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柳江縣文化

柳江縣文化

唱出旋律

原名采茶調唱,清末流行於廣西中南部,是柳江縣人民喜聞樂見的民間劇種之壹。唱腔樸實自然,活潑流暢,常有“河喜易,河喜易,河喜易何喜”的間奏和“那河喜易”的結尾。表演時,動作更加輕松活躍,節奏明快。縣城裏經常演出的傳統節目有《石沖尋妻》、《傻子賣紗》、《雲南追夫》、《換鋪換妻》。民國時期,有壹位彩音大師前來傳教。解放後,經過縣文化部門的改革改組,唱詞不斷改進,增加了新的內容,彩調更受群眾歡迎。從50年代到60年代,經常演出的劇目有阿三爺爺的戲、的《打鳥》、《王二的喜訊》、《龍女與》、《補鍋》、《打鑼》等。70年代以後演出的劇目有《河對岸見親戚》,自編的《相親問路》。

與大師共舞

是道士旅遊、齋戒或為死者做道場時表演的歌舞。壯族教師舞中的穿針舞,又稱穿花舞,通常有7、8人,身著道袍,誦經、歌舞,敲鑼、鼓、鈸、敲鐘、木魚、竹板等。有笛子、笙和簫,非常優美。跳的時候呈八字形行走,互相前後移動,形似針,故名“穿針舞”。因形似花朵,故又稱“穿花舞”。《龔老師舞》共有36種人物程式,如、雷公、屠公、魯班、白馬姑娘、三元等。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面孔和壹套歌詞和舞蹈動作。演出時間多在晚上。

與馬、戰車、燈籠共舞

流行於進德客家地區,是由兩匹馬、兩輛車和各種動物燈籠組成的歌舞。馬是用竹棍編織而成,身上裹著紗布,沒有腳,身上也沒有洞。表演時,演員站在馬身上的洞裏,用繩子把馬拴住,掛在肩上。馬的下部用彩色的絲綢或布料包裹,演員們仿佛騎在馬背上,表演馬的走、跳、跑的各種動作;手推車也是用竹簽做的,用花紙裱起來,用布圍起來,兩邊畫有輪子。女演員站在車中間,用繩子把車掛在肩上,頭上紮著花,搖著汗巾和花扇,扮成車。演員們戴著草帽,腰間圍著圍巾,穿著綁腿和涼鞋,表演各種推車動作,如上下山、穿越山谷、掉進泥坑、摸石頭等。曲調多達16種,如《十二月調》《五更調》等,歌詞有唱勞動愛情的,唱農家生活的,用客家話唱的。

馬,馬燈舞

它由流傳了300多年的客家花燈舞演變而來。1951年,進德鄉四聯村新村民間藝人劉亞Xi(盲人)開始將花燈舞改為車馬花燈舞。1955縣文化館對原歌詞、舞蹈動作進行了修改整理。1956本節目參加廣西壯族自治區民間文藝匯演,獲優秀節目獎。

許歌二重唱

解放前,在船山、李詠、吐蕃等鄉鎮的壹些地方,每逢春節、農歷三月初三或八月十五,當地群眾自發組織,邀請好的山歌手和熱愛唱歌的青年男女到歌圩唱歌(有的是自動趕來的),歌圩以對唱為主。也有個人單獨唱的,也有集體唱的。內容以愛情為主,也有生活、生產勞動、時事、歷史和天文地理。

文藝培訓

根據廣西區委、區文聯文件精神, 柳州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印發的《柳州市關於開展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的實施方案》要求,為進壹步實施千村萬戶文藝惠民工程,推進文藝村和黨建示範村共創活動,推進公益演出、藝術培訓和專業指導,實施文藝村、文藝戶申報工作。 柳州、桂林、來賓三市市委宣傳部、市文聯決定於2014 16+08-21在鹿寨縣縣委黨校舉辦文藝輔導班,三市學員72人。柳江縣派出黃、鐘建軍、、魏等同誌參加培訓學習。

“柳江人”頭骨化石

1958通天巖發現“柳江人”頭骨化石。根據我國古人類學家吳汝康的研究,該遺址中的頭骨化石被命名為“柳江人”,是生活在中國南方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新人(智人),其身體特征與現代人基本相同。他生活在距今約4萬年前的更新世晚期,是中國乃至東亞地區發現的最早的現代人代表。現在在中國科學院,復制品保存在柳江縣文物管理所。2月26日1963,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公布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銅鼓

1981,白鵬公社鎮西大隊農民在田埂坡耕地時發現的。銅鼓材質為青銅,總高56厘米,鼓面直徑81.5厘米。鼓面外圍有4只青蛙,中央的太陽紋為65,438+02芒,芒間有雙羽紋。鼓身裝飾復雜精美。銅鼓在古代銅鼓分類中屬於冷水沖洗型。經鑒定,為東漢所制。現藏於縣文物管理所。

漢代滑石人的面具

1983李永新安古墓出土,近方形,邊長24厘米,潔白如玉,是壹件精雕細琢的藝術品,雕刻工藝嫻熟。這些人物的頭部栩栩如生。藝術價值高,屬東漢,現藏於縣文物管理所。

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的化石

分別在新興農場的通天巖、土伯幹巖、白蓬幹龍巖發現,對研究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和古人類有壹定作用。現藏於縣文物管理所。

古代貨幣

1980年3月,三都公社的兩位博士發現了壹枚埋藏的古銅錢,包括晉、唐、宋、元、明等44種銅錢。最早的是東晉的“鹹康鮑彤”,最晚的是明代的“永樂鮑彤”。現藏於縣文物管理所。

太平天國青銅大炮

1958年在金德公社黃陵大隊發現槍身上刻有“太平天國七年紀日立”字樣。廣西壯族自治區現存博物館。

  • 上一篇:介紹美式足球。
  • 下一篇:南江鎮的名勝古跡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