讀起來也挺有意思的。

  • 上一篇:杜蘭特到目前為止得到了23471分,位列NBA歷史前六。前五名是誰?
  • 下一篇:紅色電影推薦(十大紅色經典電影)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