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蘇格拉底是誰?

蘇格拉底是誰?

公元前469年,蘇格拉底出生在離雅典不遠的哈洛佩凱。根據第歐根尼的說法?拉提烏斯:生於77屆奧運會第四年,卒於95屆奧運會第壹年,享年70歲。他的父親,大二學生羅尼斯·科斯,是壹名石匠,他的母親費娜·裏特是壹名助產士。

繼承父親的事業在當時是希臘的壹種習俗。因此,蘇格拉底在青少年時期就跟隨父親學習雕塑。據說陳方在衛城上的美麗神像是蘇格拉底的作品。同時,他還閱讀了荷馬史詩和其他壹些著名詩人的作品。

蘇格拉底年輕時,與當時雅典的學者名流交往密切。與此同時,他師從著名哲學家阿那克薩哥拉的弟子阿爾傑拉·尤斯,了解了自然。他自學成才,靠傳授知識謀生。三十多歲時,他轉而討論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倫理問題,成為壹名不拿工資、不設圖書館的社會道德教師。很多富家子弟和窮人家的孩子經常聚集在他的周圍,誌願做他的學生,向他請教,而蘇格拉底經常說:“我只知道我什麽都不知道。”

他喜歡在市場、運動場和街道上與各行各業的人談論各種問題,如戰爭、政治、友誼、藝術,尤其是道德問題。因此,在40歲的時候,他就展現出了傑出的才華,聲名鵲起,成為雅典的著名人物。

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後,蘇格拉底幾乎在長達27年的戰爭中度過了余生。他和當時還是年輕士兵的阿爾基比賈德壹起當過重步兵,參加過三次戰爭。在波提達亞附近的壹場戰鬥中,阿爾基·布阿迪斯身負重傷。蘇格拉底奮力保護他,最終擊退了敵人,拯救了他人的生命。在另壹場戰鬥中,色諾芬身負重傷,動彈不得。也是因為他的搶救,他活了下來。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戰敗,民主被斯巴達支持的“三十僭主”統治所取代。“三十暴君”的首領是蘇格拉底的學生克裏提阿斯。有壹次,克萊裏季斯打電話給蘇格拉底,讓他帶領四個人去逮捕壹個叫利昂的富人,想殺了他,奪取他的財產。其他四人欣然從命,蘇格拉底卻不肯合作,拂袖而去。他不僅敢於反抗克萊裏季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開譴責他的暴行。克萊裏季斯打電話給他,禁止他再與青年接觸,但他不屈不撓,不理他。

公元前403年,“三十僭主”被推翻,克萊裏季斯去世,民主派重新掌權。

當時不知名的悲劇作家列托斯和另外兩人指責蘇格拉底“不尊重國家所崇拜的神,宣傳其他新神來腐化青年”。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被送上法庭。

蘇格拉底在法庭上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根據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判決被告之前,被告有權提出與原告要求不同的刑罰,以便法庭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但蘇格拉底理直氣壯地宣稱自己是無辜的,認為自己的言行不是犯罪,而是對社會有益。他認為讓他在衛城穹頂大廳終身享受國家提供的免費餐食才合理。在被他的朋友說服後,他才提議罰他30米納。結果,他被判死刑。

根據雅典的宗教習俗,每年5月,雅典都會派出滿載祭品的聖船“帕拉洛斯”前往泰洛的阿波羅神廟朝聖,往返時間為30天。在這壹特定時期,不允許處決囚犯。蘇格拉底的判決恰逢聖船出航,所以沒有立即執行。

在他被監禁期間,他的朋友克裏托等人曾賄賂獄卒,制定了越獄計劃,並敦促他逃跑。但是他堅持要遵守國家的法律。在即將被執行死刑的那個晚上,他把妻子和親戚送出牢房,和克莉托等人——侃侃——談論靈魂不滅,然後平靜地從獄卒手中接過毒藥,壹口吞下。於是蘇格拉底在70歲的時候去世了。

