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沂蒙革命老區沂蒙精神群像系列。

沂蒙革命老區沂蒙精神群像系列。

1941年12.20,1000多名裝備精良的日偽軍突然包圍了園子埡村,園子埡的英雄人民奮起自衛。整個村莊,男人,女人和孩子,壹起投入戰鬥,他們的父親死了,他們的兒子在船上。丈夫死了,妻子死了,連十幾歲的娃娃都扛著石頭和磚頭。林老七,也就是林九蘭,掄起鍘草機砍了七個日本兵,最後壯烈犧牲。侵華日軍沖進村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村長林手持大刀指揮村民,與窮兇極惡的日寇展開了激烈的巷戰。大刀、長發、雁槍、鏟頭成了殺敵的武器。林九幹犧牲後,妻子流著淚揮舞著鏟頭,向鬼子砍去。戰鬥壹直持續到晚上,八路軍和區武術隊趕來解救園子埡村民。在這場慘烈的戰鬥中,全村147人壯烈犧牲。板泉區委書記劉信義、區長馮幹三也在園子埡上灑了血,100多名鬼兵也成了園子埡村民的鬼。

園子埡村自衛戰結束後,毛澤東在延安《解放日報》上高度評價該村為“村莊自衛戰的典範”。1942年,該村被濱海特委授予“抗日模範村”,成為“中國抗日第壹村”。聽著老人悲壯的講述,閃光燈不停閃爍,記者們在昏暗的燈光下迅速記錄下壹段悲壯的歷史,壹曲英雄的贊歌。這就是沂蒙人民,這就是英勇不屈的園子埡村民。園子埡村自衛戰爭表現出的偉大抗日民族精神,正是今天建設“大臨沂、新臨沂”的“沂蒙精神”。在戰爭年代,沂蒙山區有壹個龐大的母性群體。在送孩子參軍、送丈夫贍養之前,她們縫過軍裝,做過軍鞋,擡過擔架,推過板車,不遺余力地養育革命後代,寫下了壹系列關於軍民的歌——她們是“沂蒙紅嫂”。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當年的“紅姐”有的已經去世,有的已經年過八旬。但她們身上的“紅姐”精神,卻通過自己的子女和養育的革命後代傳承下去,從沂蒙山區走向中國,成為激勵壹代又壹代人獻身報國的寶貴精神財富。

明德英(1911-1995)沂南縣馬牧池鄉橫河村人。1942年底,侵華日軍對沂蒙山區進行了大掃蕩。年僅13歲的八路軍戰士莊新民受傷,被馬牧池鄉橫河村的薩爾甘·明德英發現。莊新民昏迷時,明德英用牛奶將其救活。鬼子來搜村時,明德英和丈夫李把莊新民當親生兒子,才避免了困境。

祖秀蓮(1911-1977)山東省沂水縣洞頭鄉陶克子村人。1941年冬,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部偵察參謀郭武石身負重傷,生命垂危。祖秀蓮當機立斷,把他救到壹個山洞裏,餵他吃東西,餵他吃藥,大小便壹個多月,終於把郭帶回了部隊。1947年,郭復員後未回山西老家,與祖秀蓮同住。死後葬於陶克子村南。

王環宇(1888-1989)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鄉東辛莊村人。1939年6月,許率八路軍第壹縱隊領導機關進駐,並改駐地。在黨組織的幫助下,王改辦戰時托兒所,悉心照料41革命軍人後代。她的兩個兒媳在哺乳期用牛奶餵托兒所的孩子,導致三年內四個親生骨肉因營養不良而死亡。1943後,王在予養了45個革命後代。許、羅榮桓、陳毅等革命前輩的後代,都是在王的懷抱中度過童年的。2003年,當地黨委和政府為她修建了紀念館並雕塑了壹座銅像,許多革命後代前來瞻仰。沂蒙六姐妹:來自山東省蒙陰縣,她們是、易廷珍、楊、易淑英、吉珍蘭、宮。在孟良崮戰役中,為了掩護士兵過橋,他們用單薄的肩膀架起了壹座堅固的橋梁。在冰冷的河水中,他們不顧自己的生命,讓戰士們扛在肩上的木板順利過河。

1947萊蕪戰役、淮海戰役期間,特別是孟良崮戰役期間,沂蒙六姐主動挑起村裏擁軍重擔,動員全村男女老少,擔任向導、送彈藥、送糧草、烤煎餅、洗軍裝、做軍鞋、護理傷病員等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孟良崮戰役期間,他們帶領全村為部隊烤煎餅1.5千斤,為軍馬籌草料3萬斤,洗軍裝8000多件,做軍鞋500多雙,捐雞蛋450多個,運柴火1.7千斤。停下來的時候,還為戰士們唱歌,進行宣傳,鼓舞士氣。沂蒙六姐妹為戰役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

6月1947,10日,當時的魯中大眾發表了壹篇題為《婦女壹切支持軍隊》的文章,報道了她們的模範事跡,贊揚了她們崇高的革命獻身精神,稱她們為“沂蒙六姐妹”。李家寨位於山東省莒南縣沂蒙腹地,1957 10.9。毛主席在《李家寨大山農業社千方百計爭取農業豐收》的報告中親自批示:“龔宇移山改造中國,李家寨是個好榜樣……”。李家寨是沂蒙精神的真實寫照。

