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關於原房屋的加層改造?

關於原房屋的加層改造?

以下是仲達咨詢帶來的原房屋加層改造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1概述

據統計,全國共有66億m2建築,價值38.2億元。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建築受到當時經濟條件和建築技術的制約,在建築功能的完善和建築結構的形式、裝飾等方面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尤其是50年代末70年代,大部分房子都是為了解決吃飯睡覺的問題而建的,很少有客廳、衛生間、儲藏室等。,而給排水、供暖、燃氣、電器等設施就更差了,配套率很低。這類房屋多為2-4層,但其承重結構有壹定潛力。如果把這些房子都拆了,按照九五小康標準建新房,國家財力難以承受。如果通過加層提高原有房屋的結構質量,就可以達到經濟、實用、快速建房的目的。加層改造有以下優點:1的原有房屋壹般位於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生活供給完善的區域,這裏的房屋不需要征地改造,建築面積可以翻倍,節省征地費和配套費;給老房子加個故事,屬於老房子和周圍建築的距離,可以維持現狀。在建築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該區域的建築密度,不會影響該區域的正常居住環境,很受周邊居民和房管部門的歡迎;3.如果平面圖變化不大,施工時原使用人不需要搬遷,解決了過渡房不拆遷的問題,節省了搬遷費;4.在加層過程中,通過合理調整原有建築的平面和立面格局,擴建原有的水、暖、電等配套設備,滿足調整使用和美化環境的要求,達到小康住宅的標準;建設周期短、投資少、見效快,對緩解建房速度跟不上需求增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增層改造的目標及可行性分析

2.1加層改造的對象加層改造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節省投資,達到短期效果。在選擇改建對象時,更應註重其安全性設計,凡符合以下條件的房屋均可改建:1根據綜合技術經濟分析,房屋加層改建費用低於新建房屋;23 ~ 4層磚混結構或混合結構房屋;3.建築結構完好,無地基不均勻沈降、地震等人為因素造成的裂縫;4.加層改造後增加了建築的高度和進深,應基本滿足建築對日照的需求(但對房屋間距的要求可根據實際情況相對於新建建築的要求適當放寬)。

2.2加層改造可行性分析在接受加層改造工程前,應先進行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包括專業技術分析和經濟技術分析。

建築設計的加層設計布局要符合現行各類小康住宅的標準,原有住宅的調整要力求每套住宅布局完整,即每套住宅有臥室、廚房、衛生間、陽臺。建設應以不搬遷或少搬遷住戶為原則。新舊房屋應融為壹體,最好不要設置施工縫。如果壹定要用沈降縫來解決新舊建築的沈降差,那麽在立體結構完成後,要通過二次澆灌使新舊建築融為壹體,增強建築的整體性和抗側力。抗震設防區應結合抗震設防和加固,達到抗震加固和舊房改造的雙重目的。

在原結構上直接加層時,房屋內煙囪、水管、燃氣、暖氣、電氣設備的布置要考慮原系統的布局和走向,盡量做到統壹。如果原建築的基礎和承重結構不能滿足在原建築上直接加層的要求,往往采用門式剛架和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加層,這樣就可以利用框架的高度設置設備層。添加設備層後,可以重新設計和組合添加層的建築平面。

