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關於十三陵的信息~(越多越好)

關於十三陵的信息~(越多越好)

舉世聞名的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封建帝王的陵墓。位於北京西北郊昌平縣燕山腳下。按首都算,大概50公裏,總面積120多平方公裏。從永樂七年(1409)五月長陵建立,到明朝末代皇帝崇禎葬於泗陵,其間先後修建了13座雄偉的皇陵、7座嬪妃墓和1座宦官墓,歷時230余年。* * *葬有十三個皇帝,二十三個皇後,兩個太子,三十多個妃子,壹個太監(世系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墓葬群,保存完好的皇帝墓葬數量最多。

有人想問,明朝的十六個皇帝為什麽叫十三陵?這是為了追溯明朝的歷史。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死後葬於南京中山,史稱“明陵”。第二個皇帝朱允炆(他的叔叔朱迪)以“京南”(為皇帝解除危險)的名義派兵到南京,他的下落不明。有人說是和尚,但下落不明(這是明朝歷史上的壹個懸案),所以沒有陵墓。第七位皇帝朱祁鈺被他的弟弟英宗皇帝瓦拉俘虜,並在王太後和大臣們的要求下被授予皇位。後來英宗被放了回去,在親信的策劃下,上演了“奪門之變”,英宗復辟,重新做了皇帝。朱祁鈺被殺後,英宗拒不承認他是皇帝,並毀壞了建在天壽山區的陵墓。他以“王”的身份葬在北京西郊的玉泉山。這樣,明朝十六位皇帝中有兩位葬在別處,壹位下落不明,另外十三位葬在天壽山,所以被稱為“十三陵”。

十三陵是壹個有規格的自然山區。其山脈屬於太行殘脈,西接居庸關,北接黃花鎮,南接昌平。它不僅是陵墓的屏障,也是首都的北屏。太行山從澤州開始,向北蜿蜒千裏,到達居庸關。豐丸背倚向盤曲,向東崛起為天壽山(舊稱黃圖山)。山勢巍峨挺拔,雄偉寬廣,主力強大。明末著名學者顧曾寫過壹首詩,描寫這裏的優越形勢:“山勢南來,氣勢如龍,龍騰虎躍;東趾在盧龍,西脊在太行;坐在後面的黃花上(指黃花鎮),正面對著神井;有壹座萬年老宅,名叫康家莊①;能容納幾百萬人,突然開館。這美麗的自然景觀被封建統治者視為風水寶地。

十三陵既是壹個統壹的整體,也是壹個獨立的單元,規格差不多。每個陵墓都建在壹座山的前面。兩座墳墓之間少則半公裏,多則八公裏。除四靈位於西南角外,其余均呈扇形,位於長陵周圍(見圖)。這種依山而建的陵墓布局也得到了外國專家的贊賞。例如,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李約瑟說:皇陵是中國建築形式上的偉大成就,其整體格局的內容可能是整個建築與景觀藝術相結合的最偉大範例,他將十三陵評為“最偉大的傑作”。他的經驗是“妳可以從門樓欣賞整個山谷的景色,在壹個有機的平面上沈思其莊嚴的景象,其中所有的建築都與風景融為壹體,壹種人的智慧通過建築師和建築者的技巧得到了很好的表達。”英國城市規劃師埃德蒙·培根也高度評價了十三陵的藝術成就。他認為“建築中最宏偉的‘動’的例子是明太祖陵。”他指出,建在山上的陵墓建築的布局“是如此宏偉,以至於整個山谷的體積都被用來紀念死去的國王。”它們生動地描述了十三陵建築與自然景觀的有機結合。因此,我們高度贊賞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十三陵建成至今已有400-500年,是保存最完好的帝王陵墓之壹。而且建築宏偉,體系完整,歷史悠久,具有較高的歷史文物價值。新中國成立後,為了保護這壹文物古跡,黨和政府從解放初期就開始進行維修,將十三陵作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十三陵為北京市第壹批重點古代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國務院公布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區為全國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壹。1991年,十三陵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四十佳旅遊景點”之壹。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遊世界最具評選委員會評為“世界保存最完整、埋葬帝王數量最多的墓葬”。