解放前,李家寨有句諺語:“入瘠地難耕,既怕澇又怕旱,十年九載;沙蓋幹龍崗,鋤地叮當,地不打禾。”1951年,李躍坤擔任李家寨鄉黨支部書記,兼任李家寨村黨支部書記,帶領李家寨人民重建家園。從1954的冬季至日到0955的春季,他帶領全鎮幹部群眾展開了壹場治山治水的攻堅戰,平整了11條山脊,填平了70多條大王溝和300多條大溝,鉆了三條大埂,迫使13條山河改道。

在新時代,沂蒙精神依然充滿活力。誕生於革命戰爭年代的沂蒙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展現出越來越耀眼的光輝,令無數後人景仰。沂蒙精神與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壹樣,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向前,沂蒙精神必將折射出越來越耀眼的光芒,影響壹代又壹代革命後代,造就壹代又壹代民族脊梁。神泉莊位於臨沂市羅莊羅莊鎮,面積1.2平方公裏,400多戶,1.6萬人。1990之前,這個村是羅莊鎮倒數第二個村,人均收入不到300元。

1989結尾,村民王廷江在致富的同時,沒有忘記自己的老鄉。他毅然把自己600萬資產的企業捐給了村裏,帶領群眾大力發展村辦產業,對村裏進行統壹規劃,用自己的錢給每戶補貼10萬元。當年建成137德式小洋樓,三年內實現農業機械化、水利化、良種化。

2000年,全村總資產達6543.8+0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20.4億元,人均收入8000元,十年間增長了26倍。從1990開始,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從1992開始,投資10萬元。

村裏所有的街道都硬化成綠色。現在,95%以上的村民住宅樓已經建成,汽車開始進入家庭,村民的生活壹天比壹天好。該村號稱沂蒙第壹村。1995 165438+10月,民政部授予沈全莊“全國模範村民委員會”稱號。九間棚位於平邑縣的九間棚村,在海拔640多米的丁龍山上。這裏曾經是有名的貧困山村,只有70戶236人,1983年人均收入不到180元。村子四周懸崖峭壁,山高溪陡,自然環境惡劣。生活在懸崖上的70戶人家更加與世隔絕,缺水缺電缺路,幾乎過著山野古代原始部落的生活。從65438年到0984年,以劉加坤為支部書記的黨支部開始了裝電、修路、整地、植樹的五年計劃。電網自籌資金1.5萬元,每根重1.8萬多斤的水泥電桿,20天由9個棚民簡單搬運上山;修壹條路壹般要五年,九個棚工只要五個月就能修完;在治水上,實現高山水利化;有水後,九間棚人治理灘塗2100畝,耕地450畝,水土保持林8萬畝,人均果樹120多棵。

1990年代,九間棚人抓住機遇,二次創業,在縣城建立了自己的工業項目。從此,九間棚人才開始慢慢走出大山,在縣城等地辦廠,開始在市場經濟的大海中揚帆遠航。

到1998,全村工農業總產值2200萬元,利稅240萬元。如今,這裏已成為全國著名的鄉村旅遊示範點,林木蔥郁,桃花、紅梨、白梨,滿山花果。村裏在山上有了水果基地,在縣裏辦了企業,建了四個“九間棚公寓”,在北京辦了生態園,培育了金銀花新品種“九豐壹號”,成立了九間棚農業科技園有限公司,21世紀,九間棚人跨省進京,采用現代管理模式,創建了中國第壹個金銀花園。

2007年,九間棚村工農業總產值達8800萬元。2008年工農業總產值達654.38+0.2億元,人均純收入達2萬多元,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學習九棚精神,用務實的理念凝聚人心,用奮進的目標激勵人心,用發展的成果激勵人心,用良好的風氣感染人心,形成人人講科學發展、人人為科學發展而奮鬥的嶄新局面。

九棚的意義不在於200多人的小村莊做了很多事情,而在於豎起了壹面旗幟。這面旗幟是我們所有山區發展的榜樣。在許多地區,以九間棚為榜樣,激發了發展山區的強大動力。許多人來這裏參觀。他們來學習九棚的經驗。經過學習,他們已經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改頭換面了。

九棚精神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不可估量。特別是在宋平同誌親自把妳作為典型作了批示,給了妳很高的評價之後,九棚的作用就更大了。可以說,九間棚精神現在在全省,在沂蒙山區、齊魯大地發揚光大,已經超越了我們的省界。

除臺灣省外的各省區都來參觀學習,看完都會受到啟發、感動和教育。他們帶回九棚精神後,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九間棚裏的“吃苦、吃虧、努力、發展”四個字提出的很好。這八個字主要是對黨支部和幹部說的。當幹部,黨員第壹,壹定要能吃苦。創造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要吃苦,怕吃苦當不好幹部,當不好黨員。第二,要學會吃苦。我們應該把祖先放在自己之前,首先想到群眾,而不是集體。我們不應該首先考慮當前的形勢,而應該首先考慮我們自己。做到“兩餐”並不容易。吃苦是黨性覺悟的問題。“兩頓飯”過後,幹部的素質應該是務實和開拓。“吃苦耐勞,吃苦耐勞,開拓進取”是九棚精神的集中體現。作為個人,不要怕賠錢。賺便宜不好。只有先虧了才能得便宜,吃了虧才能大有作為,發大財。“吃苦、吃虧、努力、發展”是全省都要學的八個字,所有幹部、黨員都要學。這八個字落實好了,黨群關系就會得到改善和加強,我們的面貌就會迅速改變,我們的事業就會大大發展,黨中央和鄧小平同誌提出的小康生活就有希望實現。

九棚精神永放光芒!

  • 上一篇:鋁價創歷史最高。
  • 下一篇:15秒快速檢查歷史記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