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益陽古城大祥街

益陽古城大祥街

文:楊峰

第壹,大祥街的名字叫“寧安門街”

曾有“小蘇州”、“小上海”、“小武漢”之稱的光州,有壹條與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壹樣大的街道——大祥街:“大祥街——寧安門南北小巷,長約230米,礫石路面”。大祥街還有壹個民間名字:“巷子”。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是壹條名副其實的窄巷子,但也因此得名“大”,而這個“大”源於它的商業繁榮。

這個名字以前在大祥街用不上。

據甘龍《光州誌》記載,“程楠街1號,它貫穿東西大門。東起小十字街,南至小南門,北至曾家巷,北至康濟門。西起曾家巷至東後街。它西面是南,北面是寧安門大街,南面是千千大街。西邊是大十字街,北邊是仙店街。北轉西後街,南轉南門,西至西門,東至寧安門,前街至東門。寧安門外,西濱河無居民,東與黃振為橋。從大橋往東,虎城街1號,直抵康濟門西,人口密集。西門東門,南門外各條街,小南門外菜園,無居民。"

根據乾隆《廣州誌》的記載,以及2015年潢川CPPCC整理的相關人員,並參考文史上前人的各種資料和草圖,繪制出潢川古城風景圖,將寧安門大街命名為大祥街。

第二,繁華的商業場所

清末民初,光州兩城的主要市場基本形成了各行各業的重要場所:北城小東關街以山貨、雜貨為主;縣前街以百貨商店為主;馬來西亞公園、小麻園、衙門口以餐飲業為主。西關街以酒店為主。程楠大巷子街以布百貨為主;中街以手工藝品、木匠、作坊為主;東關街以糧業為主;小南頭以土布和百貨為主;服裝街以打棉為主;順河街以小手工業為主。

甘龍《光州誌》卷二十九《市集誌》記載:“廣州,北城在周至街前,南城在寧安門街,東有康濟門街,西有仙店街。在壹個連續中,買賣雙方會在日出時進場,在中午撤退。"

根據1987編輯整理的《潢川商誌》手稿,潢川位於豫南各縣中心,處於大別山咽喉。是重要的農副產品集散地。甲午戰爭後,光州城關南北兩個城市有三千多家私營企業:“城裏的商人都是大款,各省商人絡繹不絕。從早到晚,人們上錯了街,走得很近,叫賣聲壹天到晚不絕於耳。黃振大橋就像壹個市場。江上千帆多,水仗數百,可謂‘街有多滿,河有多厚’入夜,江下,萬燈萬火相映,與滿天繁星爭奇鬥艷。“當時,我從北城的大順門走下來,穿過黃振橋,這是程楠何琳的水門。向北,妳可以從黃曉河下來挑水和洗衣服,向南,妳可以進入程門洞穴。據說直到上世紀50年代,拱形的重門楣和敞開的城門還在。厚重的城門內外布滿了厚厚的鐵釘,記錄著歷史的滄桑與威嚴。進了這個門再往南走,就能找到大祥街了。

據說大巷子街以布料百貨為主。《潢川歷史文化全景》壹書記載:“布店與振興院布店並存...南星大巷子街有五家:寶興、吉昌、新生、同和、元昌……”還有“65433”。* * *有4間商務房、2間側房和3間後房...“據說新盛布店在大祥街開業第壹年就獲得了四千多元的純利潤,成為當時潢川京貨業最好的店鋪之壹。

光州傳統制筆制墨行業最著名的品牌“三生齋”也坐落在大祥街中段,不僅制筆,還經營油墨行業。據說清末湖北黃安(今紅安)的曾學順筆墨店,對各種毛筆都是暴虐的。1932年,曾學順的後人來到潢川,開了壹家字號為‘三生齋’的筆墨店,工人約10人。曾勝三去世後,他的兒子曾陳斌繼承了他的舊業,直到新中國成立。

當時,在光州,去程楠並在大祥街立足是最成功商人的象征。解放前,潢川首富文,不僅是在北城開旅館生意、寫訴狀發了財的商人代表,還進了大祥街。在1988的《河南文史資料》第27輯中,有壹篇關於溫子美潢川石聞商氏的文章:“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溫子美在教會的支持和商人們的協助下,在程楠巷街中段買了壹座木樓,成立了“益智舒藥房”...1911年(三年),文在壹枝樹藥店隔壁買了三間平房,開始經營煤油和顏料,取名‘益達’...由於煤油來自南京,溫的生意在豫東南變得有名。為了進貨,他們買了益達店後面的四個院落和六十多間房子作為倉庫……”