作為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壹部分,十三陵與陵區自然景觀相得益彰,形成了風景秀麗、文化內涵深厚的旅遊勝地。

被調查人:陳恒子-助理二級4-15 18:34

明十三陵

十三陵位於北京西北昌平縣東北部天壽山下的壹個小盆地,三面環山,向南敞開。這是明代朱迪十三位皇帝的陵墓群。陵墓包括長陵、仙陵、景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和四陵,統稱為明十三陵。十三陵占地40平方公裏,是北京最大的古墓葬群,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

明十三陵規模宏偉。陵墓分布在盆地的東、北、西三個方向,南面兩側有龍山、虎山守衛陵墓大門。十三座陵墓呈扇形排列,每座陵墓以壹座山峰為背景,每座陵墓由壹組建築組成,在樹木茂密的自然風光背景下形成壹幅壯麗的畫卷。陵墓前矗立著壹座晶瑩剔透、典雅嚴謹的石牌坊。牌坊不遠處是墓園的正門,叫大皇宮門。附近有石亭和中國手表。門後是壹條7公裏長的神道。路兩邊都是石獸和石人。石獸24只,***12對。其中獅、獅、駝、象、麒麟、馬六種,每種四個,各有兩座兩立,六對石人,分為尊臣、文臣、武官三種,均為塑像。它們是用壹整塊白石雕刻而成,栩栩如生,氣勢磅礴。

在十三陵中,長陵和定陵的地宮最為著名。長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迪的陵墓,是明十三陵中的主要陵墓,也是明十三陵中最早、最大的墓地。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鈞的陵墓。挖掘出來的地宮就像壹個地下博物館,遊客可以看到明朝皇帝的豪華陵墓,以及地宮出土的金冠、織錦、百子服、鳳冠、金罐、銀器、玉器、瓷器等3000多件埋藏文物。這些文物富麗堂皇,精美絕倫,是絕世珍品。

十三陵是京郊著名的旅遊景點,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壹。

明十三陵

位於北京昌平縣天壽山南麓,距北京50公裏。靈渠是壹個面積約40平方公裏的小盆地,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面邙山、虎峪山並列,環水蜿蜒,山清水秀,不愧為“風水”勝地。墓葬以長陵為中心,從陵門南端到長陵有壹條公共神道。在7公裏長的主幹道上,有石牌坊、大宮門、碑亭、華表、石像、龍風門等建築(這些不僅是皇權的象征,也用來營造掃墓氛圍。在十三陵中,長陵建築是最宏偉的。和定陵壹起,是主要的參觀對象。

長嶺

這是明朝始祖朱迪的陵墓建築。索恩殿又稱祭祀殿和享樂殿,是長陵的主要建築,也是舉行祭祀儀式的重要場所。建於1427的長陵莊恩寺,氣勢宏偉。立於三層漢白玉平臺上,寬九間,深五間,總面積1956平方米。堂內金絲抓木柱32根,最大直徑1.17米,高65438+。梁、柱、風、椽、鬥拱等構件均為楠木。雖然延續了500多年,但依然強大。天,香氣襲人。它是中國最大的楠木寺。

定陵

這是明神宗皇帝朱翊鈞的陵墓。10歲即位,年號萬歷,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48年)。陵園條例仿照長陵。定陵地宮於1956-1958年科學發掘,現已建成定陵地下博物館。

