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古墓遺址

古墓遺址

古墓葬是指歷史上已經死亡的人的墳墓,壹般指具有代表性和研究價值的墓葬。日前,河北獻縣職教中心建設中發現壹座唐代古墓,出土了三色捧壺、白瓷碗、熨鬥、紅陶雙紮壺、灰潘濤、黑釉燈等生活用具。中國有哪些值得探索的古墓?價值觀是什麽?

東漢墓遺址變成了水坑。

古墓遺址是怎麽變成滿是垃圾的小水坑的?近日,網友“梔子花”在某論壇發帖稱,在大蜀山腳下,發掘東漢古墓的地方變成了壹個積水和垃圾的坑。

5月11日,記者來到大蜀山腳下,發現網友所說的“古墓遺址”位置在新華學院二期。在壹片小樹林的旁邊,確實有壹個小池塘。池塘裏有壹些生活垃圾,壹些看起來像竹子的棍子躺在池塘裏。

記者向校方求證。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網友的圖片看起來不像古墓遺址,但是學校的古墓遺址現在確實是壹個小水坑,但是沒有垃圾。學校現在對如何保護古墓遺址有了明確的想法。

網友爆料:古墓遺址成了垃圾坑,網友很關註。

5月10日,網友“梔子花”在省城某論壇上發帖稱,“合肥大蜀山原古墓遺址,現已成死水垃圾坑!我的心碎成了n片花瓣!”貼吧。

作為壹個合肥人,還記得那些年廣為流傳的大蜀山腳下古墓的發掘嗎?妳還記得妳說過要在原地建壹個博物館嗎?但是現在古墓遺址已經變成了壹個積水的垃圾坑!這讓我們的祖先覺得對不起什麽?

“梔子花”貼出了很多關於這個“古墓遺址”的圖片,並貼出了2004年發掘“古墓”時的壹篇媒體報道。

記者看到,在這篇出現在2004年4月9日的報道中,省城某媒體的標題是“大蜀山:古墓被挖了怎麽辦?”原地建博物館。

報道稱:“新華大學基建部趙負責人說,古墓發掘後,為了防止古墓被破壞,他們派了專人24小時值班,並為此專門開會討論古墓的拆除事宜。

目前,新華學院已計劃將古墓保留在原地。至於怎麽建,什麽時候開工,他們正在和省市有關部門商量。據相關人士透露,新華學院很可能會在原址建博物館。"

這個帖子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註。很多網友不敢相信圖中這個水坑就是古墓遺址,還有網友說:“這是鎮守寶山不知寶藏啊!完全可以開發成大蜀山景區。”

學校解釋:想就地保護,但影響學校規劃。

5月11日下午,記者來到大樹山腳下的新華學院,看到壹個小水坑,如梔子花發來的圖片所示:水坑裏確實有壹些生活垃圾,水面上插著壹些已經變成灰色的竹子。

記者問了學校的壹些保安和學生。大家都不知道學校裏有古墓遺址。

5月14日,記者聯系到新華學院壹位姓袁的負責人。

他說,2004年古墓發掘時,他還沒有在新華學院工作,所以不知道當時學校和集團的具體提議是不是在古墓原址建博物館。“古墓發掘前,根據學校規劃,原計劃在那個位置建體育館。”袁姓負責人說。

當記者將該網友的圖片發給負責人時,他表示不像是“古墓遺址”,並稱“小水坑裏的東西應該是學校建築垃圾。但古墓遺址其實是壹個小水坑,周圍都是草。”

“文物保護有兩個原則,壹是就地保護,二是遷移保護。當時我們學校的領導想更好地保護好這個文物現場。”

袁姓負責人解釋,“所以也有可能建博物館。”

袁姓負責人說,自從他來學校工作後,學校基建辦的同事就壹直在聯系合肥市文物管理處關於古墓遺址保護的事情。具體的保護方式現在可能是“準備和有關部門商量後,* * *會對古墓遺址進行搬遷和保護。”

袁姓負責人表示,其實學校對古墓遺址的保護很糾結。“我們壹直想就地保護,但是因為學校發展太快,發現如果就地保護,對我們學校的規劃影響很大。因此,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闡明移民保護的理念。”

