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蘇櫻

歷史蘇櫻

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全球性戰爭,涉及61個國家和地區,20多億人口。超過1億軍隊參戰,約9000萬軍民傷亡,3000萬人流離失所。其廣度、深度和強度前所未有,成為人類戰爭史上的壹次偉大革命,對軍事戰略和戰爭觀產生了重大影響。回首二戰,那些殘酷血腥、磅礴悲壯的歷史畫面,永遠震撼著人們的心靈,讓他們難以忘懷。

西歐:

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四國首腦背著捷克政府簽訂慕尼黑協定,將蘇臺德地區賣給德國。壹直視英法為“保護者”的捷克政府,被迫在德國限期內接受慕尼黑協定。希特勒吞並蘇臺德地區後,加緊侵略活動,占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3月15日,德軍占領捷克首都布拉格。3月16日,希特勒宣布捷克共和國將並入德國版圖。德國占領整個捷克後,掌握了歐洲的中心,並與意大利聯手南北進軍,大大改善了德國的局勢,顯著增強了軍事實力。

德國吞並奧地利後,把矛頭指向捷克斯洛伐克。捷克地處歐洲心臟,資源豐富,工業發達,長期以來壹直為德國所覬覦。1938年4月,希特勒指示居住在捷克蘇臺德區的德國人“自治”,企圖將捷克最重要的工業區蘇臺德區劃入德國。在捷克政府的堅決反對和蘇聯的支持下,捷克政府果斷鎮壓了親德叛亂,並將35個裝備精良的現役師和40萬預備役部隊置於戒備狀態。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納粹德國不得不暫時撤退,向英法兩國施加外交壓力,企圖通過外交手段吞並捷克。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四國首腦背著捷克政府簽訂慕尼黑協定,將蘇臺德地區賣給德國。壹直視英法為“保護者”的捷克政府,被迫在德國限期內接受慕尼黑協定。希特勒吞並蘇臺德地區後,加緊侵略活動,占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3月15日,德軍占領捷克首都布拉格。3月16日,希特勒宣布捷克共和國將並入德國版圖。德國占領整個捷克後,掌握了歐洲的中心,並與意大利聯手南北進軍,大大改善了德國的局勢,顯著增強了軍事實力。

希特勒壹直將波蘭視為向東擴展“生存空間”的主要障礙。1939年4月3日,希特勒制定了入侵波蘭的“白色計劃”。為了制造入侵波蘭的借口,壹群德國黨衛軍偽裝成波蘭軍隊,在德國和波蘭邊境“襲擊”了壹家德國電臺。希特勒以“自衛”為借口下令入侵波蘭。

1年9月淩晨,德國出動57個師(1.5萬人),在2300架飛機和2500輛坦克的掩護下,對波蘭發動了全面進攻。戰爭初期,德國飛機轟炸了波蘭的主要軍事設施、機場、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德軍攻勢淩厲,南北軍夾擊波蘭軍。波蘭空軍500多架作戰飛機起飛前在機場被炸毀,大量火炮、汽車和輜重還沒來得及撤退就落入德軍手中。波蘭軍隊以20個師倉促應戰。在忠誠的反抗實施之前,老而無準備的波蘭軍隊被德國人包圍了。德軍以每天50-60公裏的速度推進,波蘭軍隊的所有防線都被德軍打破。整個國家陷入危機,對波蘭負有防務義務的英法在對德宣戰後按兵不動。英法的“等著瞧”使德國人得以集中精力對付波蘭。9月8日,德國坦克進入波蘭首都華沙外圍。6月16日,德國南北集團軍群在洛達會師,完成了對波蘭軍隊主力的包圍。17年9月,波蘭政府逃往羅馬尼亞(後留在英國)。9月30日,華沙守軍和居民的自發抵抗在德軍的轟炸和炮擊下崩潰,波蘭淪陷。德軍攻占華沙後,進行了大規模的報復性破壞和屠殺。

