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魏忠賢的歷史評價

魏忠賢的歷史評價

魏忠賢(1568-1627 11二月),明朝肅寧(今河北)人,入宮後改名李晉中,後被皇帝賜名魏忠賢,明末大宦官。魏忠賢萬歷以太監身份入宮,熙宗即位,升任太監兼李思兵筆府尹,1623掌管東廠。他排斥異己,結成廣泛的小集團,人稱“五虎”、“十狗”、“十子”、“四十孫”。隨著世風日下,壹些死抱著他的權力不放的人叫他“九千歲”,各地諸侯爭相為他建祠。1627年,四宗即位,下令將其緝拿歸案。當他得知後,他上吊自殺了。

魏忠賢的劣勢因他與控制輿論的平民集團的矛盾而被無限放大。其實魏忠賢在事關國家和民族存亡的問題上還是很有原則的。

(1)皇太極攻占錦州的時候,袁崇煥和軍統壹起下令不許出征,留下趙率教在錦州苦苦掙紮。錦州危難之際,滿貴違抗袁崇煥的抗命命令,主動出擊,冒著生命危險拯救錦州。寧晉大捷後,魏忠賢對他進行了功勛獎勵,提拔了血戰有功的滿歸、趙率教等軍官,罷免了畏敵不救錦州的袁崇煥。鑒於民意,魏忠賢在寧晉之戰中並沒有因為熱衷於媾和的袁崇煥在寧遠城給他立祠而放下怕死避戰,也沒有因為毛寫了壹封保護與他為敵的黨的信而懲罰毛帥,這也是為什麽後天啟王朝之外的局勢壹直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原因。

(2)天啟王朝最大的戰爭失利是袁應臺失守遼陽。之所以用袁應臺,是因為前監熊延碧被民間團體彈劾。當時魏忠賢沒有掌權,不應該承擔責任。遼陽失陷後,魏忠賢查處了多名當初彈劾熊延弼的文官。當然是打擊了公務員群體的私心,但是這些公務員誤國確實是很大的劣勢。然後魏忠賢馬上起用熊延弼為兵部尚書。之後王化貞倒向廣寧,同樣在關外的熊延弼也受到牽連,被傳至前九邊。熊燕碧是因為王化貞的拖累而死在這裏的。雖然他代表魏忠賢上臺,但是沒有理由不死,也沒有辦法。

(3)魏忠賢歷任兵部尚書,如趙南星、孫承宗,左侍郎袁可立,都是直臣、能臣,骨子裏都是與自己為敵的,但魏忠賢在邊境事務上容忍了這些清官;只是在天啟之前,為了奪取階級的根本利益,奪取政權,才臨時起用自己的私人崔成秀,匆匆讓自己的心腹劉頂替了曾多次阻撓自己,要到南京就任兵部參贊的(天啟六年十壹月),這至少說明魏忠賢也有愛國之心,因其偉大而不可取。所以說崇禎皇帝在亡國前想到了被自己賜死的魏忠賢,似乎是有道理的。魏忠賢主政期間,國內形勢良好,遼東局勢穩定。想想為什麽魏忠賢當政的時候,關寧的防線形成了,基本沒人造反。孫承宗修建關寧防線並不缺錢,但林東執政後,關寧軍防線非常緊張,國家屢次造反。

(4)從經濟角度看,林東黨反對向士紳、商人、手工業者和礦工納稅,代表大地主、城市資產階級和礦工的利益。但這實際上使帝國財政匱乏。魏忠賢執政數年,堅定地延續萬歷的礦監政策,盡力向中上層征稅,使帝國不至於被財政拖垮。崇禎上臺後重用林東壹方,取消了這壹政策並征收三餉,但從側面肯定了這壹政策的可行性。

(5)沒有證據證明魏忠賢執政時有侵害人民、隨意殺人的行為。與劉瑾、嚴嵩相比,他還不夠貪婪,盡管他還不夠強大。此外,他執政才三年多。說這是壹場災難是雪上加霜!

(6)魏忠賢還捐錢給國家,用自己的私有財產資助遼東戰爭武器、馬匹等物品。遼東巡撫袁崇煥說:“廠部大臣魏忠賢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天下皆知。他已經在石頭上刻字了,所以沒有多余的余地。他壹掌管邊疆事務,就立誓恢復,梟滅叛軍,並任命劉、、紀勇等。,而盔甲、武器、馬匹、懸掛的窗簾等。對付關內外的敵人都是用家裏的資源購買的,他們白天來幫忙運軍需。大臣壹心巡警,營官不敢貪私,不敢饋隱弦,化虛為實,化賈為實;容易膽小勇敢,才有今天。古納臣誰最厲害?同侯的世界也適合!”