文物部門:操作可行的話,會搬遷保護。

5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合肥市文物管理所。管理處王姓負責人介紹,該古墓是2004年發掘的壹座東漢磚墓。當時文物部門已經將墓中所有的陪葬品都挖掘出來了。在討論如何保護古墓時,文物管理所與新華學院進行了協商。

“當時我們想異地保護古墓。但是新華集團領導說要在原址上建博物館,更好地保護古墓。”王姓負責人回憶,當時相關部門也同意學校的想法,覺得就地保護古墓遺址是壹個比較好的選擇。

王姓負責人介紹,當初學校確實把古墓保護得很好,還搭了棚子蓋起來。當時學校也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保護古墓。“壹開始他們保護得很好。”

王負責人說,直到2008年的雪災,學校搭建的工棚才倒塌。“從那以後,估計保護的不是很好。”

王姓負責人表示,從2004年到2012這8年間,文物管理所壹直與新華學院保持聯系,雙方就如何保護這座古墓進行了多次協商,但直到現在也沒有達成保護古墓的最佳方法。

對於學校“遷移保護”的想法,王負責人表示,“文物管理所也是贊同這個想法的。我們必須協商這壹舉措是否可行。”

東吳古木壹支

簡介

三國吳棟墓遺址:位於江西省吉水縣郊區的三灣寨。

是1991年8月京九鐵路施工時發現的。

專家稱之為“江南第壹墓”。

墳墓是凸起的。

墳墓建在平坦的地面上,用灰色的網狀花紋磚砌成。

它由墓門、地道、前室、左右耳室、左右藻井、後室和方形回廊組成。

周圍土壤高度為10米。

整個墓室占地900多平方米。盡管陵墓在早年被盜,

但仍出土了120多件隨葬品。

有銅、鐵、陶器、瓷器和石頭器皿。其中大部分是死者生前使用的生活用品。在這些文物中

非常珍貴的是帶有人物和野獸的青銅燈。

美麗的青銅朱雀和青銅白虎

這在江西尚屬首次發現。瓷茶具也是中國最早的發現之壹。經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實地調查,確定

此墓為“東漢大型沈箱磚室土墩墓”

建於三國吳棟晚期。

已經1700多年了。

歷史挖掘

據考證

墓主人是吉水縣郊區坦布村的譚紹。譚紹是三國時期吳王孫權夫人的妹夫。

早年讀書

出宮。

關杜威

也是皇親國戚的問題。後來朝廷權力鬥爭失勢。

譚紹帶著家人回到了老家。死後葬於郊區張家塢下東區。

***3

插腳排列

圍欄高8到9米。

看起來像三碗素飯。

人們稱之為“三萬齋”。(算命)

