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英雄》為什麽開啟了國產大片時代?

《英雄》為什麽開啟了國產大片時代?

1978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電影的歷史分成了兩個部分。

壹年後,中國開始了大轉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電影的發展有了無限可能。

這種轉變的效果是相當可觀的。

1979年,《特勤局的槍聲》上映,共有6億人觀影,獲得180萬票房。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第壹部票房過億的國產電影。

1980的405謀殺案和1982的少林寺,在當時票價不到1毛錢的情況下,創造了票房過億的奇跡。

隨著80年代的野蠻生長,1993年,電影院市場化,全面擁抱市場經濟。

之後進口電影《亡命之徒》、《紅番區》、《真實的謊言》先後以2600萬、9500萬、6543.8+02億的票房成績打破內地電影歷史票房紀錄。

1997年,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以3600萬的票房建立了賀歲檔,國產電影開始註重檔期概念。

次年,《泰坦尼克號》引起眾望,票房紀錄3.6億,直到2009年的《變形金剛2》才被打破。

但是,國產電影再次獲得1億票房,是千禧年。2000年,《生死抉擇》從暑假到國慶檔上映,總票房654.38+0.2億元。

2002年,是中國電影巨變的壹年,只因為壹個來自天堂的人來了。

《英雄》讓去年略顯低迷的電影市場熱了起來,內地票房2.5億,占全年四分之壹。

也固定了壹大塊邏輯,就是大導演、大投資、大場面、大明星,幕後團隊都是大師。

張藝謀、張衛平、江誌強攜手讓大陸電影進入大片時代。

推動了中國電影的商業化,改變了電影的宣傳模式和盈利模式,讓電影公司開始重視營銷的重要性。

同時也使得大陸電影市場和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沒有被好萊塢電影蠶食的電影市場。

或許我們在《英雄》中看到了香港與內地合作的空前成功。2003年,香港和內地簽署了CAPE協議。

協議中提到,香港電影人如果與內地合拍,可以獲得國產電影的待遇,從此香港與內地進入合拍時代。

次年,華誼兄弟與周星馳合作《功夫》,654.38+6億的票房讓張藝謀的《十面埋伏》和馮小剛的《天下無賊》都不是功夫的對手。

國產電影年度桂冠的取得,讓更多的香港導演開始北上。

當時香港電影市場已經奄奄壹息,陳可辛、徐克、王晶、吳宇森、葉偉民、劉偉強、林超賢等香港導演抓住機會來到內地。

不僅繁榮了內地電影市場,也將香港電影成熟的工業化生產帶到了內地。

比如吳京的《狼牙》、《狼勇士》、《狼勇士2》的幕後制作團隊都是港產電影人,博納的系列主旋律電影。

合拍的作用不僅可以體現在產業化上,還可以體現在檔期的選擇上。

2008年,得益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電影市場飆升。國慶當天,《畫皮》內地票房過億,自行打開了國慶檔的大門。

次年,風聲上映,僅國慶檔累計票房654.38+0.5億,成功奠定了該期“黃金檔”的地位,成為僅次於春節檔的全年第二大檔。

這壹年,香港演員不再獨領風騷,而黃曉明、鄧超等內地演員開始獨領風騷。

但是,演員的變化對大陸電影的影響是無法與《阿凡達》帶來的變化相比的。654.38+0.34億的票房和3D技術讓內地瞠目結舌。

這種改變直接升級了國內影院,大大增加了銀幕數量,讓2D電影成為時代的眼淚,也讓內地年票房總額首次突破100億。

隨著票房的增長和市場的擴大,院線和電影公司關於票房收入分配的矛盾越來越大。

這時,張藝謀又站了出來。他用《金陵十三釵》和電影院談判。經過多年的調整,票房分成終於由之前的3: 7改為4: 6。

  • 上一篇:用輿論造句(30個左右)
  • 下一篇:中國古代蘇州的四大園林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