據說蘇格拉底很醜:他的臉很平,嘴唇很厚,有壹個大獅子鼻子,他有壹個大肚子,穿著破舊的外套,光著腳走來走去。和人說話時,頭低著,像壹頭強壯的公牛;但他明亮的眼睛依然能穿透壹切,讓人感受到壹種超人的聰明和內在的精神美。

還有人說,蘇格拉底不僅是壹個最能控制情欲和情欲的人,而且是壹個能經受寒暑和各種艱苦勞動,非常習慣於節儉生活的人。雖然他的財富微薄,但他可以應付。

蘇格拉底的哲學不是研究自然,而是研究人,研究人的道德倫理,讓人們信仰宗教和神學。因為他認為自然界的壹切都是上帝按照壹定的目的安排好的,沒有人需要去了解和研究。研究自然是對上帝的幹涉和不尊重。而研究者主要討論什麽樣的道德倫理才符合貴族奴隸主的利益,完全排斥手工業者和農民,認為他們卑微、不講理、不懂美。他對美和藝術的看法很多,都是基於這種反民主的思想,但也透露出壹些值得關註的觀點。

在他之前的哲學家從自然科學的觀點研究美,而他從社會科學的觀點研究美。他的哲學宣揚神學,認為人類的所有部分都是按照上帝的意誌創造的,或者說上帝創造它們是為了有用的目的。斷言壹切美的東西都是有用的,我們把美的標準定義為有用,有用為美,有害為醜,認為人們越認識到什麽是美,就越有道德,從而把美與善緊密地聯系在壹起。但是,有用並不是絕對的。對這個有用的可能對那個有害。所以他認為美是有相對屬性的。他說:“從防禦的角度來看,盾是美麗的,而從射擊的敏捷和力量來看,矛是美麗的。”同樣的東西,壹件事美,另壹件事醜。美是有用的、相對的,這是他美學思想的核心。

對於藝術的本質,他承認早年流傳的“藝術模仿自然”的說法,肯定藝術活動的本質是模仿和復制。但他認為藝術復制的對象是精神和肉體都美的人。但肉體要服從精神,不僅要模仿外貌,也要模仿心靈。他反對“模仿”為“抄襲”,主張畫家的肖像和雕塑家的塑像,不能僅僅滿足於外表的細節,而要表現“活人的形象”、“表現生活”,在活人的形象中表現心理活動和精神狀態,表現生活感。他強調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這樣才能達到生動傳神的形象。人們認為,要創造這樣的形象,我們應該有所選擇和提煉,以形成壹個美麗的整體。他說:“在塑造壹個美好的形象時,因為不容易找到壹個各方面都完美的人,所以妳從眾多的人中選擇,集中每個人最美的部分,從而塑造出壹個整體美好的形象。”崇尚藝術高於現實,畫出來的人,雕出來的雕像,比原來的真人更美。他關於塑造藝術形象的論述最早見於古希臘。

然而,當他談到創作靈感時,卻充滿了神秘感。他視靈感為天賦,鄙視理性。他認為“詩人不是靠理性,而是靠壹種天才和靈感;他們像那些占蔔師或占蔔者壹樣說了壹大堆好話,卻不知道是什麽意思。”他的文藝思想繼承了柏拉圖並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蘇格拉底是個吟遊詩人。他四處遊蕩,拜訪“智者”,平和地交談,為壹切眾生彈奏智慧之歌。蘇格拉底是壹位先知,他祝福並激勵了世界,善意地指出了人們對生活的誤解和無知;蘇格拉底是壹位先知。他代表上帝、智慧和生命的純粹本質。他把神諭帶到世界上,並傳播到地球上。

在蘇格拉底受審的判決書中,他寫道:“蘇格拉底是壹個作惡者,是壹個奇怪的人。他窺探天上地下的事物;說壞的就是好的,拿來教別人。”看,窺探天上地下的東西!多麽令人欽佩和著迷的蘇格拉底啊!這是審判書,清楚地記錄了蘇格拉底的榮耀。

