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有哪些名人通過勞動獲得成功的例子?

有哪些名人通過勞動獲得成功的例子?

1,中國版圖上的壹顆小螺絲釘——謝劍

“很多偏遠地方都有我這樣的員工,條件比我還要艱苦。這個榮譽不是我的,我是代表他們來領取這個榮譽的。”廣東省郵政公司珠海分公司外伶仃島郵局郵遞員謝健說。顧名思義,謝已經任職27年了。27年來,他妥善發送了3萬多封疑難郵件,挽救了3000多封“死信”。

外伶仃島因與世隔絕而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過伶仃洋》就誕生在這裏。它位於香港長洲以北6海裏。是珠三角地區進出南太平洋國際航線的必經之地,也是南海的要塞。“島嶼通行權到位,就是島嶼主權到位。”謝劍表達了自己堅持27年的心聲。

2.勤奮女勞模踐行事業與家庭“平衡”——沙喜蘭

"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是創造,個人勞動和集體勞動也是創造."南京港集團港口機械廠技術管理部部長、中宣部、全總2015年度發布的“最美工人”中唯壹的女勞模沙喜蘭說。

沙希蘭經常告訴年輕人的壹句話就是“先不要想妳得到了什麽,先想想妳付出了什麽。”就是這樣壹位自認為“吃虧是福”的女勞模,她參與研發的產品獲得了多項專利,為企業創造了數十億元的產值。南京港口機械廠也從十幾年前壹個名不見經傳的工廠,成為國內港口機械制造業的巨頭。

借助“沙溪蘭勞模創新工作室”,沙溪蘭對青年技術人員進行“1+1+1”結對傳遞、幫助和指導,鼓勵年輕人發掘自身閃光點,促進壹批中高級創新人才脫穎而出。

3.秦,80後,用科技創新提高生產力。

“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勞動創造價值永遠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不斷創造價值,推動歷史的車輪前進。”秦,80後產業工人,參加完勞模表彰大會後說。

秦參加工作14年,完成工作量25年,實施技術革新和微小改動660多項,使生產效率提高1到8倍。“我很高興我的工作有壹個堅實的起點。”在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秦家“兩代勞模”的故事被人們津津樂道。秦的父親曾被評為公司十佳勞動模範之壹。今天,我的兒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嘗到了超越父母的甜頭,秦在追求數控加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開發了“逆向思維、逆向取樣”的腹板加工新方法,生產效率提高了8倍,壹次性檢驗合格率達到100%。在加工新機型的減尾安裝平臺時,他的創新方法壹次性大幅縮短了零件的加工周期,降低了75%的加工成本。

4.從農民工到眾多專利擁有者——劉軍。

“我沒有做過什麽了不起的事情,但是作為壹個普通的勞動者,我在壹個平凡的崗位上壹路奮鬥到今天。”北京基業達電氣有限公司技術員劉軍在參加完勞動模範表彰大會後說。十幾年來,從農民工到眾多國家專利擁有者,劉俊勇通過勞動實現了自己的中國夢。

劉軍,壹個來自河北張家口的年輕人,生長在壹個貧窮的家庭。初中畢業後,他輟學去壹家餐館當服務員。2004年,劉軍來到北京基業達電氣有限公司,從車間員工做起,通過自學慢慢開始做結構設計。。

劉軍等人開發的三相銅母線配電箱技術歷時兩年,試驗40多次。“那時候真的很難。我和我的夥伴們有時會連續幾個晚上不睡覺。”劉軍說,但他從未感到氣餒,也從未想過放棄。

5.推動“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制造”——王軍。

寶鋼熱軋廠技能專家王軍在表彰大會上激動地告訴記者:“我們在老老實實勤奮工作的同時,還要創造性地工作,充分發揮創新精神,這樣未來才充滿希望。”

經過多年的反復學習和努力,王軍從壹名普通的崗位助理成長為新時代的技術工人、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積累先進操作方法5項,技術秘密26項,獲得國家專利168項,pct國際專利申請4項,多項創新每年為寶鋼創造直接經濟效益上億元。

發明和創新總是困難的。高強度全封閉精整矯直機層流冷卻技術、支撐輥技術的研發...有的研發甚至花了王軍10多年。但在他看來,願意付出的人不是壹般人群中的傻子,而是“聰明人更願意做的事情。”

2008年,王軍創新室成立。這支由10壹線工人和5名現場技術人員組成的隊伍,在王軍的全力指導下,近年來培養了3名寶鋼工人和發明家。

參考以上內容?人民網-人物故事:九位勞動模範的生活片段

  • 上一篇:美國會限制CPU出口嗎?
  • 下一篇:900字關於雕版紙的構成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