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石家莊的輝煌歷史

石家莊的輝煌歷史

石家莊市所轄區域是人類文明發展較早、文化底蘊深厚的地區。市區白佛口文化遺址是目前全市發現的平原地區最早的人類遺址,距今約6000-7000年;新樂古遺址伏羲臺,證明了6000多年前中華人文始祖伏曾在此居住。戰國中山國文化是石家莊歷史文化脈絡中的重要壹環,也是繼槁城、臺灣等西方商人文化之後,令世人矚目的燦爛文化。

漢代時,石家莊西部的太行山區壹直是制造兵器、盔甲和生產工具的重要冶金基地之壹,故名“葉赫”。漢唐時期見證了佛教和道教在中國的復興和繁榮,衡州和肇州的宗教文化也在中國宗教史上留下了燦爛的篇章。趙州百林寺,相傳始建於東漢,是河北最古老的佛教寺廟。石家莊隋唐文化中最輝煌的歷史成就是趙州安濟橋,它被公認為世界大型開肩石拱橋的鼻祖,在世界橋梁建築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已被聯合國認定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隋唐時期,石家莊的文化名人有鄭偉和李繼孚。北宋時期,富弼、韓琦、歐陽修、沈括、蘇軾等名臣先後在河北任職,都在正定(今正定)留下了足跡,促進了這壹地區的經濟文化繁榮。

金元時期石家莊建築藝術成就的代表作是井陘蒼巖山福慶寺的橋梁建築和寺廟。橋與殿融為壹體,在千尺深溪之間的空中飛翔,像壹道飛舞的彩虹。設計形式巧妙,建築雄偉陡峭,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技術和美學造詣。在藝術創作領域,有上京毗盧寺的著名壁畫。這些壁畫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壁畫的傳統技法,在構圖、線描、色彩、人物造型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這時候自然科學的成果也很豐碩。著名數學家和學者葉莉奠定了中國初等代數的基礎,標誌著13世紀世界數學的最高成就。

20世紀初,平漢鐵路(現在的京廣鐵路)和鄭泰鐵路(現在的石太鐵路)相繼修建,並在這裏交匯。石家莊是隨著鐵路的修建逐漸發展起來的。1925,城原名石家莊(後改名石門)。

1947 165438+10月12石家莊解放,成為中國最早的大城市之壹。當時全市人口654.38+0.9萬,大小工廠27家,工業總產值約2000萬元。從1948年5月到1949年3月,西柏坡是中國中央委員會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所在地。毛主席和黨中央指揮了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召開了中國生產者黨七屆二中全會。1968河北省省會從保定遷到石家莊。

改革開放為石家莊提供了參與國際經濟循環、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機遇。石家莊以其環京津環渤海的優越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優勢,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註。近年來,石家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形成了三橫六縱兩環十二放射線的城市路網格局。壹是壹批造型獨特的現代化建築和住宅小區拔地而起,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的石家莊市區,高樓林立,街道寬闊。“民心河”像壹條玉帶環繞著城市,沿河的20多個公園像鮮花壹樣裝點著城市。

城市的起源

壹、現代城市化的起點——歷史偶然機緣的選擇

據相關史料分析,石家莊村始建於明初,原為鎮定衛的軍營和官寨。直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石家莊才成為隸屬於鎮定府獲鹿縣的壹個小村莊,與當時的鎮定城隔滹沱河相望。據清代光緒《獲鹿縣誌》記載:“石家莊在縣城東南三十五裏,有六街六廟四景泉”。20世紀初,石家莊村面積不到0.1平方公裏,只有200戶人家,600多人。

1902年,法比投資的魯漢(韓晶)鐵路在石家莊建成,並在石家莊設站。因為石家莊不出名,就以不遠的鎮頭鎮命名鎮頭站。1903鄭泰(今石臺)鐵路開工建設。為了降低成本,避免跨越滹沱河,鄭泰鐵路的起點從正定改為鎮頭站。歷史事件就像萬花筒,讓世界應接不暇。由於偶然因素,石家莊成為兩條鐵路的交匯點,帶來了世紀初壹個地區的重大變化。壹個農村小村莊被隆隆的車輪擡起,將壹個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南移,先取代正定,後取代保定,成為控制燕京南大門,扼住河北、山西咽喉,連接齊魯、中原的華北重鎮。

鄭泰路的南移是石家莊由鄉村走向城市化的誘因,真正的根本因素是近代工業的興起和發展。隨著鐵路線的開通,壹批現代工業相繼建立起來,包括:在石家莊村東頭建立的鄭泰通用機器廠(現石家莊車輛廠前身);大興棉紡廠為石家莊大興紡織有限公司;井陘礦和正豐礦等。近代大工業的興起,帶動了中小工業的興起和發展。1920鐵路東側修建石倉路。與此同時,平和軋棉公司和萬華肥皂公司也在鐵路以東崛起。隨後,大量農村人口集中在石家莊。到1930年,僅產業工人就達到16000人,極大地推動了石家莊城市化的進程。

20世紀初,石家莊還是獲鹿縣下轄的壹個小村莊。當時,獲鹿是童眼、肇連、三晉的貨物集散地,素有“逐日爭金的旱碼頭”之稱。然而,隨著鄭泰鐵路的開通,日益爭金的幹船塢東移,石家莊逐漸取代了獲鹿的地位。日益繁榮的商業和服務業成為石家莊邁向現代化城市的又壹重要因素。