當他70歲的時候,有壹天,他把他的妻子和家人送走,去和壹些朋友侃侃談話。獄卒端進來壹杯毒藥,他不再說話,拿起杯子壹飲而盡。說完,他躺了下來,笑著對前來告別的朋友說,他吃了鄰居家的雞,還沒付錢給他,請妳幫他還。說完,他平靜地閉上眼睛,進入了夢鄉。他安詳地離開了,留給歷史的是沈重的嘆息,留給崇拜者的是無限的悲傷,留給人類罪惡的烙印。

歷史是壹個不斷犯錯的小人,只有當他總是錯的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錯誤。蘇格拉底臨死前宣布:“我會向妳們預言殺害我的兇手;在我死後,有壹個比妳強加給我的更重的懲罰在等待著妳。.....如果妳認為妳可以通過殺人來阻止別人譴責妳的罪惡生活,那妳就錯了;這是壹次不可能且不光彩的逃脫。"

蘇格拉底的預言成真,從此哲學和智慧再也沒有超越蘇格拉底時代塑造的高度;孔子、老子、蘇格拉底成為智慧巔峰的永久象征。雖然歷史上壹次又壹次出現了人類的思想鬥士,試圖拯救人類的靈魂,但每壹次都是徒勞的,他們只能為祖先的智慧做壹些註腳,這足以寫壹本書來表彰他們的成就。沒有人能像蘇格拉底那樣,只用最自然的對話,平和、安詳、從容地向人們傳達智慧的真諦。人活在愚昧無知中,被情欲和暴力蒙蔽了雙眼,陷入無盡的輪回,直到現在。

蘇格拉底是歷史上唯壹壹個把純粹探索智慧作為人生唯壹目的的人。

三十多歲的時候,他開始在不付錢也不建立博物館的情況下,把自己的理論告訴人們,從此壹直以教授知識為生。他在市場、運動場、街道和其他公共場所與各行各業的人談論各種問題,如戰爭、政治、友誼、藝術、倫理等等。富人和窮人家的孩子都聚集在他周圍,向他學習,並對他進行清教徒式的教育。他只會說,從來不寫書。如果他能看到自己的弟子柏拉圖因為把文字編成了壹本書而成為創造哲學的偉人,他可能會微微壹笑。

他有壹個隨時隨地站下來,無緣無故陷入沈思的習慣。壹天早上,蘇格拉底在思考壹件他無法解決的事情;他不想讓它過去,所以他從清晨就壹直想著中午——他站在那裏壹動不動地想著;中午,人們註意到他來了。人們來來往往,據說蘇格拉底從黎明就站在這裏思考事情。最後,晚飯後,天黑了,幾個愛奧尼亞人出於好奇,搬來被褥,露天而睡,為的是觀察蘇格拉底,看他會不會站壹夜。他站在這裏,直到第二天早上;黎明時,他向太陽祈禱,然後走開了。

在他心裏,除了智慧,什麽都不重要。

他不是弱者,他有毅力。無論多冷,他都穿著普通的薄外套,經常不穿鞋,不講究吃。當他還是壹名重步兵的時候,他比其他任何士兵都更能忍受饑餓和寒冷,不止壹次地營救其他士兵。

他很少喝酒,但壹喝酒,就比誰都能喝;沒人見過他喝醉。在愛情中,即使在最強烈的誘惑下,他也始終是“柏拉圖式的”。他是壹個完美的俄耳甫斯聖人;在天上的靈魂與地上的肉體的對立中,他實現了靈魂對肉體的完全控制。

當我們現在談到蘇格拉底時,我們說:“第壹,蘇格拉底願意為捍衛言論和思想自由而死,使他成為歷史上第壹個為言論和思想自由而死的智者,他是人格神;第二,蘇格拉底的哲學智慧和論證方法是西方哲學的第壹個高峰和最早的源頭。他是哲學智慧之神。"

事實上是這樣嗎?