德國占領波蘭後,利用英法的“綏靖”主義,加緊準備入侵北歐和西歐。1940年4月,德軍開始進攻西線,以法國為主要目標。

為了解決進攻法國的後顧之憂,1940年9月,德國向丹麥和挪威政府遞交了最後通牒,要求兩國立即接受“德國保護”。丹麥國王害怕德國的武力,宣布投降,德國人隨即占領了丹麥。挪威國王哈桑七世拒絕了德國的要求,主張抵抗。但是,國防部長、法西斯主義者吉斯林煽動親德勢力破壞抗戰。10年6月,德軍占領了整個挪威,吉斯林組織了壹個傀儡政府。哈桑七世離開英國,建立流亡政府。

在進攻挪威的同時,德軍開始進攻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1940 5月10日,德國空軍的大量飛機猛烈轟炸了法國北部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的72個機場。接著,德軍傘兵奪取了機場、橋梁和戰略要點,戰爭全面爆發。德軍共投入136個師(其中坦克師10,摩托化師7,騎兵師1),坦克2580輛,飛機3824架,分3個集團軍群,同時向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推進。在德軍的猛烈突擊下,荷蘭軍隊僅過了五天就宣布投降,貝婭特麗克絲·威廉明娜·阿姆加德政府逃到了倫敦。5月26日,比利時國王宣布投降,20萬比利時軍隊被德軍俘虜。

面對德軍的猛烈攻勢,法國軍隊和在法國的英國遠征軍節節敗退。5月31日,德軍繞過設防的“馬奇諾防線”,帶著大批坦克出人意料地紮進阿登山脈,迂回進入法國。5月20日,德軍在地面和空中火力掩護下,渡過馬斯河,殲滅法國第9軍。5月20日,德國人直接進攻英吉利海峽。5月20日,德軍占領了距海岸僅幾十公裏的加萊,形成了夾擊英法聯軍的局面,40萬戰敗的英法軍隊在敦刻爾克附近陷入絕境。此時,希特勒突然下令德軍坦克停止追擊,只用空軍轟炸。在逆境中獲救的英法聯軍緊急征用943艘艦船,在英國皇家空軍的掩護下,將331.8萬名戰敗的英法士兵撤至英國,撤退失敗的4萬名法軍士兵被德軍俘虜。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敦刻爾克撤退後,法國局勢日益危機。6月5日,德軍突破“衛崗”防線,直逼首都巴黎。6月10日,意大利趁火打劫,以32個師從背後進攻法國。法國政府宣布巴黎為“不設防城市”,德國士兵不流血占領了巴黎。16年6月,雷諾政府辭職,貝當出任總理,決定休戰投降。6月22日,法德簽署停戰協定。該協議將法國分割成兩部分。德國人占領了法國北部,占領費由法國承擔。南部由貝當傀儡政府統治。法國軍隊被完全解除武裝,重型武器被移交給德國。

法國淪陷後,鷹派人物、國防部副部長戴高樂飛往倫敦,組織法國軍民繼續抵抗。在大約兩年的時間裏,法西斯德軍橫掃歐洲大陸,先後占領了奧地利、捷克、波蘭、比利時、挪威、荷蘭、丹麥、羅馬尼亞等10多個國家的領土,軍事和經濟實力空前擴張。

盟軍收復了西歐大陸

時過境遷,經過多年的苦戰,盟軍終於開始反攻了。1944年,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開始向歐洲腹地進軍。希特勒任命盧格為德軍西線總司令,並把法國駐軍增加到26個師,企圖阻止盟軍。但這些師兵力裝備不足(坦克只有900輛,飛機不到500架)。盧格以65,438+04師防守塞納河河口至科芒,科芒以65,438+00師防守德雷特海峽沿岸,兩個師駐守布列塔尼半島。

為了解放法國西北部,盟軍集中了4個集團軍【包括24個步兵師,11個裝甲師和4個空降師,4000輛坦克和6500架飛機】。1944年7月5日,美國第壹軍率先發起攻擊。突破德軍防線後,縱深推進50公裏,到達塞納河地區。1年8月,巴頓指揮美國第3集團軍在法國遊擊隊的配合下向布列塔尼半島推進。由於德軍抵抗乏力,美軍主力東移,轉向巴黎以南的塞納河地區進行奇襲。

