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化學預防是什麽意思?

化學預防是什麽意思?

化學防治

葉尹仲

用化學藥劑控制植物病害發生和發展的方法。利用化學物質對植物及其生長環境進行處理,可以減少、消除和破壞病原生物,或者改變植物的代謝過程,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達到預防或治療植物病害的目的。化學防治的重要性因不同類型的疾病而異。只有壹次初侵染的種傳病害,用農藥種子消毒可以有效處理。以多次再侵染為主的病害,如小麥銹病、稻瘟病、水稻白葉枯病等。,應以選用抗病品種和農業技術措施為主,結合生長期化學防治。但在找到高產抗病品種之前,或推廣品種抗病性喪失,氣候條件對病害有利時,仍應采用化學防治,如小麥赤黴病,以解燃眉之急。化學防治的應用應考慮經濟效益和環境生態效益。

簡史

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硫黃赭石防治植物病害的記載。1882年,Pierre Marie Alexis Milad發現了波爾多液對葡萄霜黴病的作用,從而開始了植物病害化學防治史上的第壹個裏程碑——無機殺菌劑階段。在此期間,主要使用壹些金屬無機鹽和非金屬無機化合物,如汞、銅、鋅、硫和砷。在1934中,W.H.Tisdale,I.Williams和H.Martin同時報道了二硫代氨基甲酸鹽作為橡膠硫化促進劑,在實驗室試驗中具有殺菌毒性,在1942中,M.C.Gotd-sworthy (M.C. Gott)。隨後,出現了三氯甲硫基和醌類殺菌劑。這壹時期研制的殺菌劑用量明顯低於無機殺菌劑,對人、畜、植物安全。但它仍然是壹種保護性殺菌劑。化學防治史上的第三個裏程碑——殺菌劑內吸階段,是由20世紀60年代後的威銹靈、苯菌靈、硫黴威的研制而開始的。這類殺菌劑可通過植物莖葉的表面浸潤或根部吸收,隨植物體液輸送到植物的各個部位,殺滅或抑制侵入寄主的病原菌,控制病害的傳播,達到治療效果。明顯減少了田間用藥劑量和次數,提高了藥物的殘效。有些藥劑通過壹次性種子處理,可以保護苗期免受氣傳細菌的侵染,或者可以控制谷子白病、玉米霜黴病等全身性病害的發生。開發無毒殺菌劑是殺菌劑發展的新趨勢。這類殺菌劑可以通過幹擾真菌的致病系統或增強寄主植物的防禦功能來提高抗病性。四氯酞、三環唑和氟醌在體外對稻瘟病菌無殺菌活性,但對水稻表現出極高的病害防治效果。用噻菌靈處理水稻植株後,誘導水稻植株產生α-亞麻酸等抗菌物質,使侵入的細胞木質化,阻止病原菌向鄰近細胞擴散,從而緩解病害。可以預見,隨著植物生理生化的研究、殺菌劑對病原菌的作用機理以及生物工程技術的進步,植物化學防治將發生深刻的變化。

化學控制原理

利用化學藥劑減輕或控制疾病的原理包括化學防護、化學治療和化學免疫。

化學防護

指在病菌感染植物之前,使用殺菌劑殺死病菌或防止入侵,使植物避免感染。美國的James G.Horsfull將化學防護分為兩種:第壹種是在病菌接觸寄主之前或之後,直接對靜止的病菌噴灑殺菌劑。①在接種源施用殺蟲劑。比如在桃芽萌發前噴灑藥劑,殺死潛伏在芽鱗上的越冬桃縮葉病菌,從而減少桃縮葉病的發生。②在健康植物表面施用農藥。比如小麥黑穗病的病菌附著在小麥種子表面,種子萌發後,病菌的厚垣孢子也從芽鞘萌發侵入。播種前用化學藥劑拌種,直接殺死附著在種子上的厚垣孢子,緩解病害。第二種是將殺菌劑噴灑在寄主表面形成藥膜。當病原菌的孢子落在帶有藥膜的植物表面時,由於農藥的毒性,孢子無法萌發和侵入。波爾多液和有機硫殺菌劑具有在植物表面形成不溶性保護膜的能力。內吸性殺菌劑,如三環唑、氟醌等,能預防稻瘟病,能抑制黑色素的合成,影響附著細胞入侵栓的入侵,故其防病原理屬於無毒化學防護。

化學療法

病原菌侵染植物後,施於植物表面,控制病害蔓延,降低發病率。其作用方式是:對病原體直接殺菌或抑菌,鈍化病原體產生的毒素;或影響宿主植物的代謝,改變其對病原體的反應或影響病原體的致病過程。化療可以分為以下三種。①局部化療。比如冬天蘋果樹幹上的環腐病和腐疤,可以先用刀刮幹凈,再塗上殺菌劑。②表面化療。比如植物表面的白粉病斑,用硫磺粉噴灑,直接殺死附生菌絲和孢子。③內部治療或內部吸入治療。化學物質施於植物,通過滲透、內吸、運行等方式,直接毒害和抑制植物體內的病原菌或作用於寄主植物,從而緩解病害。

化學免疫

在使用化學試劑後,植物細胞中原始抗性基因的表達被誘導,導致可遺傳的高水平抗性。目前,這種化學免疫現象在理論上仍有討論。雖然壹些化學物質可以誘導壹些植物保護物質的產生,但不清楚它是否可以在後代中再次表達。真正的化學免疫將是化學防治研究的新課題。

