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

中國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

(壹)高頻、高強度、寬範圍。

根據20世紀90年代中國地震年表,中國有記錄的地震有8137次,其中

破壞性地震1004次,8級以上地震22次,約占全球歷史記錄地震的35%。20世紀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650次,其中7 ~ 7.9級。

8級以上地震100余次,平均每年1次,8級以上地震9次。震級最大的地震是8級。西藏察隅6級地震(1950 8月15)。

據統計,我國七級以上地震高烈度區的面積為3。12 ×106km2,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70%位於這壹地區,特別是壹些重要城市如北京、天津、Xi、太原、呼和浩特、昆明、烏魯木齊、銀川、拉薩、汕頭等。

(2)西強東弱,東強北弱。

總的來說,中國大陸發生的地震有明顯的西強東弱、西多東少的分布規律。主要表現為:

(1)20世紀100年期間,共發生9次8級以上大地震,除2次發生在臺灣省附近海域外,其余7次均發生在新疆、西藏、寧夏、甘肅等西部省份。

(2)1949至2000年,7級以上地震52次,20次發生在臺灣省東部海域,25次發生在新疆、西藏、內蒙古、甘肅、青海、雲南、四川等省。

(3)我國地震烈度在七度以上的地區主要分布在西部,東部七度以上的地區比臺灣省少得多。

(4)根據斷層位移和地應力的測量結果,中國西部的構造活動強度比東部高5-6倍,地震釋放的總能量約為東部的70倍。

(5)20世紀100年期間,中國大陸發生6級以上地震300余次,西部地區250余次,占83%。

圖1-5受災國家地震災害死亡人口(1949 ~ 2000)

華北地震活動明顯強於華南,這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其中,基底巖石的不同性質是壹個重要因素。華北的基底主要是結晶花崗巖,比較脆。而華南的基底時代相對較新,巖石以韌性淺變質巖為主。

(三)災害損失呈現東重西輕的特點。

我國東部地區人口、建築、城市密集,經濟發達,西部地區人口稀少,這就決定了東部地區地震災害損失必然嚴重,尤其是地震多發的南北地震帶、華北地區和臺灣省(圖1-5)。

從屬圖

1-5可見,人口密度≥400人/km2的地區死亡人數是人口密度200 ~ 400人/km2地區的10倍;是人口密度

100 ~ 200人/km2面積是100倍。壹般來說,地震死亡人數與人口密度成正比。因此,小地震也可能在中國東部造成大災難。

1949以來,我國死亡人口和經濟損失的發展變化表明,死亡人口總體呈下降趨勢,而經濟損失呈快速上升趨勢。

我國地震震源淺,烈度高,除浙江、貴州兩省外,其他省區都遭受過。

6級以上的地震。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顯示,地震烈度ⅷ度及以上的地區約占全國面積的1/2。位於這壹烈度區的城市占全國城市總數。

46%,其中人口654.38+0萬的特大城市占70%;從受地震威脅的人口來看,生活在廣大高烈度區的人口接近9。

十億。可見地震災害隱患的嚴重程度。

(D)地震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周期性。

由於東西部構造運動的差異,東部地震活動的周期壹般比西部長。研究表明,東部地區的地震周期約為

300年,西部100 ~ 200年,臺灣省幾十年。自20世紀以來,Mainland China經歷了四次大地震活躍期。每個活動場景壹般持續10。

從0年到20年,有高潮和低潮交替的現象。現在進入了新的活動大幕。

以東部地區的地震活動為例。15 ~ 18

20世紀華北地震主要集中在魏奮、山西-延慶-懷柔、燕山山前和秦嶺,但華北平原沒有發生6級以上地震。19

世紀初,強震活動區發生轉移,6級以上地震全部發生在華北平原和燕山山前地區。根據多次原地應力測量,發現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北北東向

走向構造帶應力減小,東西向構造帶應力增大,產生6級以上地震,如渤海7級。4 (1970)和海城7。3 (

1975)和唐山M7.8 (1976)。20歲時

世紀末,根據唐山、邢臺、灤縣和北京順義的地應力測量結果,該區地殼活動強度有所減弱。

  • 上一篇:人類是什麽時候制造海鹽的?
  • 下一篇:評價漢武帝的財政政策。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