面對盟軍的進攻,德國第七集團軍試圖反擊,但失敗了。盟軍繼續從兩翼進攻。到8月底,盟軍已經到達塞納河,並在河東建立了登陸點。此時,除了幾個港口,盟軍已經占領了法國的整個西北地區。當盟軍逼近巴黎時,法國抵抗運動和巴黎市民配合盟軍發動了武裝起義。經過四天的戰鬥,巴黎於8月25日獲得解放。當天下午,法軍第二裝甲師在巴黎接受了德軍的投降。第二天,戴高樂率軍進入巴黎,法國臨時政府成立。

為了配合美英軍隊在法國西北部的攻勢,美法聯軍集中了10個師、850艘艦艇和4700架飛機,在土倫和尼斯之間80公裏的地段發起了“龍騎兵”登陸戰役。德軍雖然用了9個師來防守法國南部海岸,但是在美法登陸地區,德軍只駐紮了5個營,防守非常薄弱。8月15日上午,美國和法國軍隊向德軍縱深空投傘兵,結果遭遇微弱抵抗。到19年,美法聯軍建立了寬90公裏、深60公裏的統壹登陸場,將2500門火炮、600輛坦克、21000輛汽車、16萬人運送上岸。

28日,土倫和馬賽相繼解放。9月11日,法軍與從巴黎向東推進的美國第三集團軍先頭部隊會師,留守法國南部的德軍投降。殘存的德軍逃向東北,退到德法邊境齊格菲防線,法國徹底解放。

9月中旬以後,西歐戰線已經從法國西北部擴展到南至地中海,北至萊茵河河口的廣大地區,逼近荷蘭邊境。盟軍司令部決定在蒙哥馬利元帥的指揮下,與英國和加拿大(加拿大)聯軍壹起發起荷蘭戰役。17年9月,英軍第30軍在空降兵的配合下,對荷蘭奈梅亨和阿南進行前線突擊,英軍第8軍和12軍從兩翼配合。英軍壹開始進展順利,20日抵達奈梅根。由於德軍將兵力集中在英軍兩側,配合作戰的英國和波蘭空降兵因使用不當損失嚴重,形勢急轉直下,英軍30軍面臨被圍剿的危險。9月27日,英軍被迫轉入萊茵河南岸阿南以西的防禦。10天後,增援的英軍再次發起進攻,突破了前方二四十公裏的德軍防線,縱深推進80公裏。加拿大軍隊還占領了布倫港和加萊港。10?/FONT & gt;165438+10月,盟軍在德國邊境地區發起“秋季戰役”,開始將戰場推向德國。為了避免徹底崩潰,希特勒在阿登集中了“B”集團軍的25個師(25萬人),其中包括黨衛隊坦克第6軍,以及9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企圖以突然反擊擊敗荷蘭和比利時的盟軍,穩住後方,騰出兵力與東線的蘇軍交戰。黎明時分,德軍開始反擊。德軍組織了壹支800人的特遣隊,穿著美軍制服,說著英語,佩戴著美國武器,潛入美軍防線實施破壞和暴動,給美軍造成了極大的混亂。後來德軍在數百盞探照燈的掩護下突然進攻,毫無準備的美軍在沒有組織抵抗的情況下倉皇撤退,損失慘重。德軍突破美軍防線後,向馬斯河方向推進。為了阻止德軍推進,英美軍隊調整部署,以航空兵對德軍進行大規模空襲,最終在距馬斯河僅4公裏處阻止德軍推進。

德軍受挫後,仍然沒有放棄反攻計劃。1945 65438+10月1,德軍出動1000架飛機,轟炸盟軍陣地和機場,炸毀260架盟軍飛機,向斯特拉斯堡盟軍發起進攻。德國的新進攻使戰爭再次緊張起來。在盟軍最高統帥部組織反攻的同時,丘吉爾致電斯大林,要求蘇軍提前從東線發起進攻,以吸引德軍,減輕西方盟軍的壓力。65438+10月12日,蘇軍從北至波羅的海,南至喀爾巴阡山前,向德軍發起強大攻勢,戰線直指柏林。希特勒被迫從西線抽調軍隊來幫助東線的蘇軍。英美盟軍趁機快速推進,把德軍全部趕回原來的出發點。德軍在阿登的反攻被徹底粉碎了。