化學控制方法

化學控制通道

葉尹仲

根據發病原因、發病規律和發病周期特點,采用化學防治方法。化學預防和控制方法包括使用殺真菌劑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控制接種物的產生,控制原發或繼發感染的來源,阻斷病原體的傳播,防止病原體在感染點侵入宿主,以及用化學藥劑處理患病的植物。目的是用最有效的殺菌劑,最少的使用次數,最低的用量,簡單的使用方法,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殺菌劑的使用方法有苗木處理、土壤處理、葉面噴施、浸漬、熏蒸等。

幼苗處理

種子、幼苗和其他帶有病原體的繁殖材料用化學藥品處理,以減少初侵染源。對於原發感染的疾病,防病效果明顯,但對於繼發感染的疾病,幼苗處理並不能達到完全防控的目的。幼苗處理具有用量少、植株休眠、對較高濃度化學藥品的抗性強、集中處理造成的環境汙染小等優點。早期主要用植物汁或酒浸泡種子。在1907中,法國學者普雷沃斯特發現,低濃度的硫酸銅可以抑制黑穗病孢子的萌發。1910開始用氯化汞拌種防治谷物的雪腐病。1931年氯酚羥基汞問世,有機汞被廣泛用於處理種子。四氯氫醌(1937)和六氯苯(1945)用於谷物包衣。這些種子處理劑的發展促進了苗木的化學處理,成為防治許多重要病害的重要手段。1966以後,由於內吸式長效殺菌劑的發展,擴大了苗木處理的防病範圍。用化學藥劑處理種子,既能消滅附著在幼苗表面的病菌,又能抑制內部病菌,保護幼苗免受土傳病菌的侵害。如威秀靈拌種可防治麥稭黑穗病和棉花立枯病。也可用於保護苗期免受氣傳病害,如用Mitstem拌種防治大麥白粉病。長期以來,卵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的化學防治效果不佳。乙酰丙氨酸類殺菌劑問世後,解決了此類病害的防治,如用甲霜靈拌種防治谷子白病。種子處理包括浸種、拌種和濕潤打洞。(1)浸種。用壹定濃度的藥液浸泡種子或幼苗,浸泡時間根據藥液的濃度和溫度進行調整。壹般藥液濃度高、溫度高時浸泡時間短,否則浸泡時間延長。②拌種。根據種子的多少,換算出所用藥物(粉劑或膏劑)的量。壹般是將粉末在專用儀器中混合均勻,使每粒種子表面均勻塗上藥物,形成“包衣”。近年來,種衣劑也得到了發展。③潮濕悶熱。也稱半幹法,即在種子表面均勻噴灑少量高濃度藥液,然後在播種前覆蓋壹定時間。

土壤處理

用化學藥劑處理土壤,可以利用藥劑的毒性直接殺死或抑制病原生物或改變土壤的酸堿度,不利於病原生物的生長繁殖。內吸性藥物被土壤中的根部吸收後,進入植物體內,傳導到地上部分,控制植物免受空氣傳播病菌的感染。按用藥時間可分為播前使用、播期處理和植物生長期處理。處理方法包括澆水、毒土、用特殊的農藥工具註射。農藥處理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土壤類型、理化性質、微生物作用等。,所以必須從病原生物、農藥、土壤等方面綜合考慮。壹種土壤處理劑是利用化學品的熏蒸作用,蒸氣壓比較大。進入土壤後,在壹定溫度下揮發成氣體,在土壤顆粒中擴散,從而增加化學物質與病原生物的接觸,達到殺菌的目的。例如不飽和鹵代烴、有機硫、異硫氰酸酯等。有些殺菌劑因其殺菌譜和理化性質而適用於土壤消毒。如五氯硝基苯對土傳絲核菌有特效,Dixon易被紫外光分解,進入土壤後穩定,對絲蟲和腐黴有特效。惡黴靈被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活化後,被植物吸入後對土壤中感染的腐黴屬、鐮孢屬和絲核菌屬有特效。當然,長期單壹使用某壹種化學物質也會導致土壤微生物菌群的變化,如土壤中長期使用苯菌靈後鏈格孢菌的上升。

葉面噴肥

主要針對氣流和雨水傳播的疾病。將藥物與水混合制成壹定濃度的藥液,均勻噴灑在植物上,起到保護和治療作用。有噴霧和除塵。根據用量、設備的壓力和霧點的大小,噴霧方式可分為恒噴、低量噴霧和超低量噴霧。由於粉塵對空氣、環境和噴塗人員的毒性,粉末噴塗法已越來越少使用。噴灑的時間和次數根據化學藥品和病害的特點決定。保護性殺菌劑應控制在病害發生前或根據病害預測出現少量中心病株時施用。對於多種感染的疾病,新葉噴幾天就不能治療,需要壹定時間後繼續用藥。因為全身性治療劑可以在植物中重新分配,所以可以根據藥劑在體內的殘留效果來確定噴灑次數。為保證農產品安全,應確定每種農藥最後壹次噴灑與收獲期的間隔時間,將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控制在國家標準允許的範圍內。適於葉面噴施的殺菌劑制劑有可濕性粉劑、膠懸劑和乳油。

在熱源的作用下,藥物揮發,或在藥物中加入發煙劑和燃燒劑,使其燃燒產生煙霧。用於防治溫室大棚葉部病害和林區樹木病害。

洗水果

為了控制儲藏期間疾病的發展,水果在收獲後和儲藏前的處理包括用殺真菌劑浸泡、噴灑水果或用化學品處理水果包裝紙。

另外,果樹的樹幹病害都是先用刀處理,再塗藥劑。在冬季,果樹的樹幹塗上白漆,以減少凍害,殺死樹幹上的越冬病菌。擬桿菌引起的木本植物病害,用抗生素溶液註入樹幹,有的也可以加壓輸液。

  • 上一篇:描寫歷史的抒情句子
  • 下一篇:福建三明的春節習俗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