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戲曲的培育之路:唐代形成時期的歌舞戲

戲曲的培育之路:唐代形成時期的歌舞戲

盛唐時期的歌舞劇

戲劇世界

唐代是戲曲形成的階段,沒有真正的戲曲。但由於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唐代繁榮的文學藝術為後來戲曲的成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唐以後,中國的戲劇發展日新月異,戲劇藝術開始逐漸形成。

唐代詩律的成熟和大量的敘事詩幾乎對中國戲曲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當時樂舞的繁榮為中國傳統戲曲的發展提供了極其熱烈的演唱和表演土壤。特別是在經濟發達的情況下,焦芳梨園的專業化提高和規範化培訓,大大提高了藝人的水平,加快了歌舞的戲劇化速度,而且當時還出了很多歌舞來講故事。

現在我們經常把戲曲界稱為“梨園”,曾經和唐朝皇帝有很大的關系。據《新唐書·禮樂誌》記載:“玄宗識音律,愛法樂,選左部藝妓子弟三百人,教於梨園。如果聲音不對,皇帝會感覺到,並加以糾正,他就是皇帝梨園的弟子。”

唐玄宗在宮廷中建立的“梨園”,可謂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所集音樂、舞蹈、戲曲於壹體的綜合性“藝術學院”。此外,在這所藝術學校裏,唐玄宗李隆基還親自擔任校長。他不僅自己當上了校長,還自己為梨園創作。就這樣,三郎太成了梨園的爺爺。

唐玄宗李隆基,治國褒貶不壹,但他在旋律上確實是壹代領袖。據說他寫了著名的《五彩繽紛的羽毛》。

梨園的建立造就了壹大批表演藝術家,使“開元史聖”時期的文化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歌舞劇

歌舞劇起源於北齊,發展於隋唐。既有歌舞、歌舞的形式,又有簡單的故事情節和角色扮演。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歌舞劇已經是壹種綜合性的音樂表演,已經有了中國傳統戲曲的雛形。

歌舞劇主要有三部作品:代面、條麽娘、條頭。其中《踩謠娘》最為完整,可惜這三部音樂劇的歌詞和曲譜都已失傳。

《舊唐書·樂記》記載:“代自北齊。北齊的勇士蘭陵,恭敬、勇猛、美麗,經常戴上面具面對敵人。我試攻金庸、周氏之門,勇冠三軍,民強。為此,我跳舞來有效地指揮刺殺,這被稱為“戰士蘭陵的合奏。"

唐代崔在《焦芳紀》中也記載:“大勉出北齊。戰士蘭陵長的很恭敬,膽子很大,看起來像個女人。他認為自己不足以威脅敵人,但他刻了木頭做面具,臨陣退縮了。因為這部劇,也是壹首歌。”其中“大面”指的是“代面”。

《焦芳紀》記載:“北齊時,有人姓蘇,不做官,自稱大夫;沈迷於喝酒喝酒,每次喝醉都打老婆。壹個妻子很傷心,向鄰居抱怨。當人們這麽做的時候。老公穿著女裝,走進來唱歌;各疊各的,別人齊聲和雲,‘踩個謠,來!“來吧!”因其步且唱,故稱‘踩謠’;叫委屈,所以苦。老公到了會打打鬧鬧,以為自己在笑。“從這個記錄中可以看出,《踩謠娘》其實是壹部根據北齊真實故事改編的音樂劇,非常具有諷刺意味。

《舊唐書·樂記》中有記載:“撥頭”出西域。胡人被野獸吃掉了,他的兒子懇求野獸殺死他們,於是他像大象壹樣跳舞。“通過記載,我們可以看到,這是唐代由西域傳入中原的民間歌舞節目,講述了壹個胡曼人因為父親被老虎咬死,上山尋找父親的屍體,與老虎搏鬥的故事。

從上面的記載可以看出,其實對於今天的人來說,歌舞劇是中國戲曲藝術開始走向成熟的標誌,在中國戲曲音樂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參軍

到了唐代,除了歌舞劇的發展,還有軍旅劇的興起,軍旅劇是在儺戲優秀劇目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但關於參軍戲的起源,至今仍有爭議。壹種說是在東漢和漢武帝時期,另壹種說是在後趙時期。這裏,我們引用五胡十六國時期的說法。到了五胡十六國時期,趙因為壹個參軍的官員貪汙,命令壹個藝人扮成軍人,另壹個藝人從側面戲弄他,於是就成了壹種表演形式。調侃者稱之為“參軍”,調侃者稱之為“鸛”。兩腳做了滑稽的對話和表演,故名“參軍”。參軍和倉谷是劇中人物的名字,實際上構成了壹個“生意”。中國的戲曲可以分角色和職業,最早是從參軍開始的。

由此可見,軍旅劇其實是由“滑稽”發展而來的,滑稽戲的主要元素是“滑稽”,而中國的滑稽歷史悠久,其實是壹門非常古老的民間藝術。

我們可以考證的關於“滑稽”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史記》中司馬遷的《滑稽藝人傳》。在史書記載中,搞笑藝人被稱為“解憂”。這些人以娛樂君王,為君王解悶為己任,可以說是統治者的玩物。

到了唐代,參軍戲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李商隱在《自傲詩》中提到:“忽復學從軍,聲喚鸛。”我們可以看到,在晚唐時代,即使是玩遊戲的孩子,也懂得根據角色來模仿參軍的戲碼。

歌舞劇與參軍劇的發展融合,加速了兩者之間的相互滲透,標誌著壹種集歌舞、雜技、表演於壹體的表演形式即將形成,同時也為中國戲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上一篇:妳知道中醫的艾灸文化是如何實現養生的嗎?
  • 下一篇:《三國演義》主要人物介紹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