地宮由前、中、後、左、右五個高大寬闊的大殿組成,均為拱券石結構。這些大廳之間有七扇石門。石門設計非常科學,因為它的重心集中在豎井上,雖然重4噸,但打開起來非常靈活輕巧。地宮布局基本采用“前朝後寢”的制度。前殿沒有任何裝飾,相當於宮前廣場,中殿相當於前朝(即皇宮正殿)。有三個漢白玉雕刻的“寶座”,呈之字形排列。每個座位前都有壹個黃色的玻璃“五供”,即熏香、蠟燭、鮮花和青花雲紋瓷罐,裏面裝著麻油,供長明燈使用。左右大殿無陪葬品。後殿相當於寢殿,稱為“玄堂”,是地宮的主要部分,也是放置棺槨的地方。萬歷皇帝和皇後小椴和孝靖的棺材被放在棺材床的中央。三口棺槨周圍有梅瓶、玉料和26個裝滿陪葬金銀玉器的紅漆木箱,每口棺槨中也有大量陪葬品。在定陵出土的隨葬品中,冠和鳳冠最為引人註目。萬歷皇帝的金冠是用極細的金線制成的,上面嵌著兩條玩珠的龍。在精美的首飾中,萬歷皇帝的金釵是稀世珍寶,頂端鑲嵌的食指大小的蛋白石熠熠生輝。

世界文化遺產-明清皇家陵寢十三陵

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總稱。它們位於北京西北約44公裏的昌平區天壽山南麓,陵墓面積40多平方公裏。從1409修建長陵到清朝順治初年修建思陵,先後修建了長陵(成祖)、鹹陵(仁宗)、竟陵(玄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永宗),歷時200余年。陵墓中埋葬著13位皇帝、23位皇後、1位妃子和數十位嬪妃。十三陵是中國歷代帝王陵墓中保存完整、埋葬帝王數量最多的古墓葬。它們建築宏偉,體系完整,歷史悠久,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明朝提倡“死如生”的禮制,認為人死後,靈魂依然存在,仍然需要食物和日常生活。所以十三陵堪比皇宮,可見皇帝地位之尊,君臨天下之大氣勢。在中國傳統風水理論的指導下,從選址到規劃設計,十三陵十分註重陵墓建築與自然山水植被的和諧統壹,追求“天地”的完美境界,以體現“天人合壹”的哲學觀。

中國古代帝王陵墓的設置早在戰國中期就出現了。唐宋時期,出現了相對集中和獨立的皇家墓地群落。明十三陵的特點是它們第壹次體現了中國皇家陵墓群的完整性。雖然每個皇帝的陵墓都有自己的大殿、明樓和寶城,但在陵墓區內,長陵的神道卻成了貫穿所有陵墓的“總神道”。* * *所使用的石牌坊、石雕群,再加上各個陵區墓葬的有序排列,使得陵區內的建築緊密相連,形成壹個整體。

十三陵的自然環境以青山、敞堂、流水為特征,所有的陵墓都依山傍水。與建在平原上的陵墓相比,這個陵墓遺址的自然景觀更加賞心悅目,更能表現出帝王陵墓的莊嚴和宏偉。著名古建築專家羅評價說:“明十三陵具有很高的建築價值。長陵的楠木寺是中國唯壹壹座有精美石雕的寺廟。十三陵無論從建築形式、建築結構還是建築藝術來說,都是明建築的實體歷史。”

德國遊客參觀定陵石雕。

墓葬中,1956只發掘了定陵,其他墓葬保存完好。墓前神道、主神道石牌坊、大紅門、沈工聖德碑亭、石像、龍鳳門等主要建築都保持了原有的風貌。明代在陵宮內外和神道兩側種植了大量松柏,至今仍枝繁葉茂。陵區內的妃嬪墓和宦官墓雖在清末相繼被開墾為農田,但其地下墓葬仍保存完好,地面上的陵樓內還有遺跡和部分石刻。

2002年8月,聯合國遺產委員會官員、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專家李祥海考察十三陵時,認為十三陵代表了壹種獨特的藝術成就,對世界某壹文化領域的建築藝術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可以為壹個消失的文明提供獨特的見證。作為壹種建築群,它展示了人類歷史上的壹個重要階段。