蘇格拉底只是冷靜地傳播智慧和神諭。他是自由的,因為他從來不認為所謂的制度需要他的關註。在他看來,這只是壹個無知的孩子犯下的幼稚錯誤。也沒有刻意為言論和思想的自由辯護,因為它們本來就是自由的,不自由的只是人心。他在審判席上說:他為他的法官辯護,而不是為他自己。他是上帝派到這個國家的牛虻,要找到另壹個像他壹樣的人並不容易。當他被判死刑時,他還在試圖喚醒人們的心靈:“如果妳認為妳可以通過殺人來阻止別人譴責妳的邪惡生活,那妳就錯了;這是壹種不可能的、不光彩的逃避方式。最簡單最高尚的方法不是阻止別人說話,而是糾正自己。"

當我們宣布蘇格拉底為烈士時,蘇格拉底只是憐憫地看著這個世界,發出壹聲心中遺憾的嘆息。

蘇格拉底離開智慧了嗎?不,他的智慧已經隨著他喝下的毒藥消失了。時至今日,我們對他印象最深的是他對辯證法的嫻熟運用,但辯證法只是他試圖向人們解釋智慧的壹種方式,遠非他所要解釋的智慧本身。他死後,他的弟子柏拉圖回憶並記錄了他的壹些言論。然而,這段回憶又能在多大程度上體現蘇格拉底的智慧呢?毫無疑問,精華和本質的部分再也回憶不起來了。

所以,今天,當我們試圖尋找蘇格拉底的具體智慧時,卻發現我們無從查起。我們可以去尋找他特立獨行的個性,他的從容不迫,他的浪漫漂泊,他的慈悲博大的胸懷,卻找不到他壹生宣揚的智慧。

他的智慧不是西方哲學的第壹個高峰和最早的源頭,而是西方哲學的最後壹個高峰和終點――如果哲學不是憐憫的代名詞的話。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壹個孤獨的身影,只穿著單衣,沒有穿鞋;他會隨時隨地的退下來,會無緣無故的陷入沈思;他在市場、運動場或街道上向周圍的人談論各種問題。

他就是被人們拋棄和推崇的先知: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的研究重點是人類倫理,他對自然哲學不感興趣。正因為他把哲學的重心從自然轉移到了人類問題上,所以人們稱他為第壹個把哲學從天上請回人間的哲學家。

他把哲學定義為“愛智慧”,其中很重要的壹點就是他知道自己的無知。他說他聽到神諭說他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他覺得自己不聰明,就到處找懂行的人談話,確認神諭。結果他發現這些所謂有知識的人沒有知識,也不聰明,然後他發現自己的聰明在於認識到自己的無知。他以自己的無知為榮,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承認自己的無知。

蘇格拉底的另壹個重要思想是美德即知識。他認為人應該關心自己的靈魂。只有靈魂和理性才能教會人明辨是非,知道善惡,成為有道德的人。他把道德和知識合二為壹,認為道德行為必須以知識為基礎,以理性為標準來判斷道德行為。他還認為,最高的知識是對永恒的、普遍的、絕對不變的“善”的概念的理解。善包括健康、力量、財富、地位、榮譽、節制、正義、勇氣、敏感、記憶、勇敢和其他美德。雖然這些美德和知識是人與生俱來的,但只有通過啟發和引導,人們才能認識到這些與生俱來的美德和知識。