上圖是民國時期潢川著名商號的匯總,還有布業、百貨業的商號。用紅線標註的部分是以“大祥街”為主的事務所。同樣,以大祥街為基地的其他事務所還有:城關副食品業的雪芽、葉永興、益達、華昌、鄭福新、謝峰;城關文具行業的李俊成、雨林、文明堂、三生齋、包邵毅;鐵貨業:“趙奎生”;餐飲業:“壹層樓”“東南美洲”;美發行業:“新世界”;中醫:“長生堂”、“同泰堂”、“永和堂”;西醫:益智、誌誠、清明藥房、壽康醫院。(資料來自潢川商報(1987))

清末民初,大祥街還有壹家著名的篆刻店,歷經歷史的風霜,延續至今。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家篆刻”。1949潢川縣剛解放時,潢川縣人民政府第壹枚公章出自“李家刻章”。

第三,光州的金融中心

商業繁榮,必然催生原始金融業,造就“金融中心”。

在1989出版的《信陽區域金融雜誌》中有壹些記載:“同恩常錢莊於191932在安徽潁州太恩鋪設立,資本1000元...發行鈔票...1933年8月,河南農工商銀行潢川辦事處在程楠大祥街成立,代理省、縣國庫發鈔、收稅……”

事實上,1932年,王彥青開設的“同和裕”銀行在潢川設立了分號,也設在“大祥街”。這在1985河南文史資料系列第16期《通河裕銀行的創建與發展》壹文中有記載:

1932年,同和宇決定在潢川建立分號。其目的有三:壹是在通河峪豫南建立金融活動網絡,彌補南陽和周口的不足;第二,直接為十壹路軍服務;三是與省農工商銀行爭奪豫南業務。王彥青對潢川分號非常重視,多次告誡同事們,無論花多少錢,潢川分號壹定要盡快建成。潢川分號的設立,從人員配備、機構設置、租用房屋、購買土地和建築、對外聯系業務等方面。,完全是在王彥青的親自指揮下進行的。潢川支行首先在城北的吳梅醬菜園租了壹套房子開張。後來,因為程楠是壹個商業區,王彥青要求搬到程楠(大祥街),以方便業務。......

潢川分號僅用了三個月就遷到程楠正式開業,這是通和裕發展歷史上最快的分號。號成立後,這群年輕人在總經理的器重和十壹路軍的支持下,迅速發展了金融業務。壹方面接受大量社會存款,擴大與商家的交流;另壹方面,他深入軍營,為十壹路軍官兵發放工資,為他們匯款,並盡力將匯來的現金通過當地銀行和匯款點直接交給官兵家屬,受到十壹路軍的好評。同時還協助十壹路軍采購物資,簡直成了十壹路軍的軍需官。此外,為了拓展業務,他們還按人分區,把程楠各行各業的商賈全部掃蕩壹空,有時還會去北城拓展人脈。運營上,他們嘴皮子勤快,服務熱情,態度好。另外匯款比同行低,存款利率高。程楠和北城都來這裏辦理金融業務。這家分行平均每月存款36萬,平均每天匯款80到10萬,相當可觀。

潢川分號的設立搶了省行在那裏的業務。省行潢川辦事處住在北城,南城大部分商戶都不願意出遠門。再加上同和裕年輕人的熱情服務和靈活經營,省銀行辦事處的業務日漸式微,同和裕潢川支行占據了南方五地(原名潢川、光山、固始、隰縣、商城為河南的南方五地或南方五縣)的金融陣地。

同和裕潢川分公司也有十壹路軍和軍政要員的存款。王彥青回憶說:“1927至1933年夏季至日期間,十壹路軍先後在通河峪開封、新鄉、津南、潢川存入約壹百萬元”“劉振華(安徽省主席)先後在南陽、潢川的通河峪存入五十五萬元。”

除了這些大型的商業銀行和銀行,大祥街還吸引了很多本地銀行入駐其中。下表既是民國時期潢川城關銀行業的壹張表,也是以“大祥街”為基礎的銀行業。

四、小巷街、道臺、總督家

淩1930出生於潢川程楠大祥街,1949畢業於河南潢川高級中學。高中畢業後,他自願參軍。歷任某軍政治部宣傳隊創作員,《誌願軍日》編輯部編輯,某軍政治部宣傳部助理,成都軍區政治部文化處創作員兼科長,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小說戲曲組組長、副組長, 解放軍文藝學會主編,解放軍文藝主編,1987年5月回到家鄉,撰寫散文《南城與北城》:

......我們來到了壹個丁字路口,這裏被稱為大巷口,是程楠的中心,我們的“家”就在這裏。

我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舊中國的產物——壹個破敗的封建地主家庭。小時候,我的曾祖父還活著。我記得他跟我說過,他爺爺是清朝的壹個平臺。這位道臺大人原本出身貧寒。小時候冬天讀書沒有炭火取暖,只好把腳埋在棉子架裏。因為他“家裏窮,學無止境”,所以最後做了壹個道臺。這個大胡同的房產,南翔的土地,都是他當政時定下的。但是,從那以後,中國的老話就被接受了:壹代做官,十代制磚。沒有壹個人下大力氣治理,卻空著口袋過日子,家也漸漸破敗。在我父親那壹代,我父親是個勤奮好學的人。記得我五六歲的時候,他教我寫字,教我用算盤,直到深夜。如果我犯了什麽錯誤,他就會給我“栗子”(用我的食指和中指的關節敲我的頭)。然而,1938年,他“跑到日本”,去了南翔。在他被流放期間,他的父親突然死於霍亂。那壹年,他才28歲,我才八歲。我姐姐六歲,我哥哥壹歲。後來曾祖父去世,這個五世同堂的大家庭解體了。從那以後,是我寡居的母親帶著我們兄妹,靠收壹小份土地的租金生活。抗戰勝利後,我們從南翔回城,依然住在這條大胡同。......

現在看看這個大胡同的房子,略有變化。以前臨街有壹家叫“壹樓”的餐廳,現在“壹樓”已經拆了,改成了百貨公司;以前人們是從“壹樓”旁邊的大門進去的,這是壹層壹層的住宅。現在,大門沒了,沿著房子的縱深開了壹些小側門。我領著紅兒,終於找到了我家以前住的房間。我媽告訴我,我兩歲的時候,趁大人不註意,走出房間去廚房。這個廚房裏有壹個大水箱,壹半埋在地下。滿滿的水箱上漂浮著壹個木制的水瓢。我去抓水瓢,壹下子掉進了水箱,從去年冬天就開始咳嗽。

在大祥街中段,大祥街居委會的正對面,還有壹座總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的胡家大院。大門和影壁遺跡猶存,現存壹座明清風格的二層小樓保存完好。據原潢川縣宣傳部副部長馮新龍考證,胡家大院是清代江西巡撫胡居住的地方。湖南潢川縣唐店人胡在南昌宗教案中被免職。胡去世後,葬於譚典故裏,幾經波折成為國民黨潢川縣黨部。1937 165438+10月底,河南省文化委員會委員馮新宇以《民國日報》戰地記者、國民黨黨部特派記者身份回到潢川,恢復黨組織,開展抗日活動。3月,經中央* * *豫東南工作委員會報請河南省委批準,任命馮新宇為國民黨潢川縣黨部書記,負責我黨工作。同時,通過上層統戰關系,建立了縣工會、農會、商會、婦聯等群眾組織。我黨利用馮新宇、杜守智(特別是黨員、縣黨官)的合法地位,秘密向各種群眾組織派遣黨員,加強對抗戰的領導。4月,潢川縣工委成立,馮新宇任書記,趙俊哲任組委會委員,童書丹任宣傳委員。此後,馮新育以國民黨潢川縣黨部書記和中共潢川縣工委書記的雙重身份工作。

百度:

胡出生於河南光州。他曾經是清朝的總督。他的老家是潢川縣譚店鄉,死後葬在老家。同治十三年,登進士;光緒十二年,任戶部湖廣司司長。光緒十三年,任戶部江西司外臣。第二年,他被任命為廣東省的醫生。光緒十七年,任福建汀州府知府。光緒二十二年,改為福建省福州府。光緒二十四年,任福建糧道總督兼福建鹽法道主任。次年任命福建按察使,授湖南按察使。光緒二十六年,改山東。光緒二十七年,護山東巡撫。光緒三十年,任山東巡撫,代其處理衙門日常事務。同年,江寧公使改為江西巡撫。後來因為南昌宗教案被免職。

據說,胡在南昌教案被駁回後回到京城,途經湖北武漢,找了壹處寓所安頓下來,去拜見湖廣總督張之洞,但遭到拒絕。後來,《官場現形》的作者李伯元把壹副對聯收入了壹本對聯冊。在對聯的註釋中,說胡辭職後住在某地,其寓所被洗劫,損失慘重。我想知道胡當時住的地方是不是武漢。後來,胡去了哪裏,史書上沒有記載。胡在南昌宗教計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對他的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南昌宗教計劃的許多真相。但是現在我找不到更多關於他的信息。