十三陵的布局和管理,在滿足禮制功能的同時,與山水等自然環境因素緊密結合,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對清東陵和清西陵的建制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除了建築的大小和復雜程度不同外,每個陵墓的建築布局和規定基本相同。平面都是長方形的,後面還有壹個圓形(或橢圓形)的寶城。自石橋起,建築分為靈門、碑亭、分恩門、分恩堂、明樓、寶城等。以前每個陵墓都有壹個“監”,專門祭祀掃墓,現在只剩下德陵的監墻了。陵區還建有七座嬪妃墓、壹座太監墓以及宮殿、花園等附屬建築。

十三陵和長陵神道兩側的石象作坊。

明十三陵最著名的是地面上雄偉的長陵和挖掘出來的地宮中的定陵。整個陵區原以陵墻環繞,正門在南端,兩側邙山、虎峪嶙峋,像壹龍以虎的姿勢守著大門。從明朝永樂七年(1409)修建長陵,到清朝順治元年(1644)修建思陵,200多年來壹直被劃為禁地,設有陵墓。長陵是明太祖朱迪的陵寢建築,恒恩堂又稱仙殿、香殿,是長陵的主體建築,是祭祖的重要場所。長陵的報恩殿是中國最大的帶把手的木殿。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鈞的陵墓,年號萬歷,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48年)。陵園條例仿照長陵。定陵地宮從1956到1958經過科學發掘,現已建成定陵地下博物館。昭陵在明十三陵中排名第九,其建築獨具特色。它是明十三陵中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陵墓建築。

十三陵於1957年成為北京市第壹批古代文物保護單位,於196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1982年與八達嶺長城被列為全國44處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之壹。2003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7屆會議正式將十三陵和南京明陵列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建項目。明清皇家陵寢,分布在北京、河北、遼寧、安徽、江蘇等地,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帝的陵寢建築群。它按照嚴格的等級制度建造,地上地下建築體系完整,布局嚴謹,規模宏大,建築華麗,工藝精細,體現了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的喪葬制度。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標準,並將十三陵、清陵、清陵列為《世界遺產名錄》中的明清帝王陵。

十三陵石牌坊

石牌坊:在十三陵陸深路的最南端。建於明朝嘉靖十九年(1540)。漢白玉砌成,寬五間,六柱十壹層,寬28.86米,方高14米。綠柱石上雕有麒麟、獅、龍、怪,雲騰湧動,看起來栩栩如生。門頂額頭雕刻的雲紋給人壹種柔和優雅的感覺。這座晶瑩剔透的牌樓是中國最大最早的石建築。

石像學生:在陸深的兩邊,從十三陵的紀念碑建築到龍鳳門。有24個石獸(四獅、四龍、四駱駝、四象、四麒麟、四馬)和12個石人(四個武官、四個文官、四個尊官),是在明朝宣德十年(1435)長陵整修和獻墓時雕刻的。它們都是由壹整塊巨石構成的。

淩杏門:俗稱龍鳳門。在慎到路,十三陵石像的北面。這是壹座白色大理石拱門。門朝南,三門並排,矮紅墻,柱頭上的雲朵和動物,構成門上的裝飾,結構奇特。三額正中,有石雕火球,故又稱火焰牌坊。