在討論知識和倫理時,蘇格拉底習慣用問答的方法。雙方壹問壹答,通過揭露對方回答中不壹致的地方來詰問對方,使對方陷入矛盾,迫使他承認自己的無知。同時逐漸引導對方修正自己的觀點,接受自己的觀點,從而得出真相。這種方法被稱為“助產術”。它實際上是壹種歸納,通過歸納尋求壹個概念的定義或形成壹個普遍的概念,即通過揭露思維的矛盾或對立意見的沖突來發現真理。歸納法的產生和應用對哲學思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公元前399年6月的壹個晚上,雅典監獄裏壹個七十歲的老人即將被處死。我看見他衣衫襤褸,光著腳,但他的臉卻非常冷靜。送走妻子和家人後,他和壹些朋友侃侃聊了聊,後者似乎忘記了即將到來的處決。直到獄卒端進來壹杯毒汁,他才不再說話,端起杯子,壹飲而盡。說完,他躺了下來,笑著對前來告別的朋友說,他吃了鄰居家的雞,還沒付錢給他,請妳還給他。說完,老人安詳地閉上眼睛,進入了夢鄉。這位老人就是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公元前470-399年)不僅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也是壹位個性鮮明的歷史名人,從古至今壹直為人們所稱道和贊美。他的父親是石匠和雕塑家,母親是助產士。

少年時,蘇格拉底跟隨父親學習手工藝,熟悉荷馬史詩和其他著名詩人,自學成才。他以傳授知識為生,三十多歲就成了不拿工資、不辦圖書館的社會公德教師。很多富家子弟和窮人家的孩子經常聚集在他身邊,向他學習,向他清教徒。蘇格拉底常說:“我只知道我壹無所知。”

他壹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戶外度過。他喜歡在市場、運動場、街頭等公共場所與各領域的人交談,比如戰爭、政治、友誼、藝術、倫理等等。他三次參戰,當過重步兵,不止壹次在戰鬥中幫助受傷的士兵。40歲左右,他成為雅典家喻戶曉的人物。

蘇格拉底壹生過著艱苦的生活。無論多冷,他都穿著普通的薄外套,經常不穿鞋,不講究吃。但他似乎沒有註意到這壹點,只是埋頭學習。

蘇格拉底的理論是神秘的。他認為,天地萬物的存在、發展和毀滅,都是上帝安排的,上帝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對對自然的研究,認為這是褻瀆神明。他提倡人們懂得做人的道理,過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學主要研究和討論倫理道德問題。

蘇格拉底經常和別人爭論。在辯論中,他通過提問和回答的方式使對方改正並放棄原來錯誤的想法,並幫助人們產生新的想法。他把普遍的東西從個體中抽象出來,走了四步:諷刺、助產、歸納、定義。“挖苦”就是通過不斷的追問,讓對方自相矛盾,承認對這個問題的無知;“助產術”就是幫助對方拋棄謬誤,找到正確的、普遍的東西,也就是幫助真相大白;“歸納”就是從個別事物中找出* * *來,通過對個別事物的分析比較,尋找壹般規律;“定義”是指將壹個單壹的概念歸入壹般的概念。

蘇格拉底從來不給學生現成的答案,而是用反問和反駁的方式,讓學生不自覺地接受他的思想的影響。請看壹個他和學生壹起回答問題的有趣例子。

學生:蘇格拉底,什麽是好?

蘇格拉底:偷盜,欺騙,把人當奴隸賣,是善行還是惡行?

學生:很邪惡。

蘇格拉底:欺騙敵人是邪惡的嗎?把俘虜的敵人當奴隸賣是邪惡的嗎?

學生:這是好事。但我說的是朋友,不是敵人。蘇格拉底:如妳所說,偷竊對朋友是邪惡的。但是,如果壹個朋友想自殺,妳偷了他準備用來自殺的工具。這是邪惡的嗎?學生:這是好事。

蘇格拉底:妳說欺騙朋友是邪惡的,但是在戰爭中,軍隊的統帥告訴士兵,援軍要來了,以鼓舞士氣。但事實上,沒有援軍。這種欺騙是邪惡的嗎?

