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馬山縣文化

馬山縣文化

馬山縣民族文化歷史悠久,各族人民能歌善舞,民族文化豐富多彩,素有“文化之鄉”的美譽。群眾中流行的有挑子、打龍、茶事、踩燈籠、打鼓、唱山歌、山戲等,其中壯族的鋼管舞、壯族的三聲部民歌更是享譽海內外。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馬山縣孕育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風俗和文化。傳統的民族節日包括:春節、元宵節、三月三日宋莊節、端午節、中秋節、敬老節、達奴節等。鼓舞、鋼管舞、三聲部民歌、歌會、搶花炮、擂鼓賽、走馬燈是當地主要的民族習俗,其中壯族的鼓舞、鋼管舞、三聲部民歌最具當地民族特色。

壯族打鼓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了。在古代,當地壯族人祈求驅邪和來年風調雨順。隨著時代的變遷,敲鼓活動如今已經演變為當地傳統節日和重大節日的群眾性表演比賽。

壯族三聲部民歌是流傳於馬山以東,由馬山人獨創的壹種民歌。其中壹聲部和二聲部有獨立的音調,三聲部起襯托和聲的作用。演唱時,各部分相互協調,音色柔和,旋律優美。

打扁擔,原名“打郎”或“打春堂”,最初是當地農民每年正月初壹至元宵節舉行的民間娛樂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人們和動物都獲得了豐收和健康。活動中,每人持壹根桿子模擬勞動動作。可以上下站立,下蹲,轉身跳躍,有節奏地互相拍打,互相發出“咳”的聲音。現場緊張熱烈,鄉土氣息十足。現在已經轉化為壹項群眾性的體育健身活動。該項目獲得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壹等獎,並在北京演出。

到1986,全縣有20多人加入了全國、自治區的各類文藝社團,成為會員;解放以來,全縣人民在省級以上報刊和出版社發表(包括展覽和出版)各種形式的文藝作品300多部。收集和整理民間文獻;縣圖書館藏書8.6萬余冊,是1965年建館時的8.6倍。全縣有農村電影放映隊52個(其中民辦隊44個),年放映8019場,觀眾530萬人次。全縣有電視機4046臺(其中彩色電視機346臺)。按當年全縣總戶數計算,平均每23.6戶擁有電視機1臺。1986以來,在縣委、縣人民政府和區、地文化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馬山縣群眾文化設施得到了很大改善,建成了縣城、周露、臨徐、牯嶺、古寨、永州等6個文化館和大丘、樂平、雲嶺等3個農民文化園。1986 10,全區“建設城鄉文化館經驗交流會”在馬山縣召開,縣文化館經區文化部門檢查評比,名列全區第三。永州、周露、林圩、方嘉、牯嶺、古寨等6個文化站被評為全區達標文化站。營業用房總面積2010平方米;圖書館建築總面積為1173平方米;文物所業務用房總面積400平方米;國家藝術團排練演出樓占地900平方米,新華書店業務樓占地1.700平方米。新建縣電影院總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觀眾座位560個。建縣有壹座大禮堂,總建築面積2229平方米。全縣15個鄉鎮全部建成了文化站(庫),建成了8個鄉鎮影劇院、26個室外影劇院、76個村(村)文化室、126個業余文藝隊、195個文化經營攤點。

  • 上一篇:寒假作業語文數學英語科學歷史社會全部答案2011 10月1,好獎金10。
  • 下一篇:成語由歷史故事或名人典故演變而來()壹個有趣的成語故事並簡要記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