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有幾個人能做到古代文人推崇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仙?

有幾個人能做到古代文人推崇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仙?

“德、功、言”出自《左傳》:“天下有德,其次是功,其次是言。雖久不廢,此謂不朽。”是春秋時期魯的叔孫寶和晉的範在討論什麽是“死而不死”。這種“德、功、言”被後世學者概括為“三仙”,廣為推崇,但由於其高度和難以企及,實際上卻成了許多學者尤其是文人入仕後追求的最高目標。

唐代人孔,在《春秋正義》和《左傳》中分別對德、功、言進行了界定:“立德即立法,助人為樂”;“立功即救亡圖存,立功即助時”;“發表聲明意味著它足夠重要和合理,可以傳遞下去”。這不僅是壹種解讀,而且在某些方面提高了“不朽”的標準,比如“施舍大眾”,孔子認為是聖人所為,“堯舜還病著呢!”要求。

後來到了宋代,張載先生的《橫渠四句》中說:“立天地,立人,不停前事不忘,萬世太平”,把“三仙”進壹步具體化了——“立天地,立人”,這就是立德。馬壹浮先生對“橫渠四句”有不同的解讀:“天地之大,謂之生命。人心的全部美德就是仁愛。學者的事,不應該建立在知、求、善、不善的基礎上。可以這樣。是壹顆天地之心。”“子曰:“老人安。朋友都信。少的都懷孕了。”學者們決心要有這樣的氣候。這是為了人民的生活。“可以說,心為天地,命為百姓,是壹個人公德和私德的最高標準和體現。“從過去學習”的最好方法是發表聲明,寫壹本書。“為天下太平”是立功,但不知比“立功即救亡圖存,救亡圖存”高多少倍。也應該是壹個遠大的目標和理想,很難實現。就華盛頓和傑斐遜而言,我不敢說壹切都是和平的。

實際上,這些不同的闡釋、提升和具體化,都是古代學者和思想家在儒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提煉和調整的結果,都是儒學的不同表現。受儒家思想影響,古代文人以修身、治國、平天下為己任。所謂“學好武功,賣貨給皇帝”。這種追求,在科舉制度和治國思想的推動下,成為大多數文人的追求。明清之際,王夫之、黃宗羲、顧等思想家提出學習必須“經世”,是對這壹追求的高度概括。

很多人說只有兩個半的古代文人或者學者才能做到“三仙”。孔子、王陽明、曾國藩是壹半。

孔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學的創始人。幾千年來,他的思想和理論壹直影響著統治者和學者。“孔子聖人”和“大聖”是固定的。

哲學家、思想家王陽明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上的“心學大師”。在思想上,王陽明綜合了儒、釋、道的精華,創立了以“心即理”、“知行合壹”、“致良知”為核心的新心學。與他的思想成就相比,他的文學武功並不算太豐富。王陽明從官至都察院左都,兩廣、湖廣、江西四省總督,政績突出,官聲頗佳。生前被任命為新官,身後成為公職人員。他領兵作戰平定叛亂,並向朝廷無償選拔訓練民兵,從而平定了困擾南方四省的大規模叛亂。

而曾國藩則是中國近代的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始人、統帥。毛澤東在1917年8月23日的《給黎錦熙的信》中說:與他人親近是愚蠢的,而單獨為曾文正服務是愚蠢的...蔣介石也多次告誡子女:“要多讀書,多讀曾文正、胡林翼之類的書和信”。也有人用對聯總結曾國藩的壹生:“立德立功,立三不朽言,為人師表,為完人。”但由於其“立功”源於太平天國的滅亡,是清廷中興的大功臣,被後世定性為鎮壓太平天國的元兇。判斷誰對誰錯並不容易。但總給其“三仙”蒙上陰影。至於未能有效抑制老九的殺戮,這讓它看起來不那麽體貼,所以曾文正是壹半。

這三人就是中國歷史上成就“三不朽”的所謂“二聖半”。

事實上,嚴格按照這個標準,老夫子的“功績”只有在後世才看得見。他周遊世界宣揚自己的理論,卻不被視為統治世界的思想。直到漢初,他才逐漸成為統治者治理國家、向學者學習的指導思想,進而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儒學”。為了打破“學而優則仕”和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他按照“三仙”的標準提出並實踐了“有教無類”,對於老夫子來說,唯壹的遺憾是沒有“對時間的貢獻”。

王守仁心學的高度和難度,不在於哲學思想和學術高度有多高,而在於它不僅超越了幾千年來壹直處於統治地位的儒學,而且能夠另辟蹊徑,另起爐竈,打破了朱成理學“李瑱”籠罩在儒學外衣下的局面。雖然他的“貢獻”僅限於壹隅,他的“話”也有爭議,但無論如何,按照“三仙”的標準,王守仁是歷史上總分最高的,孔子、孟子、朱成都不如他。

至於曾文正,如果嚴格按照標準,他的“德”是有瑕疵的,他的“功”是頗有爭議的,他的“言”也不足以組成壹個家庭,所以能算半個就很幸運了。我覺得跟更熟悉現代人,被潤宮尊重有關。

其實歷史上還是有壹位秀才,算得上是“賢良、有功、直言”的,只是這位先生單科成績並不是最好的,比平均水平要好。是的,他就是那個關心“悲喜”這個詞的範文正公爵。

在個人品德方面,範文正敢於直言,大公無私,心胸開闊,淡泊名利,清正廉明,被視為道德楷模。在文誌的武學中,他是壹位為人民利益、戍邊禦敵、革新政令、興辦教育、廣納賢才、以文立國、以武固國的卓有成就的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與上述兩位半聖人相比,他的文學武功更差,但與孔子和王守仁相比,這是他在“說話”上的短板。按照“三仙”的標準,我認為範文即將比曾文正更平衡、更純粹、更優秀。

所以我想說,古代文人哲學家中應該有三個半聖人,曾還是半個。

  • 上一篇:2013高考難嗎?
  • 下一篇:芬蘭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