學生:這是好事。

這種教學方法有其優點。它能啟發人的思想,使人積極分析和思考問題。他用辯證的方法證明真理是具體的、相對的,在壹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自己的否定。這種認識論在歐洲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蘇格拉底主張專家治國論。他認為各行各業乃至國家政權都應該由受過訓練、有知識的人來管理,反對抽簽選舉法實行的民主。他說:管理者不是那些手握重權,以強淩弱的人,不是人民選舉出來的人,而是懂得管理的人。例如,船應該由熟悉航海的人駕駛;紡羊毛的時候,女人要管男人,因為男人擅長,男人不懂。他還說,最好的人是那些能勝任自己工作的人。善農是好農;精通醫術的是好醫生;精通政治的人是優秀的政治家。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戰敗。"三十個暴君的統治取代了民主。"三十暴君的首領克裏提阿斯是蘇格拉底的學生。據說有壹次克萊裏季斯把蘇格拉底叫來,命令他帶領四個人去逮捕壹個富人,奪取他的財產。蘇格拉底拒絕服從,離開了。他不僅敢於反抗克萊裏季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開譴責他的暴行。克萊裏季斯憤怒地把他叫走,禁止他再靠近這個年輕人,並警告他說:“小心,不要讓我們不得不在羊群中減少另壹只羊。”蘇格拉底幹脆不理他,壹意孤行。

後來“三十暴君”的統治被推翻,民主派重新掌權。他被指控與克萊裏季斯關系密切,反對民主政治,用異端毒害年輕人。蘇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獄。根據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反叛被告之前,被告有權提出與原告要求不同的刑罰,以便法庭在兩者之間進行選擇。蘇格拉底借此機會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他自稱清白,認為自己的言行不僅清白,而且有利於社會進步。結果他被出賣致死。他在獄中被關押期間,朋友們想盡辦法勸他越獄,並賄賂獄卒制定越獄計劃,但他寧死也不違背自己的信仰。就這樣,這位70歲的老人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蘇格拉底生前死後都有壹大批狂熱的崇拜者和激烈的反對者。他壹生沒有留下什麽作品,但影響是巨大的。哲學家們常常把他視為古希臘哲學發展史上的分水嶺,把他以前的哲學稱為前蘇格拉底哲學。作為壹個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後來的西方哲學有很大的影響。

蘇格拉底出生於雅典的壹個中產階級家庭。他從父親那裏繼承了壹個雕塑工作室。他的母親是壹名助產士。蘇格拉底又醜又矮,步履蹣跚,並且有著特殊的個性。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他是壹名勇敢頑強的戰士。他平時活得像個智者,以教育年輕人為己任。他的對話式教學法也有智者的風範,但他與智者有著本質的不同:從不收學費,更反對詭辯和似是而非的說辭。他自稱是沒有智慧的人,不是有智慧的人。“愛智慧的人”和“有智慧的人”雖然只有壹字之差,但意義卻是根本不同的。前者指的是追求真理確定性的哲學家,後者指的是靠炫耀知識賺錢的智者。對蘇格拉底來說,哲學不是純粹思辨的私事,而是他對城邦的義務。從這個意義上說,他自稱是壹個批判時代弊端的神聖牛虻。

蘇格拉底與“助產術”

幾乎與孔子同時,古希臘產生了壹代聖人蘇格拉底。他壹生熱愛智慧,追求認識自我。雖然他沒有聚眾講學,但是因為他學識淵博,不是壹個人學的,所以身邊有很多誌同道合的可以稱之為弟子的人。

柏拉圖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交談中,蘇格拉底以其過人的聰明才智和無與倫比的學識,創造了壹種自稱為“助產術”的交談方法,至今仍為西方教育界所推崇。