據統計,德軍傷亡和失蹤人數達82000人,損失600輛坦克、突擊炮、65438架飛機+0600輛和6000輛其他車輛。盟軍損失77000人,被俘和失蹤21000人,大量武器裝備被毀。阿登戰役後,德軍更加土氣,完全喪失反擊能力,盟軍牢牢掌握了西歐戰場的主動權。希特勒試圖在西歐取得決定性的軍事勝利,這徹底挫敗了他迫使盟國妥協的企圖。不久,東西行進的蘇美兩軍在易北河會師。蘇聯軍隊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殺,法西斯德國滅亡。

東歐:

1941 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然進入蘇聯。德國的戰略企圖是集中兵力,用“閃電戰”從幾個方向對蘇聯實施迅速而深遠的突擊,在蘇聯西部消滅蘇軍主力,然後長驅直入蘇聯腹地,粉碎蘇軍抵抗,到達阿爾漢格爾斯克和伏爾加河前線,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癱瘓蘇聯經濟,打敗蘇聯。

1941 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然進入蘇聯。德國的戰略企圖是集中兵力,用“閃電戰”從幾個方向對蘇聯實施迅速而深遠的突擊,在蘇聯西部消滅蘇軍主力,然後長驅直入蘇聯腹地,粉碎蘇軍抵抗,到達阿爾漢格爾斯克和伏爾加河前線,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癱瘓蘇聯經濟,打敗蘇聯。

戰爭爆發前,德國總兵力約730萬,入侵蘇聯的軍隊有550萬(包括羅馬尼亞、匈牙利和芬蘭軍隊)。有190個師(其中坦克師19,摩托化師14,坦克4300輛左右,火炮47200門);空軍作戰飛機4980架;192海軍戰鬥艦。德軍部署了“北”、“中”、“南”三個集團軍群,分別對列寧格勒、莫斯科和基輔實施重大突擊,德軍“挪威”集團軍群和芬蘭集團軍群分別對摩爾曼斯克和列寧格勒實施輔助突擊。戰爭開始後,蘇軍總兵力為537.3萬人,部署在西部邊境軍區的兵力為268萬人,其中陸軍170個師和2個旅,火炮3.75萬門,新型坦克1475輛,大量老舊坦克,新型作戰飛機1540架,大量老舊飛機和作戰艦艇396艘。蘇聯計劃利用邊防軍抵抗德軍的突擊,保證蘇軍主力的擴張和集中,然後通過進攻消滅入侵的德軍,將戰爭推向敵方領土。整個戰爭分為三個階段。

第壹階段(1941 . 6 . 22-1942.11.18)德軍發起戰略進攻,蘇軍實施戰略防禦。戰爭初期,德軍利用其壹時的優勢(突然襲擊、裝備先進、軍隊已有作戰經驗)和蘇聯判斷失誤、戒備不足的弱點壹舉突破蘇軍防線,在蘇聯西部推進約600公裏,占領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大部分地區,並於9月初封鎖列寧格勒,攻占基輔。蘇軍最初試圖進攻德軍,但在遭受嚴重挫折和損失後,被迫轉向戰略防禦。9月底,德軍大舉進攻莫斯科。在敵後遊擊戰的配合下,蘇軍積極自衛,免於疲憊,消耗德軍。5438年6月+2月,蘇軍英勇作戰,消滅並擊潰大量德軍。次年4月,取得莫斯科戰役的勝利,初步穩定了戰局,粉碎了德軍的“閃電戰”企圖。1942年5月,蘇軍在哈爾科夫和克萊姆敗北。德軍加緊進攻斯大林格勒和外高加索,企圖從東南迂回莫斯科,占領蘇聯的石油產區巴庫和頓巴斯,蘇聯被迫再次轉入防禦。經過激烈頑強的戰鬥,到6月11,蘇軍守住了斯大林格勒,從而為集結兵力,轉入戰略反攻創造了條件。