動詞 (verb的縮寫)明清建築遺產

益陽古鎮建築古樸,街巷縱橫,素有“九曲十八巷”之稱。從石板鋪成的小巷到“三山壹井”的城墻,從青磚灰瓦的民居到木柱木梁的店鋪,從雕花窗的閣樓到圍合的廂房,勾勒出壹幅獨特的明清江南古城建築景觀。從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大祥街建築遺存中,依稀可以找到具有悠久歷史記憶的明清建築遺產。

大祥街的居民多為閣樓式的廳堂建築,既體現了當地傳統民居的建築風格,也反映了街區居民的繁華商業和日常生活。益陽古鎮的主要街巷建築大多類似江南的帶角樓的兩層木質建築。房屋多為豎向二元或三元院落,沿街道兩側分布,臨街。大祥街街區的住宅基本都是“前店後居,下鋪上居”的格局。地塊北鄰黃曉河,岸邊原有的青灰色磚砌民居建築形成了獨特的河巷空間和傳統商業居住區。仍然有許多保存完好的房屋臨街,它們的門面仍然用來經營各種手工制品或日用品。

八角樓

建築是凝固的歷史,而程楠是前人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在大祥街和中街的交匯處,有壹座八角形的古民居永興雜貨店舊址。它像壹個飽經風霜的老人,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壯大,延續著歷史的文脈和傳承,見證著城市的發展和繁榮。它是程楠最具代表性的歷史遺跡之壹。

永興雜貨店已經建了200多年了。順著歷史脈絡,筆者查閱了相關史料。在1986編纂的《潢川縣商業誌》中,有1809至1986在潢川縣開店的詳細記載,從旅館到理發店都有,但沒有永興食雜店開業的具體時間。據此,永興食雜店的創建時間早於1809(清嘉慶十四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但具體的創建者已佚考。為此,筆者走訪了永興雜貨鋪繼承人之壹、現為潢川縣第二中學退休老教師的葉瀾(73歲)。據葉先生回憶,雜貨店是祖上開的,主要賣糕點、糖果等食品。解放前為其祖父(葉士林)、父親(葉福信)、叔父(葉民信)所有。上世紀60年代,通過代米代糧的方式歸還給集體。

永興食雜店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高約10米。原來是三層樓,現在有兩層。地下有壹個地下室。整體建築風格體現了明清江南水鄉居民的典型特征。頂層外觀八角形,室內結構以木質為主,突出梁、柱、檀香的直接結合。壹樓和二樓之間有壹個透明的天井,是運輸加工食品的便捷通道。整個結構美觀穩定,獲得了更大的建築空間。當時,它是解放前潢川程楠最高的建築,代表著永興雜貨店百年不衰的商業傳奇。據《潢川歷史文化全景》記載,1938年,永興副食店已發展成為潢川副食品行業31知名商家之壹,在豫東南享有盛譽。

永興雜貨店作為潢川程楠千百年商業繁榮的歷史折射點,應該留在人們的記憶中,積極有效地保護和利用,成為潢川歷史文化大觀園中的壹朵奇葩。

六、切斷源頭。

2065438+2004年9月,我和老婆去福建旅遊,偶爾會去武夷山旁邊的邵武壹個叫“和平古鎮”的地方。當時古鎮正在裝修,但看得出來,他們在想盡辦法讓它變得和以前壹樣古老。走在古鎮空蕩蕩的老街上,我突然覺得仿佛回到了30多年前第壹次來到潢川時的程楠。

回國後,我迅速而仔細地查了壹下這個和平古鎮的來歷,發現它與潢川有著很深的淵源——福建邵武是中原進入福建的必爭之地。因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故名“鐵城”。當時,它是陳元光進入福建平息混亂的唯壹地點。同時,和平古鎮也是黃在世界上親人尋根祭祖的地方之壹。後唐工部侍郎黃橋的後代遍布沿海各省及臺灣省、香港、澳門和東南亞各國,而黃橋的這位遠祖就是河南光州人。

我們地處淮河南岸,飲食習俗與淮河以北有很大不同。我們的建築也與附近的徽派建築大相徑庭。我們和跨區域的福建和平古鎮如此相似,絕非偶然!

  • 上一篇:陳明達的家庭背景
  • 下一篇:納蘭性德的家鄉會是什麽樣子?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