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論語》作為壹部以中華民族歷史之言的文化經典,它有哪些傳承價值?

《論語》作為壹部以中華民族歷史之言的文化經典,它有哪些傳承價值?

政治價值

人性善是孔子政治哲學的理論基礎。孔子政治哲學的基本出發點、落腳點和歸宿是“性相近,取長補短”和“仁者,愛人”,這也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學的基本理論基礎。這壹基本理念貫穿了孔子政治哲學的全部內容。社會和智者的責任,應該珍惜人性的善,積極進行有效的教育,引導人的善沿著正確的方向和道路擴展和展現;作為個體,我們也應該主動地、自覺地、積極地接受社會教育,從而在社會教育和實踐中培養自己自覺的、堅定的善。孔子的政治哲學具有堅實而科學的人性論基礎。

“寬嚴相濟”是孔子政治哲學的指導原則。“以德治國”、“寬嚴相濟”、“備戰”、“備戰”是治國的基本方略,也是孔子的政治哲學。基於對人性“善”的基本認識,孔子的政治哲學也重視和強調“德治”。

孔子始終認為“德治”是人類最優越、最理想的政治制度。實現社會“德治”的偉大理想,要從社會最底層做起,做大量的實事。首先,家庭中有“夫妻和睦”、“孝順”、“尊重兄弟朋友”。

其次,在社會中,人們要尊重團結,要重視教育學習,要註意“仁”、“義”、“信”的順序;堅持“中庸”和“君子和而不同”;貫徹“忠恕”原則。發揮榜樣的力量,尤其是“君君、部長、父親、兒子”。

第三,執政者尤其應該自覺做“壹臣壹臣”的君君,成為全社會學習和效仿的榜樣。“政治家正義,諸侯敢錯”;“他的身體不聽話,但他的身體不聽話”;“君子德風,小人德草,草上之風必抑。”

孔子重視“德治”,贊揚其優越性。但是,在孔子的政治哲學和治國方略中,甚至在他的政治實踐中,他從來沒有僅僅因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放棄,或者忽略了政治的另壹面,即懲惡的功能。他的政治哲學和治國方略是“德為主,刑為輔”,“寬嚴相濟”,“軍務有備”,“兵有備”。

孔子的政治哲學在其對內和對外的治國實踐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孔子的政治哲學仍然活在我們今天的人類實踐中,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全世界;在中國乃至全世界人類的政治實踐中,也有壹種鮮活的、不斷發展的孔子“與時俱進”的政治哲學的基本精神,沒有衰老。

經濟價值

當然,《論語》的當代價值不僅在於它的政治價值,還在於它的經濟活動。這主要體現在孔子的幾段言論中。

子曰:“富而貴是人之所欲,無道得之,故無處。”貧窮和卑鄙是人們生活的地方。

如果妳是邪惡的,不要以其道得之,也不要去。君子去仁,出名不好嗎?君子無終食,則違仁。如果他期待什麽,他會不高興。"我們今天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什麽‘道’?合法途徑。說到底就是仁義之道——壹種仁道。

仁是做人的根本,是做人的原則。所以,無論妳是窮是富,無論妳是著急還是流離失所,都絕對不能違背這個基礎和原則。用孟子的話來說,還是那句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儒家的另壹個經濟理念是“義利統壹”。所謂義利關系,其實就是道義與利益的關系。義利是辯證統壹的,把義利對立起來是不正確的,是有害的。不講施舍只講利益不好,只講施舍只講利益也不好,因為“人與生俱來的義與利”,這兩者都是人與人類社會生存所必需的。如果只講“義”,不講“利”,人和社會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礎,就沒有“義”;反之,如果只講“利”,不講“義”,那就是人欲橫流,人欲相殺,社會無法生存。因此,“見善”與“義利”的結合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基礎。有人說“人生在世,吃喝玩樂”,其實不如說:“人生在世,義正言辭”。人活著,要把“義利”二字寫好,並不容易。如何看待義利是人生的兩大問題。事實上,義利統壹最根本的本質是人們要正確處理道德與利益、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群體利益與社會利益、群體與群體的關系,即私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關系。公共利益代表“義”,任何不重視公共利益的人都是利己主義者。在我們民族的傳統道德中,重公輕私、忘私的美德備受推崇,無私是更高的道德境界。教育價值

孔子是中國第壹個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在中國教育史上影響很大。他認為,壹個教師必須掌握學生在學習中經常犯的四種心理表現,即廣而不精、知識面窄、太好學、怕困難。只有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幫助和補救。也就是說,學生的心理差異決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學上,孔子也主張師生互相學習,共同討論,互相啟發,從而達到互相學習的良好效果。壹本《論語》,其實就是他們老師和學生相互提問討論的記錄。如魯茲、顏回、自貢和夏紫就是這樣做的。率直魯莽的魯茲出於對孔子的愛,經常對他進行批評。孔子也關心和愛護魯茲,接受他的批評。當壹些學生不尊重魯茲時,孔子對他們說:魯茲的知識很好,但不夠深刻。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但由於顏回從未質疑批評過孔子,孔子曾不滿地說:顏回不是幫助過我的人,他也沒有嫌棄我的話。儒家思想後來成為封建地主階級的正統學說,《論語》成為儒家思想的主要經典。南宋哲學家朱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為四書。明清時規定,科舉考試中,八股文的題目必須從四書中選出,而且要“代聖人言”。現在,當時所有的讀書人都應該把《論語》當作“聖書”,用心去學。

倫理道德價值

在古代,“君子”壹詞原指統治階級的貴族文人。到了孔子的時候,從《論語》中可以看出,有很大壹部分指向了人的道德品質,比如“君子義,小人利”,“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君子恥於言行等等。從壹個社會政治地位上的“君子”到壹個道德上的君子,“孔子是這個新意義的創造者,這個意義的出現標誌著價值的重估。這是社會意識形態的巨大進步和突破。

  • 上一篇:古力娜紮的黑人歷史
  • 下一篇:妳知道中醫的艾灸文化是如何實現養生的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