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照相機是誰在什麽時候發明的?哪個國家最先使用它?中國是什麽時候用的?

照相機是誰在什麽時候發明的?哪個國家最先使用它?中國是什麽時候用的?

照相機是壹種用於攝影的光學儀器。被拍攝景物反射的光經相機鏡頭(景物鏡頭)和控制曝光的快門聚焦後,被拍攝景物在相機盒內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潛像,經顯影、定影後形成永久像。這項技術被稱為攝影。

最早的相機結構非常簡單,只包括壹個黑匣子、壹個鏡頭和感光材料。現代相機比較復雜,有鏡頭、光圈、快門、測距、取景、測光、傳片、計數、自拍等系統。它是集光學、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和化學為壹體的復雜產品。

公元前400年以前,墨子在莫箐就有了針孔成像的記載。13世紀,歐洲出現了利用針孔成像原理制作的影像黑匣子,人們走進黑匣子觀看影像或描繪風景;1550,意大利卡爾達諾把雙凸透鏡放在原來的針孔位置,成像的效果比黑匣子更亮更清晰;1558年,意大利人巴巴羅在卡爾達諾的裝置上增加了光圈,大大提高了成像清晰度。1665年,德國僧人張勝設計制作了壹個小型便攜式單鏡頭反光相機盒,由於當時沒有感光材料,只能用於繪畫。

1822年,法國人Niepce在感光材料上做出了世界上第壹張照片,但圖像不清晰,需要八小時曝光。在1826中,他在塗有感光瀝青的錫底板上通過壹個黑匣子拍了壹張照片。

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制作了第壹臺實用的銀照相機,由兩個木箱組成。壹個木箱插進另壹個來對焦,鏡頭蓋作為快門,控制曝光時間最長30分鐘,這樣可以拍出清晰的圖像。

1860年,英國的薩頓設計了最初的單鏡頭反光相機,取景器可旋轉。1862年,法國人德特裏把兩臺相機疊在壹起,壹臺取景,壹臺拍照,構成了雙鏡頭相機的雛形。1880年,英國的貝克制作了雙鏡頭反光照相機。

隨著感光材料的發展,1871年出現了塗有溴化銀感光材料的幹版,1884年出現了以硝化纖維素(賽璐珞)為基質的膠片。

隨著放大技術和微粒薄膜的出現,透鏡的質量得到了相應的提高。1902年,德國的魯道夫利用1855年塞德爾建立的三級像差理論和1881年阿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學玻璃,制成了著名的“天賽”透鏡。由於各種像差的減少,成像質量大大提高。在此基礎上,1913年,德國巴拿赫設計制造了底片打孔35 mm膠片的小型萊卡相機。

但是這個時期的35 mm相機都是用透視取景器,沒有測距儀。1930制成彩色膠片;1931德國Contex相機已經搭載了基於三角測距原理的雙像重合測距儀,提高了對焦精度,並首次采用鋁合金壓鑄機身和金屬簾式快門。

1935年,德國出現了壹款Ek Saquetoux的單鏡頭反光相機,更容易對焦和換鏡頭。為了使相機曝光準確,柯達相機開始在1938安裝硒光電管曝光表。1947年,德國開始生產Contax S型五棱鏡單鏡頭反光相機,使取景器圖像不再上下顛倒,將俯視改為平視對焦取景,攝影更加方便。

1956年,聯邦德國首次制造出具有自動曝光控制的電眼相機;1960之後,相機開始采用電子技術,出現了很多自動曝光形式和電子程序快門;1975之後,相機的操作開始自動化。\

中國最早使用相機的人是清朝的親戚和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寧波、廣州等港口城市的第壹代照相館,有外國人辦的,有中國人自己辦的,也有“中外合資”辦的。

1903年,於遜陵在清朝皇宮裏拍了慈禧的照片,當然也拍了皇帝和慈禧太後其他親屬的照片。雖然有些照片已經過了100年,但仍然在收藏品市場上廣為流傳。當然是“老照片”的翻版。這是清朝的親戚們玩的最早的相機,但老百姓肯定沒見過,也沒聽說過。但是,外國人壹到達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等港口城市,開設照相館、照相館,攝影術就在法國出版《達蓋爾攝影術》的第二年傳入中國——1840年,攝影術以傳教、經商、醫療、軍事侵略等多種方式傳入中國。1844年,兩廣總督兼五口通商大臣應在澳門與法國談判時,將自己的肖像照片贈送給英、美、意、葡四國官員,以示禮遇。

  • 上一篇:老子為什麽要西行?
  • 下一篇:徐家匯旅遊景點上海徐家匯旅遊景點介紹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