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歷史上第壹個以孝治國並實施壹些措施的朝代是哪個朝代?

中國歷史上第壹個以孝治國並實施壹些措施的朝代是哪個朝代?

西漢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以孝治天下的朝代。

因為漢代皇室宣揚“孝”的思想來治理天下,目的當然是通過強化封建倫理來鞏固自己的統治。當時以“仁、孝”為宣傳主線的封建倫理逐漸系統化(成熟)。統治者認為子女在家無條件孝順父母,進入社會後自然無條件效忠統治者。漢代沒有科舉,對人才的考察主要以孝道為主,所以被稱為“舉薦人才為官”當然,漢初惠帝和孝文帝的孝道,不僅履行了他們的孝義,而且延伸到治國方略,開創了漢代“以孝治天下”的教育模式。其中,《肖文皇帝》是最著名的作品,無論是從《大學》的修訂,還是《孝經》中皇帝的孝道,都完美地體現了傳統孝道的精神。正是因為漢朝以“孝”治天下,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創造了壹個強大的、相對穩定的、長久的時代。所以後來的各個朝代都拼命相信自己是以“孝”治天下的,甚至更好的說法,稱之為“仁孝治天下”。雖然大部分畫虎狗把國家搞得亂七八糟,像納拉勒(慈禧)就被打死了。

總之,因為漢朝號稱以孝治天下,他死後,謚號被冠以“孝”字,以示漢朝的功德。文帝為母嘗湯,後被編為二十四孝的故事。如除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外,漢朝所有皇帝都以“孝”為謚號,稱孝為惠帝、孝文帝、武帝、趙迪,都表現了他們對朝廷的政治追求。

此外,西漢還將《孝經》列為各級各類學校的必修課,還建立了“興孝”的官員選拔制度,將孝道的遵守和實踐與尋求榮譽和獲得獎勵聯系起來,成為孝道社會化過程中最強大的推動力。中國古代最早的關於孝和孝的官方記載,大概屬於《後漢書》。《後漢書》是南朝劉宋時期的葉凡(396 ~ 445)所作。這部史書在《史記》和《漢書》的基礎上向前發展了壹步。雖然沒有使用“孝子傳”的標題,但江、劉周、趙的39卷本《劉傳》是專門記載孝子的。本卷記載了許多以孝順仁義著稱的人物。漢安帝年間(107 ~ 125),汝南有壹個叫薛豹的人,他好學,死了母親,甚至以孝順出名。父親娶了第二任妻子後,開始恨薛豹,逼他分居。薛豹日夜嚎啕大哭,不肯離去,以致被父親毒打。不得已,薛豹在屋外搭了壹間小屋,住在那裏,仍然每天早上來掃;他父親又生氣了,把他開除了。於是他在更遠的村口建了壹間小屋,但從沒忘記早晚向父親拜年。過了壹年多,他父母覺得丟人,讓他回來住。後來父母去世,薛豹哀悼了六年,超過了規定的喪禮,因為三年已經夠了。

很快,哥哥要求分割財產,分開,薛寶沒能阻止,就平分了財產。臨別時,薛豹問老奴婢道:“我跟妳久了,妳不能用。”在分割土地和房產時,他問那些被遺棄的人,說:“我年輕時經營過,我感到懷舊。”分器皿時,他要了舊的、壞的,說:“我習慣了壹直用的。”後來弟弟的財產被糟蹋了好幾次,薛豹經常給救濟物資。漢安帝建光年間,公車官署特徵薛豹,官拜石忠。但薛豹天生心冷,自稱有病,不做官,只求壹死。於是朝廷下詔,允許他保留官職,回去養病。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漢代孝的具體情況。第壹,後人,尤其是今天的人,往往習慣於從功利的角度去觀察,懷疑當時的孝子是作偽,是作秀,或者是追名逐利。雪寶或許能讓後人看到壹個真實的、天真無邪的孝子形象。第二,他的孝順表現在父母去世前,父母去世後,分居時,甚至朝廷讓他做官時。第三,漢代統治者非常重視孝子,根據他的要求和具體情況,提拔他,任命他的官職,甚至保留他的官職。這種做法在社會上營造和諧氛圍可想而知。如果漢朝真的全是封建落後,天昏地暗,混混橫行,沒有良好的社會風氣,能持續四百多年嗎?這壹點也值得後人理解。

  • 上一篇:對《百鳥朝鳳》的理解和體會
  • 下一篇:豬價的歷史分析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