二、石門自治——從農村到城鎮的飛躍

這壹決定的實施,導致了石家莊交通地位的改變,也成為新城崛起的主導因素。光緒三十三年(1907 10)九月,鄭泰鐵路建成通車,使石家村東壹舉成為韓晶鐵路和鄭泰鐵路的交匯點。當時的公路交通非常落後,鐵路交通在物資的分配和商品的流通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石家莊鐵路運輸地位的快速提升,誘發了工商業、服務業、金融業的全面崛起,加速了石家莊人口的城市化進程。到1925,鐵路西鄰的石家莊村街區面積已達1.8平方公裏,開始形成小城鎮雛形,成為獲鹿縣城。正定縣是壹個頗具規模的新城鎮。這壹時期,是中國現代城市建制醞釀和確立的時期。在這種背景下。當年6月24日,中華民國臨時統治令批準直隸省11鎮自1年7月起實行市自治制度,其中“石家莊市”“以石家莊為區”。但由於石家莊村及周邊地區工商業人口不足1萬人,獲鹿縣決定將鐵路以東的修門、板栗村合並,使這個新城的人口達到33077人。經過多次協商,石家莊和修門被選為“石門城”。同年8月29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批準石家莊與直隸省秀門合並,改稱石門市,令號為。12713.從當時民國政府的文件中可以看出,“市”的概念在使用上非常混亂,與小鄉鎮有很多相似之處。根本不是建制市的標準概念,也不是壹級行政區劃。所以,這個時候的石門城,和葫蘆城、正定城、辛集城壹樣,只是壹個小鎮管理模式。從65438年到0928年,中國開始以“市”作為行政制度。南京中華民國政府頒布了《普通城市組織法大綱》和《特別城市組織法大綱》,規定了普通城市和特別城市的設立條件。這種審批程序在中國尚屬首次。此前,直隸省11所謂“市”實行“市自治制度”,明顯不符合設市條件,因此全部取消。雖然沒有建立石門城,但這並沒有阻止石家莊城市化的進程。隨著工商業的不斷發展,大量農村人口集中在石門,或充實了產業工人,或從事商業、服務業,或經營小作坊和手工業。到1930,石門的產業工人總數已經達到16000以上。1933年7月,石門共有工商業戶約230戶(包括銀行、錢莊、工商企業)。隨著交通狀況的改善,電信和郵政也在不斷發展。為了適應日益發展的工商業,石門的社會管理機關也在不斷增加,包括石門區法院、石門區檢察院、石門特別公安局等。稅收方面,有石家莊市統壹稅收管理辦公室、石門區稅收征收局、石門屠宰稽查稅務局、西南礦產稅務局、河北九區煙酒稅收征收分局、獲鹿縣汕頭餅花種子牙稅收征收所等。與此同時,石門的軍隊、憲兵、各種行政機關、官員、隨員等來自軍事、政治、商業、稅務等各行各業的人員不斷擴大,人口不斷增長。到6月1937,石門總人口達到72100以上。從當時的城市規模和交通狀況來看,石家莊已經取代潞城成為山西和河北兩省之間的物資集散地,正在取代正定城逐漸成為這壹地區的交通、郵政和通訊中心。

1937 10 6月10日,侵華日軍占領石門。他們非常重視石門的交通地位,采取了壹系列措施把石門培育成他們長期占領華北的軍事基地。壹方面大幅增兵,擴大城市規模,強化軍事地位。另壹方面,這裏扶植了偽政權,偽“石門市公署籌備處”於6月5438+0938+10月15成立。1939年,偽冀省公署上書偽華北臨時政府行政委員會,稱:“石門在鄭達路起點韓晶路中心,物產集中,工商業聚集。雖人口不足30萬,且有特殊政治經濟情況,擬申請設市許可。”同年10月7日,65438,王克民發布了行政委員會的指令(密字第1027),批準設立石門市。

1941年,石家莊至德州鐵路建成通車,連接了韓晶鐵路和津浦鐵路,進壹步提高了石家莊的交通和經濟地位。其實日偽時期的石門市政治。經濟和軍事地位已經遠高於正定城,成為這壹帶新的中心城市。但由於中國* * *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權和抗日武裝堅持在正定、獲鹿等周邊縣活動,不斷打擊石門日偽政權。因此,石門城只是侵略者控制下的軍事重鎮,在行政管理、區域管理、經濟輻射、文化影響等方面都不具備中心城市的屬性。1947 l 65438+10月12、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石門,在石門建立了第壹個以城市為中心的人民政權。同年2月26日65438,石門市人民政府發布通告,將石門更名為石家莊。同時,華北人民政府在石家莊的成立,標誌著其政治中心地位的初步確立。新中國成立後,石家莊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進壹步提高,成為石家莊特區所在地,轄正定、獲鹿等17縣。從此真正成為這壹地區的政治中心,同時在經濟輻射、文化影響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而完全取代正定城,成為近代石家莊的中心城市。

  •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立法成就
  • 下一篇:暗黑破壞神中月光寶盒的合成公式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