蘇格拉底認為他沒有向學生傳授知識,他所做的只是喚醒學生心中真正的知識並挖掘出來。

就像助產士壹樣,他做的就是幫助孩子(知識),孩子(知識)是大家自己的。因此,他把自己的教學方法稱為“助產術”,並把自己比作知識的助產士。

也許是巧合,蘇格拉底的母親是壹名助產士。蘇格拉底繼承了母親的事業,母子倆壹起享受助產工作。

接下來,我們來欣賞壹下培養柏拉圖“助產術”的魅力。季諾芬的《紀念錄》中有壹段蘇格拉底與奧西的對話。

兩人討論“正義”與“不公平”的話題,片段翻譯如下:哦,我這輩子做的事沒有壹件是“不公平”的。蘇:那麽,妳能舉例說明什麽是“積極的”,什麽是“不正確的”嗎?奧:是的。蘇:虛偽是“對”還是“錯”?奧:不對。蘇:那偷竊呢?奧:不對。蘇:誘敵深入,竊取敵人財物,是“對”還是“錯”?奧:是的。蘇:妳剛剛說偷竊是不對的。現在有什麽意義呢?歐洲:我們以前是朋友,現在是敵人。蘇:孩子生病了,拒絕吃藥。父親騙他說“藥味甘”。孩子吃了,救了他壹命。這是“對”還是“錯”?奧:是的。蘇:妳的朋友因為精神失常,試圖拿刀自殺。妳偷了他的刀。這是“對”還是“錯”?奧:是的。蘇:妳說妳們只能做敵人,不能做朋友。妳們現在還怎麽做朋友?o:蘇格拉底,我無法回答妳…

蘇格拉底往往從對方熟悉的具體事物和現象入手,通過提問來揭示對方的矛盾,如此層層推進,直到最後得出雙方都認可的結論。

且不說蘇格拉底的認識論正確與否,他所創立的“助產術”在教導人們尋求知識和真理方面確實是獨創的,是西方第壹代“啟發式對話”,幾千年來無與倫比。

為了提高雅典人的道德水平,培養治國人才,蘇格拉底潛心研究哲學,積極從事教育事業。

蘇格拉底對教育的意義、目的、內容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他認為教育對壹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在他看來,無論才華橫溢的人是聰明還是愚鈍,如果他們決心要取得令人稱道的成就,就必須努力學習,努力實踐。

蘇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培養治國人才。佩裏克萊斯死後,沒有好領導人的雅典變得極度民主和無政府狀態,甚至國家領導人也是通過抽簽或抽簽的方式選出的。蘇格拉底對此非常難過。他認為治國的人才必須受到良好的教育,主張通過教育來培養治國的人才。他壹生致力於培養治國人才。

在教學方法上,蘇格拉底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被自己稱為“蘇格拉底法”和“助產術”。他的母親是助產士,這是對他教學方法的隱喻。他媽媽的助產術是接生,他的助產術的教學原則是為觀念接生,是引導人產生正確的觀念。

“蘇格拉底法”自始至終都是以師生問答的形式進行的,所以也叫“問答法”。蘇格拉底在教學生習得某壹概念時,並不直接告訴他們,而是先向學生提問,讓他們回答。如果學生答錯了,他不直接糾正,而是問其他問題引導他們思考,從而壹步步得出正確的結論。

蘇格拉底倡導的問答式教學法對後世影響很大,直到今天仍然是壹種重要的教學方法。盧梭、布魯納等人所提倡的“發現法”,顯然也是受蘇格拉底方法的啟發。

蘇格拉底總是批評雅典統治階級的腐敗,甚至批評壹些高層領導,因此被他們所憎恨。70歲時,他被雅典統治者以“不敬神”和“腐蝕青年”的罪名判處死刑。他的學生和朋友多次勸他逃離雅典,並為他安排了萬無壹失的逃亡計劃。但他堅決拒絕了。他認為,雖然對他的指控純屬誣陷,但作為雅典的公民,他應該遵守雅典的法律。行刑那天,來探望他的學生和親戚都很難過,但他卻鎮定自若,像往常壹樣談笑風生,最後從劊子手手中接過毒酒,壹飲而盡,平靜地死去。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和教育家,但他沒有留下任何屬於自己的著作。我們只能從他的學生如柏拉圖和色諾芬的作品中了解他的言行和思想。這點頗像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教育家孔子。孔子壹生也是“言不盡意”,沒有留下著作。如果孔子的弟子和他的弟子不把他壹生的言行整理匯編成《論語》,我們就不會知道孔子今天的活動和思想。

  • 上一篇:作為壹個江蘇人,我最佩服的是黑龍江人。
  • 下一篇:福建長樂名人典故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