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如何科學理解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方向

如何科學理解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方向

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是黨的歷史活動的主要軌跡和脈絡。牢牢抓住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也就抓住了黨的歷史的“綱”,綱才能醒目。90年來,中國* * *產黨始終圍繞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 * *共同富裕,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努力,這是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中國* * *生產者黨是中國的執政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領導核心。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不僅關系到正確認識和評價黨的歷史,而且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具有重要意義。結合中國近代史,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面臨的重要歷史使命。完成兩大歷史任務成為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這是由近代以來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夢寐以求的社會理想。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不斷對中國進行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侵略和滲透,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此後,中國人民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這樣,中華民族要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大歷史任務。這兩項任務緊密相連,前壹項任務為後壹項任務掃清了障礙,創造了必要的前提條件。為了完成這兩大歷史任務,挽救中華民族的危亡,中國各個階級、各個黨派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是,由於階級的局限性,無論是農民階級、地主階級還是資產階級,都不能挽救中國的危機,也不能改變中國人民的處境和命運。中國* * *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著中國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這兩大歷史任務的重任落在了中國共產黨身上。中國* * *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自覺肩負起完成兩大歷史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深入研究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創造性地走出了壹條中國革命的道路,為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鬥爭開辟了壹條勝利之路。中國人民在中國* * *生產黨的領導下,經過28年的艱苦奮鬥,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民國,完成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創造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提條件。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這個歷史階段是近代中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中介和橋梁。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建國初期廣大人民群眾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國民黨殘余的矛盾。1952年底,新民主主義革命特別是土地改革的任務在全國完成以後,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國內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國外帝國主義國家和中國的矛盾。這就決定了中國既要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下來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又要迅速恢復國民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積極實現國家富強的歷史任務。65438年至0956年,中國創造性地完成了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初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我國雖已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但這是建立在相對落後的生產力基礎上的社會主義社會,我國的社會主義正在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社會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就決定了我國必須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努力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歷史任務。縱觀中國近代史,中國人民在中國生產黨的領導下完成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是歷史的選擇,也是人民的選擇。中國* *產黨成立90年來的歷史,就是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兩大歷史任務,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的歷史。高度重視偏離黨的歷史發展主題和主線的問題,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主題和主線,就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研究黨的歷史,審視黨走過的路。近年來,壹些人打著“反省歷史”的幌子,詆毀和否定中國* * *產黨領導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鬥爭,否定中國* * *產黨領導形成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 * *產黨取得的偉大成就,等等。這些偏離黨的歷史發展主題和主線的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告別革命理論。“告別革命”論認為革命只起破壞作用,阻礙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從而把革命和現代化完全對立起來,主張用“現代歷史觀”取代“革命史觀”。這種觀點的實質是否定中國近代以來的革命,特別是否定中國* * *產黨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可否認,革命往往以暴力的形式在較短的時間內打破原有的社會秩序,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民的生命財產、社會文化都有較大程度的損害和影響。但是革命的發生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近代以來,中國多次嘗試改革,但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根本不可行。只有進行革命,消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障礙,才能為實現現代化提供前提。中國近代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舊農民戰爭和民主革命雖然沒有取得最後勝利,但都在壹定的歷史條件下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中國* * *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為中國現代化和民族偉大復興掃清了制度障礙。所以否定中國近代以來革命歷史的“告別革命”論根本站不住腳。片面誇大黨的歷史錯誤的傾向。有些人不顧黨的歷史主流和本質,片面誇大中國生產力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犯下的錯誤,否定我們黨領導人民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取得的成就,特別是新中國前29年取得的成就。他們的根本點是通過否定黨的歷史來否定黨的領導。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在艱辛的探索過程中,難免會犯這樣的錯誤,遇到這樣的波折,甚至付出慘痛的代價。但是黨取得的偉大成就是主要的,是主流的。不能因為黨的歷史上有過錯誤和挫折就否定和醜化黨的歷史,故意誇大和誇大黨的錯誤。更重要的是,中國* * *產黨敢於正視自己經歷過的錯誤和挫折,並善於從中總結和吸取教訓,不斷增長本領。“壹個偉大的階級,就像壹個偉大的民族,不可能像從自己的錯誤後果中吸取教訓那樣快。”中國* * *產黨從成功和錯誤中吸取教訓,從而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取得了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經受住了各種考驗,不斷發展壯大。事實證明,中國* * *生產力黨是真正對人民、對民族負責,勇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把權力鬥爭作為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壹些人將該黨的歷史描述為政黨領導人之間殘酷的權力鬥爭史。中國* * *產黨有黨內民主制度,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黨的領導幹部長期以來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權力鬥爭不是也不應該是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把經驗教訓轉化為不斷發展的智慧和力量。我們黨的歷史不僅關系到黨的過去,也關系到黨的現在和未來。學習研究黨的歷史,總結中國* * *產黨圍繞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奮鬥的經驗教訓,就要轉化為不斷發展的智慧和力量,把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我們必須堅持和鞏固中國* * *產黨的領導地位。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證明,只有中國生產力黨才能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肩負起完成兩大歷史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90年來,在中國* * *生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完成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的歷史任務也取得了輝煌成就。但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壹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在中國這樣壹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要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任務,就必須有壹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凝聚社會各方面力量,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國* * *產黨以其先進性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了它能夠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意誌,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和* * *的奮鬥目標,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堅持和鞏固中國* * *產黨的領導地位,既是歷史的選擇,也是現實的需要。我們必須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經濟發展是社會全面進步的基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是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根本保證。新中國成立60多年的歷史反復表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國富民強;每當偏離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國家發展就會被耽誤,人民生活就會下降。中國* *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的選擇。人們之所以選擇中國* * *產黨成為中國的領導核心,根本上是因為它能帶領中國人民實現民富國強,振興中華。當代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的狀況沒有改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壹社會主要矛盾沒有改變。發展仍然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我們必須牢牢把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科學發展,更加自覺堅定地聚精會神搞建設,壹心壹意謀發展,堅定不移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我們必須大力發展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中國* * *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以爭取民主為目標。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結束了長期受壓迫和欺淩的歷史,第壹次成為新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但是,由於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建立在相對落後的經濟文化基礎上的,我國缺乏民主法治的傳統,社會主義民主建立的時間不長,人民民主的具體制度和實現形式還不完善,人民的民主權利還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必須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完善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切實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我們必須大力促進人民富裕。與他人共富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 * *產黨的價值取向。* * *共同富裕既不是同步的,也不是絕對的平均主義,而是所有人在社會發展的基礎上享受發展的成果。在探索* * *帶富的道路上,黨曾經搞過絕對平均主義,結果* * *帶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貧富差距也十分突出,已經逼近社會容忍的“紅線”,成為影響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這些教訓啟示我們,要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促進充分就業,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逐步實現人民共同富裕。
  • 上一篇:鐵廠鎮的歷史沿革
  • 下一篇:急~!08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課後思考題答案!還有紅樓夢研究(蘇州大學版)的問題和論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