立面設計時,新老建築應協調統壹,並充分考慮與周圍建築區域整體風格的協調。此外,應適當考慮日照。

4結構設計

4.1直接加層方案

(1)壹般剛性磚混結構(上部和下部均為磚混結構)。在對地基和墻體的強度進行驗算,滿足抗震設防要求後,可采用普通粘土磚或砌塊和輕質高強材料(如太白板)建造新的上部墻體。個別墻段或基礎強度不足時,可先進行局部加固。加層承重體系可以在原承重墻上加層,也可以采用與該體系相反的承重體系,即原房屋為橫墻承重體系,加層部分為縱墻承重體系;原建築為豎向墻體承重體系,加層為水平墻體承重體系。但在剛性方案或抗震要求的間距內,需要布置連續的剛性橫墻。(2)多層全框架結構。加層部分仍使用框架時,上下框架柱應對齊,原結構框架柱頂部應鑿毛,加層部分框架柱混凝土應在鋼筋接長後澆築。新舊結構交接處,即原屋面高度處,宜現澆高截面轉換梁,以保證加層處新舊結構的可靠轉換,增強節點的抗力。在對舊框架進行強度驗算時,不僅要考慮加層後的豎向荷載,還要考慮房屋加高後水平荷載增加所產生的側向位移的影響。必要時可設置剪力墻,以控制側向位移的影響,相對提高框架的承載力。(3)多層內框架結構。加層部分的結構布置與下部結構相同,內框架鋼筋混凝土中的柱梁和磚壁柱設置在頂部。根據抗震要求,層層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梁,房屋四角設置抗震柱,新增抗震縱橫墻采用普通磚或砌體。加層的可行性取決於原帶壁柱的鋼筋混凝土內柱和磚砌體的承載力以及加固的可能性。(4)底層全框架結構。上部加層部分壹般采用剛性磚混結構,底部框架的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因上部加層部分而增大。當驗算不能滿足加層強度和抗震要求時,可采用工字形鋼框架與原框架梁柱組成的組合梁柱進行加固(此方案適用於非地震區)。(5)下部磚混結構方案,上部框架結構方案。這種類型主要是為了減少加層的荷載,在舊房上部采用填充輕質墻體形成的框架結構體系。采用該方案時,上部框架柱應可靠錨固或支撐。通常要結合舊房的加固,使其與加層中的框架形成壹個整體,使框架梁、柱落地。構造柱應盡量伸入既有建築室外地面,或錨入基礎圈梁,避免因上部框架柱不落地,僅與舊樓層圈梁相連而造成錨固不可靠的後果。(6)下部為剛性,上部為彈性或剛彈性的磚混結構。這種建築主要是用來增加壹個空間更大的會議室。由於這類建築抗震性能較差,不適合建在地震區。在非抗震區,應考慮新增縱墻有足夠的能力承受側向風荷載。此類建築加層時,應從外墻底部沿建築高度向室外側增設扶壁磚柱,以增強加層墻體抵抗側向水平力的能力,扶壁磚柱截面應滿足加層窗墻的強度和穩定性要求。或者將加層部分增加的鋼筋混凝土柱與舊墻增加的構造柱連接。

4.2導管架結構當既有建築增加的層數較多且增加的荷載較大,且原建築寬度不超過15m,高度在15m以下,不宜采用直接加層方案時,可采用導管架結構的加層方案[1]。外套結構可以解決直接加層解決不了的問題:1加層後的層數和高度不受《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J11-89)的限制,放寬到多層或高層鋼筋混凝土建築的適用層數和高度[2];2不受原有平面設計和結構類型的限制,可根據新的功能要求進行重新設計;可以改善建築立面,解決新舊部分不協調不統壹的問題,消除外觀上單純的加固痕跡。導管架可分為兩類:1導管架與老建築完全分離,導管架底柱很高,中間沒有水平支點,稱為長腿柱導管架;導管架與老建築相連,導管架每根柱中間有壹個水平支點,稱為短肢柱導管架。

5基礎設計

5.1地基承載力的確定是加層設計中至關重要的問題,其大小決定了加層和上部結構方案的選擇,所以首先要搞清楚現有房屋的地基承載力現狀。壹般認為,舊房的地基承載力是在已有房屋的荷載作用下,通過地基的固結來提高的,產生擠密效應。根據經驗,壹般情況下,原承載力可提高10% ~ 50%。壹般在設計上是20% ~ 30%。這類土的壓實過程與地基壓力的大小、基礎寬度、建築物建成時間、土本身的性質和滲透性、排水條件等有關。當建築物建造時間過長,原始資料不全,難以確定原建築物的原始承載力時,也可采用與新建建築物相同的方法,通過原位測試或取樣檢測確定。根據經驗確定恒載引起的地基沈降:對於低壓縮性粘土,施工時已完成50% ~ 80%;30% ~ 50%的中等壓縮性粘土;高壓縮性粘土為10% ~ 30%。壹般砂土地基的沈降在施工期已基本完成,因此對於建成8年以上的建築物,可考慮提高地基承載力。實際工程中,最好在基礎以下1m範圍內取土樣,檢測土的容許承載力和壓縮模量。

6結束語

房屋加層改造涉及面廣。原建築施工時間長,變化多,條件復雜,要適用,經濟,快捷,難度很大。目前,對於加層設計沒有專門的法律規定。因此,在設計之前,需要廣泛收集資料,進行現場調查,仔細分析資料,確定合理的建築方案和結構方案。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

  • 上一篇:關於水泥股有哪些龍頭股?
  • 下一篇:如何看待壹次追隨紅色足跡、激發革命精神的旅行?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