第二階段(1942.11.19-1943.438+02)蘇聯發動戰略反攻,蘇德戰場形勢發生根本性轉折。65438年至0942年,蘇聯國民經濟轉入戰時軌道,軍工生產能力得到恢復和大發展。提供給陸軍的新裝備逐漸增多,美英也向蘇聯提供了大量武器裝備。中國和抗日戰爭牽制了日軍主力,大大緩解了蘇聯的後顧之憂。在這種情況下,蘇軍於5438年6月+065438年+10月在斯大林格勒開始大規模反攻,65438年+0943年2月蘇軍包圍並殲滅德軍精銳鮑羅斯兵團,從根本上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局勢。後來蘇軍進攻頓河上遊,庫爾斯克方向,哈爾科夫方向。同年5438年6月+10月,蘇軍突破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轉向外高加索方向進攻。4月初,北高加索大部分地區解放。7月和8月,蘇軍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又取得重大勝利。此後,蘇軍占據了戰略主動,德軍被迫轉入全面防禦。8月,蘇軍在從盧基至黑海長達2000多公裏的前線轉入全面進攻。到6月5438+065438+10月,將近壹半的失地被收復。

解放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輔等城市。

第三階段(1944.1?/FONT & gt;1945.5.5)蘇軍發動全方位戰略進攻,法西斯德國徹底失敗。1943年,美英軍隊在意大利南部登陸,開辟了第二戰場,歐洲各國人民抵抗運動和起義風起雲湧。德國試圖以戰略防禦拖延對蘇戰爭,以便單獨與英美媾和。為了徹底打敗德國,蘇軍開始進攻從巴倫支海到黑海的整個蘇德戰場,先後進行了解放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地區戰役、白俄羅斯戰役等壹系列大規模進攻戰役。,殲滅大量德軍,收復全部失地,占領芬蘭、挪威部分地區,入侵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波蘭、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國。上述國家的抗德武裝和阿爾巴尼亞人民,在蘇聯的支援下,相繼收復了領土。1945年春,蘇軍對波羅的海至多瑙河全線發起進攻,先後進行了維斯瓦河上的紮德河戰役、東普魯士戰役等進攻戰役。4月16日,蘇軍攻城群在強大的地空火力支援下,向柏林發起總攻,消滅德軍余部,占領德奧東部。5月2日,蘇軍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殺。8日,法西斯德國無條件投降。

在長達四年的衛國戰爭中,蘇軍共消滅和擊敗了德軍及其盟軍607個師,占德軍及其盟軍在整個戰爭中損失的所有師的77.5%以上。德軍傷亡654.38+00多萬,三分之二的武器裝備被蘇軍繳獲並摧毀。蘇軍作戰損失654.38+06萬人,平民傷亡超過2000萬。蘇聯為戰勝法西斯德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戰場: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100多年來中國第壹次在反帝戰爭中取得徹底勝利。中國人民在戰爭中付出了沈重的代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平民傷亡超過18萬人,軍人傷亡380萬人,財產損失和戰爭消耗超過100億美元。654.38+0.33萬余日軍被中國軍隊殲滅(不包括東北前六年的傷亡人數和滇緬戰爭中中國軍隊陣亡人數)。日本戰敗後,654.38+0.28萬日軍向中國投降。