長陵靈恩寺

長嶺:天壽山主峰下。這是明朝開國皇帝和他的皇後許(十三陵第壹人)的陵墓,是明十三陵中最早、最大的壹座。建於永樂十壹年(1413)。整個墓園四周有圍墻,分為三個院落,包括靈門、神庫、神廚、碑亭、分恩門、分恩堂、淩星門、寶城、明樓等(有些建築已經不存在了)。寶成磚,圓形,直徑約340米,周長1多公裏,上面有垛,形似城堡。裏面是高高的圍墻,圍墻下面是地宮所在地。寶城南中央有個門,順著坡道可以上大明大廈。建築呈方形,四面有券,中間有十字形拱頂天花板。頂為黃瓦,重檐歇山式,檐下列“長陵”二字。樓中間有壹碑,額篆“大明”二字,碑身刻有“成祖文帝陵”。除了墓地本身,還有東、西兩座墳墓。東墳在德陵汕頭山南,西墳在定陵西北。十六位為朱迪而死的妃子分別埋葬在墳墓裏。因其墳墓形似深井,故名東井、西井。恩殿:在長陵二院。即享殿,是向陵墓供奉祭品時舉行祭祀儀式的地方。這個名字是明朝嘉靖年間起的,意思是感恩和祝福。殿寬九間,深五間,黃瓦紅墻,重檐。它坐落在漢白玉護欄四周高約3米的三層石臺上。面積為1956平方米。寺內有十二根金絲楠木明珠,最大直徑1.17米,高14.3米..梁、柱、檁條、椽、鬥等構件也用楠木制作。雖然歷經500多年,但依然堅固如初。如此宏偉的楠木建築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

永陵:在長陵東南的楊翠嶺之下。它是明世宗和他的三位皇後的陵墓。它的規模沒有長陵大,但結構精巧細致。陵墓是壹個有三個入口的庭院,七個大廳供享受,九個大廳供兩個守衛。明建築保存完好,是明十三陵之冠。城垛用花斑石,鬥椽、椽、檐椽、額都用石頭,寶城城垛兩邊的洞口、通道也用石頭。清代初學王元曾贊其“爛磷,明冰鏡,不留塵,長陵捉不住”。享殿現已不存在,只在樹樁上留下壹塊石頭,雕有龍鳳,玲瓏剔透,栩栩如生,是明代宮廷石雕的傑作。

定陵:長陵西南大禹山麓。這是明朝第十三任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位皇後(小椴和蕭靜)的陵墓。萬歷十壹年(1583),利用祭祀陵墓的機會,帶領文武百官、術士、秦等人,在天壽山親自選定陵址,確定立陵條例。次年動工,歷時六年,動用軍事工匠和工匠三萬余人。主要建築有陵門、分恩門、分恩堂、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除了明樓和保定,其他建築屢遭破壞。原區有七個廳堂,清兵入關後被毀。乾隆五十年(1785)翻修,改為五間。民國初年,又被燒毀,只剩下壹片廢墟。明樓歇息山頂,黃琉璃瓦重檐,檐上鐫刻“定陵”二字。墻角和臺階都是用巨石砌成,椽子和水桶也是用石雕制成,並飾以彩畫,堅固美觀。明樓石碑上刻有“大明”二字,碑身刻有“神帝之墓”。兩側寶城為圓形城墻,長約750米,磚砌。垛口仿永陵用斑駁的石頭砌成,清代已毀。陵墓內外有祭祀亭、神庫、神廚、朝堂、神廄、神宮監。地宮位於明建築的後部,是陵墓的主要部分。發掘於1956年5月進行,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揭開了地宮之謎,為研究明代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地宮:定陵地宮是明十三陵(高達1997)中唯壹發掘的地宮。在定陵明樓的後面,距離墓頂27米。總面積1195平方米,全為拱形石結構,由前、中、後、左、右五個高大寬敞的廳堂組成。前中廳為長方形走廊,後廳跨頂。前、中、後殿之間有石券門,其檐、椽、脊、吻獸均為漢白玉雕成,檐下有空白石表。檢票口下是兩扇漢白玉門,高3.3米,寬1.8米,重約4噸。門都是青銅制成的長方形橫梁(稱為管扇),寬84厘米,厚30厘米,重約10噸。石門制作工整細致,設計科學合理。門內有頂門“天然石”,高1.6米,兩端雕刻蓮花花瓣。前中殿長58米,寬6米,高7.2米,全部用“磚”(大方磚)鋪成。中殿是展示祭祀器皿的大廳,有皇帝和皇後的三個漢白玉寶座和五個青花雲龍瓷罐和用於點燃長明燈的黃釉。左右附屬廳為石拱券無梁建築,長26米,寬6米,高7.1米。有壹個漢白玉制成的棺床,用“磚”鋪成,中間有壹個長方形的洞,洞內填滿黃土,稱為“黃金井”。後殿是地宮中最大的廳堂,長30.1 m,寬9.1 m,高9.5 m,地面為打磨斑駁的石頭(石頭+人),棺床中央擺放著朱翊鈞、小椴、蕭敬三人的棺槨。三棺周圍有玉料、梅瓶、葬具。

