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描述近代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過程。

描述近代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過程。

壹、林則徐虎門銷毀鴉片時間:1839年6月3日(鴉片戰爭)主要人物:林則徐過程:英國政府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無恥地向清政府販賣鴉片。林則徐深知鴉片的危害,在虎門發起了銷毀鴉片的行動。意義:是我國人民禁止文字鬥爭的偉大勝利,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表明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決心,對我國人民抵抗外來侵略具有象征意義。

二、黃海戰爭時間:1894年9月17(甲午戰爭)主要人物:鄧世昌過程:平壤激戰,李鴻章等人消極避戰,平壤失陷,日本對北洋水師展開激烈海戰,北洋愛國官兵奮勇作戰,傷亡慘重,退守旅順港。鄧世昌被殺。意義:它表明了中華民族抗擊侵略者的決心。

三、義和團運動時間:1900五月二十七日(甲午戰爭後)主要人物:義和團運動(集團)過程:甲午戰爭後,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在清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壯大,口號是:助清滅洋,後在清政府和帝國主義的雙重圍剿下失敗。意義:沈重打擊了八國聯軍對中國的侵略,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夢想。它是中日甲午戰爭後中國人民反侵略、反壓迫鬥爭的英勇表現,表現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但這也凸顯了農民起義的局限性。

四、辛亥革命主要人物:孫中山時間:191 10 6月1 6武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的第壹槍。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袁世凱任北京臨時大總統。意義:中國歷史上壹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皇權制度,使徹底推翻帝制,建立新的政治制度——* * *和制度。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竊取,並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根本現實。

擴大宣傳中國人民反侵略戰爭的意義。

第壹,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發動的反侵略戰爭,沈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野心,粉碎了他們瓜分中國、把中國變成完全殖民地的圖謀。

第二,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進行的反侵略戰爭,教育了中國人民,振奮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激發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戰鬥精神,極大地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覺醒意識。

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而前者是最重要的矛盾。

兩大矛盾規定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主題是推翻外國資本——帝國主義,擺脫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和壓迫,爭取民族解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

換言之,近代中國的根本任務是徹底反帝反封建,實現國家現代化,改變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

1842年,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戰敗,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鴉片戰爭使中國從封建社會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新中國的成立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也結束了中國近代史。

  • 上一篇:南通的歷史發展
  • 下一篇:歷史典故軍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