19319月18日,占據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突然向當地的中國守軍(東北軍)發起進攻。由於國民黨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中國駐軍不戰而退。短短四個月,整個東北淪陷。在中國的領導下,東北人民組織了抗日武裝,部分東北軍愛國戰士組成了“抗日義勇軍”,堅持遊擊戰爭,不斷打擊日軍。1933年6月,日軍開始進攻華北,馮玉祥將軍組織察哈爾人民抗日聯軍將日軍驅逐出境內。然而,由於蔣介石和日軍的威脅和攻擊,盟軍失敗了。到1935年底,日軍已經控制了河北、熱河、察哈爾、綏遠四省的廣大地區。1937年7月7日,日軍向駐守在北平南郊盧溝橋的中國軍隊發起進攻,被國民黨駐守在忠誠的反對派。從此,中國進入全面抗戰階段。由於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中國和抗日戰爭從壹開始就形成了兩個戰場: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在正面戰場上,在抗日救亡運動的推動和英美的支持下,國民黨軍在抗戰初期積極抵抗日軍,進行了忻口戰役、淞滬戰役、徐州戰役、武漢保衛戰、廣州戰役等壹系列大規模戰役,給日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和消耗。臺兒莊壹戰,國民黨第5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壹舉殲滅敵軍壹萬余人,給日軍以沈重打擊。然而,由於國民黨政府和軍隊執行片面抗戰路線,采取消極防禦的作戰方針,數百萬軍隊在日軍的壓力下節節敗退。到1938、10年底,北霞、天津、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和江蘇、安徽、河南、江西、廣州、廣東、湖北等省的大片土地相繼淪陷,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決壹死戰。

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長征後到達陜北的中國,提出了全面抗戰路線。1936 12 12抗日將領張學良、楊虎城把蔣介石扣押在Xi安當“馬前卒”,逼迫他同意與中國共產黨聯合抗戰。等待後,中國領導的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新四軍,奔赴抗日前線。先後取得平型關戰役、雁門關伏擊、夜襲陽明堡等重大勝利,打擊了日本侵略,鼓舞了中國人民對抗戰勝利的信心。

日軍占領廣州、武漢後,後方因戰線長、兵力不足,多次遭到八路軍、新四軍的打擊。1939後基本停止了對國民黨正面戰場的進攻,將主力轉向敵後解放區戰場。抗日戰爭主戰場轉移到中國領導的敵後根據地,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為了解除後顧之憂,日軍從1939年底開始對中國領導的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實行“燒、殺、搶盡”的“三光政策”。為了粉碎日軍的“掃蕩”,八路軍發動了以破壞鄭泰鐵路為目標的“百團大戰”。從1940年8月到19年2月,戰鬥共死傷日偽軍4萬余人。經過這次嚴厲打擊,日軍以敵後八路軍、新四軍為主要打擊對象,集中優勢兵力,以“肅清”、“掃蕩”等形式,多次摧毀敵後抗日根據地,抗日戰爭進入最困難時期。由於敵強我弱,鬥爭殘酷,八路軍、新四軍從50萬銳減到40多萬,大量根據地重新落入日偽軍手中。八路軍、新四軍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堅持敵後抗戰,牽制了大量日軍。

1941 65438+2月9日,國民黨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2 65438+10月,中、蘇、美、英等2 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宣言》,結成世界反法西斯聯盟。1944年4月至12年2月,日軍發起開辟大陸交通線戰役,先後奪取平漢路南段、粵漢、桂香,國民黨軍節節敗退,損失大片土地。與此同時,日軍繼續“掃蕩”中國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八路軍實行“敵進我退”的方針,廣泛開展遊擊戰爭,到處打擊敵人,不斷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積累小勝利。

為了取得偉大的勝利,逐漸改變了敵強我弱的力量對比,粉碎了日軍“以戰養戰”的企圖。1944年,敵後抗日武裝開始對日軍進行局部反攻,消滅日偽軍20余萬,收復大片領土。這些勝利不僅有力地支持了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的戰鬥,也有利於盟軍在太平洋戰場對日軍的戰略反擊。

1945年春,八路軍、新四軍繼續對日偽軍進行進攻作戰,取得重大勝利。抗日根據地發展到19個,總面積95萬平方公裏,人口近100萬。八路軍、新四軍發展到965.438+000人(民兵200萬)。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擴大,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對日軍占領的中心城市和交通線的戰略包圍。1945年5月,蘇英美聯軍徹底戰勝德意法西斯,日本法西斯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在有利的國際形勢下,中國領導的抗日根據地軍民對日軍展開了大反攻。在中國,軍民發動了全面反擊;蘇聯軍隊進入中國東北消滅日本關東軍;在逼近日本的英美軍隊的聯合打擊下,日本的軍事實力迅速瓦解。1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最後勝利。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100多年來中國第壹次在反帝戰爭中取得徹底勝利。中國人民在戰爭中付出了沈重的代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平民傷亡超過18萬人,軍人傷亡380萬人,財產損失和戰爭消耗超過100億美元。654.38+0.33萬余日軍被中國軍隊殲滅(不包括東北前六年的傷亡人數和滇緬戰爭中中國軍隊陣亡人數)。日本戰敗後,654.38+0.28萬日軍向中國投降。