新華網北京7月4日電(記者李景華孫小聖)明朝皇帝的目光並沒有越過長城,但當他們被埋葬在京郊天壽山南麓數百年後,這些早已遠去的影子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正在巴黎舉行的第27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大會已經做出決定,北京十三陵和南京十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建工程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十三陵,位於北京昌平天壽山腳下,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座帝王陵墓的總稱。從1409修建長陵到清朝順治初年修建思陵,先後修建了長陵(成祖)、鹹陵(仁宗)、竟陵(玄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永宗),歷時200余年。陵墓中埋葬著13位皇帝、23位皇後、1位妃子和數十位嬪妃。

在中國傳統風水理論的指導下,從選址到規劃設計,十三陵十分註重陵墓建築與自然山水植被的和諧統壹,追求“天地”的完美境界,以體現“天人合壹”的哲學觀。

中國古代帝王陵墓的設置早在戰國中期就出現了。唐宋時期,出現了相對集中和獨立的皇家墓地群落。明十三陵的特點是它們第壹次體現了中國皇家陵墓群的完整性。雖然每個皇帝的陵墓都有自己的大殿、明樓和寶城,但在陵墓區內,長陵的神道卻成了貫穿所有陵墓的“總神道”。* * *所使用的石牌坊、石雕群,再加上各個陵區墓葬的有序排列,使得陵區內的建築緊密相連,形成壹個整體。

十三陵的自然環境以青山、敞堂、流水為特征,所有的陵墓都依山傍水。與建在平原上的陵墓相比,這個陵墓遺址的自然景觀更加賞心悅目,更能表現出帝王陵墓的莊嚴和宏偉。

我國著名古建築專家羅說:“明十三陵具有很高的建築價值,長陵的南木寺是我國唯壹壹座有精美石雕的,是明代建築的實物史。”

為了保存十三陵獨特的景觀,近年來,北京市花費6543.8+0.7億元對陵墓進行了大規模的拆除和修繕。據十三陵特區辦公室副主任聶友義介紹,預計在二00八年前,將耗資四億元完成七座破墓的修復工作。

此次申遺成功主要在於對十三陵的良好保存。墓葬中,1956只發掘了定陵,其他墓葬保存完好。墓前神道、主神道石牌坊、大紅門、沈工聖德碑亭、石像、龍鳳門等主要建築都保持了原有的風貌。明代在陵宮內外和神道兩側種植了大量松柏,至今仍枝繁葉茂。陵區內的妃嬪墓和太監墓雖在清末相繼被開墾為農田,但其地下墓葬仍保存完好,地面上的陵樓內還有遺跡和部分石刻。

2002年8月,聯合國遺產委員會官員、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專家李祥海考察十三陵時,認為十三陵代表了壹種獨特的藝術成就,對世界某壹文化領域的建築藝術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可以為壹個消失的文明提供獨特的見證。作為壹種建築群,它展示了人類歷史上的壹個重要階段。

十三陵的布局和管理在滿足禮制功能的同時,與山水等自然環境因素緊密結合,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它還對清東陵和清西陵的建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清東陵和清西陵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完)(來源:新華網)

我為妳整理了這些信息。

  • 上一篇:日本花道的歷史
  • 下一篇:古代木匠如何雕刻文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