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明末發生了壹場嚴重的災難?

明末發生了壹場嚴重的災難?

1,小冰期

明朝遭遇的“小冰期”冬天非常寒冷,尤其是1580-1644年末,是千年最冷,萬年第二,百萬年第六到第七,相當寒冷。

到了明朝中期,也就是1500年以後,溫度突然下降,整個降溫過程非常明顯,最低溫度階段是明末時期——1600年到1644年。

這期間氣溫驟降至千年最低點,千年第二最低點,百萬年最低的六七個極寒期之壹。崇禎即位的1628年恰好是最冷時期的中期,整個氣溫回暖是在明朝滅亡後的1650年左右。?

小冰期,氣候變化顯著,糧食產量大規模減少,對壹個人口眾多的帝國是致命的打擊。北方的極寒使得降雨區普遍南移,導致明朝全國各地幾乎年年成災。

如此長時間高密度的災難,極大的削弱了明朝的國力,到1619,整個“小冰期”最冷的時期肆虐了20多年。

根據南北方誌中的記載,災難的線索最早可以追溯到嘉靖初年,到萬歷十三年(1585)開始明顯,但此起彼伏,在1600左右突然加劇。

2.瘟疫

明末鼠疫又稱華北鼠疫、史靜鼠疫、晚明鼠疫、凹凸鼠疫,是指明朝崇禎年間,中國北方出現的鼠疫。

明朝中期以後,中國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少雨時代,出現了全國範圍的大旱。萬歷、崇禎年間,旱災越來越頻繁,旱年比例也在增加。波及華北數省的大瘟疫,首先在山西爆發。

明末大瘟疫始於山西崇禎六年(1633)。崇禎十四年到達河北,隨著李自成和清朝的軍隊向更多地區擴散。崇禎十四年(1641),瘟疫傳到北京,造成北京大量人員死亡。

明末瘟疫,大瘟疫,是“鄰童不見,有棺無棺,九門已逾二十萬。”從1643年8月到16年2月,北京的死亡人數保守估計高達全市的五分之壹。於是當李自成在次年四月入侵明帝國首都北京時,面對的是壹座人鬼混雜、黃昏時人不敢去的死城。

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根據明末華北地方誌和部分明人的記載,在《華北鼠疫流行與社會變遷》壹文中首次提出,明末席卷華北的鼠疫其實是鼠疫。近十年後,他與李煜尚合著了《鼠疫:戰爭與和平》,進壹步完善了前人的研究,提出了“老鼠死了”的觀點。

異常寒冷的氣候經常引起洪水、幹旱、蝗災、瘟疫等。,成為全國性的瘟疫,形成“水旱-饑荒-瘟疫”的惡性循環,成為明朝崩潰的根本原因。

擴展數據:

明末農民起義

又稱明末農民戰爭、明末起義、李自成起義、張起義等。,在明末乃至清初的天啟、崇禎年間爆發。

明末,天災人禍不斷,階級矛盾日益尖銳。面對皇太極離邊的威脅和內地的饑荒,明朝廷為了節省開支,精簡機構,被迫對郵局進行改革。但陜西發生旱災,百姓無法生活,不得不鋌而走險。

明末農民起義首先在陜北爆發。土地貧瘠,生產落後,賦役嚴重,連年饑荒,導致了農民起義。

從天啟七年(1627)陜西王二起義,經過洛陽、襄陽、成都、山海關等戰役,到清順治十五年(1658)戰敗,起義軍對明軍17,對清軍14。

王二、、李自成、張等農民軍從小到大,從分散到集中,從遊擊機動作戰到機動作戰,最終推翻了明朝。後期,出於民族大義,農民軍采取了聯合明朝和清朝的決定。

但由於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和戰略失誤,加上清軍入關後的瘋狂鎮壓,農民起義最終失敗。

明末農民戰爭沈重打擊了明朝的腐朽勢力和清軍的囂張氣焰。二百萬農民革命軍在明清時期,在黃河南北、長江上下十余省的廣大地區,同地主階級軍隊進行了艱苦的鬥爭。這場戰爭是中國歷史上歷次農民戰爭的高潮和總結。

百度百科-明末農民起義

百度百科-明代小冰期

百度百科-明末瘟疫

  • 上一篇:水上旅遊景點介紹水上旅遊景點介紹
  • 下一篇:重慶巫山縣天氣預報準確15天。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