太平洋戰爭:

1940後,為擺脫侵華戰爭僵局,改善戰略形勢,日本決定奪取英美荷在亞洲的殖民地,掠奪東南亞戰略物資,建立“大東亞共榮圈”。19411 2月7日,由山本五十六海軍上將率領的日本聯合艦隊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基地珍珠港進行了攻擊,取得了巨大戰果,使美國太平洋艦隊喪失了戰鬥力。之後日軍轟炸菲律賓,登陸馬來亞,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反法西斯同盟國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發動了旨在粉碎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戰爭。

1940後,為擺脫侵華戰爭僵局,改善戰略形勢,日本決定奪取英美荷在亞洲的殖民地,掠奪東南亞戰略物資,建立“大東亞共榮圈”。19411 2月7日,由山本五十六海軍上將率領的日本聯合艦隊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基地珍珠港進行了攻擊,取得了巨大戰果,使美國太平洋艦隊喪失了戰鬥力。之後日軍轟炸菲律賓,登陸馬來亞,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

戰爭開始後,日本調用11個陸軍師,艦船205艘,飛機2300架,共計約40萬人。在半年多的時間裏,日軍侵占了泰國、香港、馬來亞、菲律賓、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緬甸、所羅門群島和阿留申群島部分地區。由於缺乏戰爭準備,美國早期損失慘重。在對德日作戰的情況下,美國實行先歐後亞的作戰方針,在太平洋地區進行防禦和遏制作戰,然後根據歐戰結果進行反擊。1942年3月,美國在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建立了兩個戰區司令部(分別以尼米茲和麥克阿瑟為總司令),開始局部反攻。美國海軍在珊瑚海作戰。日軍的第壹次失敗迫使日軍停止向莫爾茲比港推進。很快,在中途島海戰中重創日軍聯合艦隊,壹舉擊沈日軍4艘航母,奪取了作戰主動權。同年8月至次年2月,美軍登陸瓜達爾卡納爾群島,與日軍展開激戰,重創日本陸海軍,戰略形勢發生根本變化。

此後,日本和美國在太平洋中部島嶼展開了激烈的海空戰役。不久,美軍收復了阿留申群島的阿圖和基斯卡島。6月,1943,11,美軍轉向全力進攻。麥克阿瑟向西到新幾內亞再向北,尼米茲向西穿過太平洋中部的卡車群島,向菲律賓方向匯合,切斷了日軍通往南洋的海上交通線。日本雖盡力增兵,但因戰線長,兵力分散,無法挽回敗局。1944年,美軍控制了太平洋中部,占領了馬紹爾群島和馬裏亞納群島。降落在菲律賓。1945年第壹次占領沖繩,獲得進攻日本的前進基地。美、英、海、空軍加強了對日本的戰略、轟炸和海上封鎖。5月8日,德國投降,日本徹底孤立。8月6日和9日,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造成數十萬平民傷亡。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進軍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南部。中國抗日軍民發起了全面反擊。在各國軍民的共同打擊下,日本侵略軍迅速瓦解。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太平洋戰爭開始時,日本襲擊了珍珠港。掩護和保障其遠期戰略計劃的實施意義重大,但把美國拖入戰爭是戰略錯誤。太平洋戰爭中,雙方海軍艦隊的核心已經從戰列艦讓位於航母。戰爭結果表明,艦載航空兵對於確保海上交通線、掌握制空權和制海權具有重要意義。以快速航母編隊摧毀日軍海空識別,在強大火力掩護下實施跨島作戰,是美軍贏得太平洋戰爭的重要原因。

  • 上一篇:求李寧運動品牌的資料,越詳細越好。
  • 下一篇:吳剛演過什麽電視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