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塔下村的歷史遺跡

塔下村的歷史遺跡

德元堂

明末,張氏家族為祭奠先人,弘揚先人美德,在村東山坡始祖原居地修建了堂,即“張家祠”。德源堂坐北朝南,背對青山,面朝小溪。設計精巧,古樸典雅,屬於“二進樓”。這座祠堂是目前國內能見到的最完整的古姓祠堂之壹。正面古牌樓上寫有“張氏家廟”四個大字,形象生動,用五彩瓷片拼接,鑲嵌雙龍戲珠。步入牌樓,穿過庭院,便是正殿,正中掛著壹個大橫匾,上面鎦金三個大字“德源堂”。前殿檐下兩側浮雕傳統名劇人物。大門兩側各有壹面大石鼓,石鼓屏風上雕刻著傳統人物二十四孝的塑像。屋頂上有各種浮雕瓷磚,有龍、虎、獅、麒麟、鳳凰、野雞等珍禽異獸。有牡丹、山茶、蘭花、菊花等花草。動物爭鳴,花卉爭鳴,構圖精致,形神兼備。殿內龍鳳裝飾,木石金碧輝煌,別具壹格。正殿的橫梁上刻著宋代朱的名言警句:“兒孫雖蠢,必讀詩書;祖宗雖遠,祭祀必誠。“在大殿兩側的紅柱上,有壹副清太宗張敖根據張家史所寫的長聯,上面寫著:“姓為軒轅大儒所題,寫兩篇助漢三傑高成,四方面封為五虎、博物、六貂冠、七葉。至今仍是清河大隊的壹個分支,以陳列祭祀聞名,位列八仙、丁甲、九成盛世、十策隱忍、金鑒百言之列,《壹至十津墨如》序中嵌入的上下對聯共有78個字,共含14個典故,其中《隱忍寫百言》是唐代張公儀九世同居的家訓範本。大殿中央雕刻著精美的大神龕,從開基祖師到祖祠依次排列。

安德宇殿前是壹個半月形的池塘,魚兒在裏面遊來遊去,殿內疏蔭,給人增添了壹種美麗的意境。23根高於10米的石龍旗桿,矗立在池前兩側的石坪上。桿子上浮雕著龍,如雲飛舞。德源堂後面,是壹片郁郁蔥蔥的風景林,隨著山峰向上延伸,直沖雲霄。風吹林濤,氣勢磅礴。

無獨有偶,在臺灣省臺南縣,也有壹座建於清朝同治年間的張家祠堂堂。閩臺兩岸的安德宇會館不僅同名同宗,而且建築格式、布局、規模、牌樓橫匾、柱上對聯都是壹樣的。

前國民黨將領張發奎為塔下張氏宗譜題寫錦旗:“清河望拜萬人,瓜藤連枝”,道出了塔下德源堂張氏孫子的血緣。寶塔下的張家後裔,從明末開始向荷蘭班加馬辛等地遷徙。遷徙臺灣的張氏家族始於軍隊進入臺灣,並在收復臺灣後定居下來。後來,人們搬到了臺灣。現在臺灣省及東南亞各國、美國、加拿大的德源堂後裔有壹萬多人。13世紀移居臺灣的張,在臺南創業,傳宗接代,經商獲利,家財萬貫。他的後代在嘉慶元年(1796)和嘉慶十七年(1812)回到家鄉祭奠祖先,緬懷先人。清同治九年(1870),堂第二次修繕,張後人派人回鄉捐款,並專門丈量了堂的建築規格,臨摹了牌樓、匾額、石柱上的壁畫和碑文,並在返臺後的臺南建了壹座規格和風格完全相同的祠堂,還取名為堂。如今,塔下村張家祠堂——安德宇堂,已成為聯系海外張姓人的橋梁和紐帶。居住在臺港澳及海外的張氏宗親每年都會回到塔下的安德宇會館尋根祭祖。

德源堂有23根石龍旗桿,是中國最大的石龍旗,極為罕見。

夯土圓形建築

塔下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事實上,它下面沒有寶塔。只是張的後人為了紀念開基祖華的曾祖母來到這裏,而在客家話中,“下臺”與“寶塔下”諧音,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名字。那時候的塔上還布滿了荒山和荊棘。張家經過幾代人的打拼,逐漸繁榮起來,原來居住的茅屋已經不能滿足共同生活的需要,於是在山谷兩邊修建了土樓。最早的復興樓建於明朝崇禎四年(即1631)。後來,42座土樓相繼建成,有方形、圓形、圍裙形、彎尺形等。這些土樓沿著山澗蜿蜒而行,形態各異,氣勢雄偉。清朝末年,由於地理環境的限制,沒有土地在塔下修建大型土樓。於是,族人張因地制宜,在溪兩岸的空地上修建了單院土木、磚木吊腳樓,形成了小樓錯落、高低錯落的奇妙景觀。塔下土樓中,育德樓應該是最有特色的壹座。前半部分樓高四層,壹個大廳兩個樓梯,和普通土樓沒什麽區別。奇怪的是,樓的後半部分,高達三層樓,只有壹面貼著墻磚的半月形夯墻,其他什麽都沒有。人們形象地稱之為“停機坪建築”。塔下還有壹個奇觀,那就是有400多年歷史的張祠堂堂。古牌樓正面是鑲嵌著五彩瓷片的“龍戲珠”,屋頂是貼著五彩瓷片的浮雕。有三國、八仙、神榜等歷史人物,有龍、虎、獅、麒麟、鳳、雉等珍禽異獸,有牡丹、山茶、蘭花、菊花等名花異草,百獸爭鳴,百花齊放。二十根石旗桿袖手旁觀堂前壹池,似石林,表彰科舉之士,文以筆頂,武以刀頂。石旗桿高聳入雲,莊嚴肅穆。如此密集的石旗桿,在閩西南土樓村還是第壹次被推到塔下,可見這座塔確實不同凡響。

  • 上一篇:800字大學音樂欣賞論文
  • 下一篇:八喜壁掛爐怎麽樣?八喜壁掛爐報價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