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鹽城的歷史是怎樣的?

鹽城的歷史是怎樣的?

鹽城,位於北緯32.85 ~ 34.2,東經119.57 ~ 120.45,東臨黃海,南接南通,西南接揚州、泰州,西接淮安,北與連雲港隔關河相望。

它是江蘇省最大的城市。

市轄區1779平方公裏;市轄區654.38+0.5865萬人(亭湖區83.9萬人,鹽都區74.75萬人)。

該市地勢平坦,運河縱橫,交通發達,物產豐富,被譽為“魚米之鄉”。

鹽城大多數人都是江南移民的後代,所以傳統文化和人們的心理狀態都屬於傳統江南文化的範疇。

鹽阜人傑地靈,名人無數,如南宋宰相盧秀福,《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等。

鹽城在遠古時代是壹片土地,後來陳箓變成了沿海平原。

建國後,大豐西團地區出土的古陸生化石可以確定,鹽城至少在2萬至3萬年前成為陸地。

阜寧縣楊寨石器和骨器的發現,表明鹽城最晚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以漁獵為生的原始部落群體的痕跡。

早在西周初年,魯後主的鳥就命令夷民南遷,途中壹部分留在鹽城地區定居,可以說是早期鹽城的拓荒者。

郾城在周之前是懷壹的土地;周屬青州,春秋屬吳,後屬越國。

戰國時屬楚。

秦屬東海郡;西漢初,射陽侯與劉分封封地,漢武帝元壽四年建郡,為郾城設郡之始。三國時屬魏,郡縣制廢;西晉恢復郡縣制;東晉藝兮第七年更名為郾城,是現在名字的開始;南北朝稱鹽城郡;隋朝初,仍為郡,屬江都郡。隋末魏徹依鹽為王,分新安、安樂兩郡,唐初復鹽城郡。宋朝屬楚州;元朝屬淮安道;明朝屬淮安府;清初為江南省的壹部分,康熙六年劃歸江蘇省。民國初屬江蘇省第十行政監察區。

1946年,鹽城改名為葉挺城,但仍恢復原名。

其他縣的設置:阜寧縣建於清雍正九年;東臺郡建於乾隆三十三年;抗日戰爭中期,建臺北、延東、富東、建陽四縣。響水縣城新建1966。

1983年,新的市管縣體制被取消,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臺等7個縣歸其管轄。

1987後,東臺、大豐相繼設市。1996年,撤銷郊區,建立杜妍縣。

2003年,改市為亭湖區;撤銷杜妍縣,設立鹽城市鹽都區。

原杜妍縣潘黃、大縱湖、北龍崗、王樓、學府、宜豐、上莊、吳歌、北江、秦南、龍崗、郭猛、大港13鎮行政區域為鹽都區行政區域,區人民駐潘* * *。

亭湖區轄原鹽城市和杜妍縣原布馮、吳優、便倉三鎮,區內人民駐人民中路。

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鹽城是革命老區之壹,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1926年春,鹽城建立黨組織。

1932期間,胡喬木同誌在鹽城參加地下黨,辦報紙宣傳革命。

1940 10,東部新四軍與南部八路軍在白苴獅子口會師,成立華中總指揮部。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在鹽城重建司令部,陳毅任代理軍長,* * *任政治委員。

從此,鹽城成為蘇北、華中抗日根據地的心臟。

華中局黨校、抗日大悟分校和陸毅華中分校為黨在鹽城培養了大批抗日幹部。

* * *、陳毅等老壹輩革命家留下了他們的戰鬥足跡。

1947+00年底鹽城解放。1948上半年,整個鹽阜區重新回到人民的懷抱,成為解放戰爭的大後方,為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的勝利以及中國的解放做出了貢獻。

  • 上一篇:山西十大名棗
  • 下一篇:福州民安古村有哪些古跡?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