——《明太祖Xi七年都察院誌》卷十二

(7)浙江、浙江受災時,魏忠賢主張免除為皇族運送貨物的加盟商所繳納的孝道費。征用的貨物入庫時,必須支付小費才能通過驗收,這是明代掌管倉庫的宦官創造的壹個壞榜樣。廢除這個惡例,魏公公又算了壹個好計策。

阿字庫就是保管染料、布匹、中草藥的部門。裏面存放的物資都是江南“歲月”提供的。如有需要,朝廷(二十四衙門)可以準確采集。

這個地方看起來很普通,但實際上是金字塔下層非常好的階梯。因為只要事情有人管,就會有貪汙勒索的機會,皇帝也不可能在這個地方安置千裏眼實時監控。有了腐敗的可能,就有了和上層交朋友的資本,魯從此過上了。

皇家內庫有貓膩幾乎是公開的秘密。大太監受益了,他也不會說什麽。皇帝高高在上,想盡了很多辦法來禁止內庫的腐敗,卻無法想象宦官對於腐敗能有多聰明。《明史》說:“掌管內府圖書館者,貪得無厭。”也就是說,保管員的優勢不僅在於可以直接從庫房中獲取,還在於可以額外獲取。宮內物品壹般由指定的專業商家提供,稱為“戶銷”。各家各戶把供品送到倉庫,掌管倉庫的太監可以對妳進行質量檢查,不合格就不合格。妳得重新準備壹遍,這會害死妳的。這點小權力,那妳就可以換錢了——交錢,讓妳順利入庫。

這個甲子庫是個索賄的好地方,在明朝很有名。史書上說:“在阿字、供用倉,全國各地的官員都出錢出糧,被各倉的官員和使臣指責以鋪路的名義索要各種茶葉、水果、門單,導致戶戶崩潰。”這裏說的所謂“鋪墊”,就是敲詐的方法之壹。

明朝設立內倉是壹大發明,保管員是太監。而這些倉庫老鼠,同時也發明了各種獲取金錢的方法。最主要的兩種是“鋪路”和“增加消費”。

鋪路,始於嘉靖年間,是指要求內倉在接收商家移交的物資時,要帶相應的包裝、墊料等物。這只是名義,實質是伸手向商人要外快。這個數字不是小數,商人往往買不起。太監把他們關起來嚴刑拷打,或者把他們捆起來暴曬在烈日下,直到他們答應行賄。有的商人實在承受不起,被迫破產,全部上吊投河自盡。

增加消費,這個方法是從地方官那裏學來的,就是在收東西的時候,要求有比原來多的壹部分,作為損耗的替代品。多收百分之幾也不奇怪,但是明朝倉庫的消費增幅驚人。白糧壹石公然加到1.80石才被接受,所有物資被迫受賄420銀才得以入庫。鄭德王朝執政時,壹百石需增加白銀消費60-90兩。萬歷年間,消費增幅高達十倍,沒有破產的人少之又少。

另外還有“茶果餵”之類的,我們現代人也很熟悉的,就是茶錢和紅包。如果妳不想給,就把妳的東西撕碎,碾碎,或者幹脆沒收,這樣妳就完不成任務,也拿不回“批回來”(收據)。自然,州縣官員會處罰妳。當時倉門內外,常有富人哭死,官員們以酒互賀。

魏忠賢廢除這壹法律,說明他出身農民,還是了解民間疾苦的。

(8)魏忠賢養馬為前。遼東戰事吃緊,急需馬匹,但這個問題壹直難以解決。魏忠賢為國分憂,想了壹個好辦法。按照明朝的老慣例,有特殊貢獻的大臣可以被授予宮中騎馬的特權。但作為壹個條件,騎手要在節假日向皇帝獻上壹匹好馬。魏忠賢壹下子給了幾百個太監在宮裏騎馬的特權,然後他就不停地下命令讓他們獻馬,把這些太監逼得罵娘。

  • 上一篇:微信頭像是三十多歲的女性。什麽樣的微信頭像適合三十多歲的女性?
  • 下一篇:陳毅鋒:《天元五首》的大致意思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