古墓發掘後

為了不影響京九鐵路的建設

國家文物局下發《關於保護吉水縣大型漢墓的意見》

由當地* * *適當地動壹下。

並按原配方重建。

7月建成開業1992。

中國各地的古墓遺址

4.1古文化遺址4.1.1腰鋪崗窯址名稱:腰鋪崗窯址等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公布日期:1987年9月15時間:唐類型:古文化遺址地址:江西省余江縣靖江鎮石崗村委會腰鋪崗李佳。據當地人說,當地古代極其繁榮。它被稱為金溪鎮和興安鎮。黃巢開戰後才因戰亂而蕭條衰落,這壹帶有21處古窯址。在李嘉存旁邊的山上發現的壹個是龍窯的形狀,發現了大量的碎碗和有缺陷的碗。同時還發現壹個破碎的小高頸青瓷罐、壹個鼓口的四系罐和壹件破碎的窯具。蟹殼呈藍色,碗內有五支支點的痕跡。經省文化專家鑒定為晚唐瓷窯。4.1.2小沖山遺址名稱:小沖山遺址等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數量:公布日期:65438+2004年2月27日時間:商周類型:古文化遺址地點:江西省余江縣鄧埠鎮泥桂村委會小蟲賈尼村民小組簡介:小蟲山遺址位於余江縣鄧埠鎮泥桂村委會小蟲賈尼村民小組,在小沖山發現了許多陶器碎片,包括籃子圖案、方格圖案、繩狀圖案、鋸齒形圖案等。該遺址屬於商周文化遺址。4.1.3香山書院名稱:香山書院等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出版日期:65438+1986年4月時間:南宋類型:古遺址遺址:貴溪壹中簡介:香山書院舊址在上清鎮東十裏應天山上。據《貴溪縣誌》記載,宋鐘(1174-1189)彭世昌和的侄兒等曾在此山開築殿,延慶天祿子講學,此山形似大象,故改名為香山。齋戒日為香山精舍,名為香山翁。少定五年(1232),江東判袁光維三下重建嚴旭,不在朝,授“香山書院”。此後,三三之下的香山書院多次興建,建在市內的梅花墩和掛榜山。到了清朝末年,在三座山峰下重建。其規定如下:講堂五座,文昌官三座,山中領袖住宅三座,學生住宅三座15間,香山寺壹座10間,文峰塔壹座,山中藏室壹座。目前天山香山書院的房屋已經消失,遺址難辨。三下石壁上還刻著“香山書院”四個大字,字體為楷書,每個字壹米見方,山下只有壹個儲石室。解放後。三三年下象山書院舊址已改建為貴溪壹中。4.1.4陸水坑古城墻名稱:陸水坑古城墻等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出版日期:65438+1986年4月時間:清代類別:古遺址地址:貴溪市貴港工區東北15華裏冷水林場簡介:陸水坑古城墻位於本市貴港工區東北15華裏的深山林中。沿著蜿蜒的小溪有壹條鵝卵石鋪成的小路。陸水坑古城墻是用大鵝卵石鋪成的,堅固結實。長59米,高4米,厚:頂部1米,底部1.5米,中間有壹扇門,高2米,寬1.5米,上端呈拱形,如城門。因為城墻建在兩座高山的陡崖之間,壹人防守,是萬人不能逼的趨勢。距離古城墻50米處有壹處房屋地基,其中城墻面積約150平方米,似乎居住著守軍。進3裏後,剩余房屋地基10多處。據《貴溪縣無水坑石城壁誌》記載,當地人調查中有兩種意見:壹種認為這是唐王的藏身之處;第二,它是為了躲避“兩軍”(外國侵略者)而建造的。據此,陸水坑古城墻有可能是南明唐王朱(年號龍武-1645)或唐王朱(年號邵武-1646)所建,也有可能是近代太平天國農民革命軍為抵禦外敵入侵而建。4.1.5皮子嶺商代遺址名稱:皮子嶺商代遺址等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公布日期:65438+1986年4月時間:商代類型:古遺址地址:貴溪市河灘鎮茅路村皮子嶺簡介:遺址位於本市河灘鎮茅路村皮子嶺壹帶。東西走向,寬約2裏,長約5公裏,是緩坡丘陵地帶,向陽,臨江。由於雨水侵蝕,茅廬大隊護林員阮從光於5438年6月+0979年10月發現了裸露在地面上的石器。經過文物調查,* * *在這五平方公裏的區域內,獲得了8塊石頭、30個石鏃、6把石刀、9把帶孔石刀、6把石斧、6把帶肩石斧、6塊石頭。這些石器打磨精細,屬於商代遺址,從中可以推斷出四千年前就有人在這壹地區勞動、狩獵、繁衍和生活。1986年4月,該遺址被貴溪縣人民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4.2古墓4.2.1江如璧墓名稱:江如璧墓類別:貴溪市文物保護單位編號:公布日期:65438+1984年4月時間:明代類型:古墓位置:貴溪市金屯鎮南阪村簡介:江如璧墓位於本市金屯鎮南阪村委會西約50米的壹個山頭上。據《貴溪縣誌·人》記載:“蔣,字茂谷,名喚,鄭德新曾進士,曾在試壹世宗朝。官方左春芳,左玉德和翰林院都編過,用宴官填,編玉盤,講太極圖,再用日官填...,又官至詹府,教少詹。天下有《泌陽集》。”蔣的墓建在壹個圓形的山包的中央,向東南,兩邊有彎曲的山,形狀像壹只螃蟹。該墓形制宏偉,中間有石階通往山下,寬5米(現已不在)。兩側有壹對石像、石馬、石羊、石獅,造型逼真,工藝精湛。以上石雕雖歷經風雨,但保存完好。此墓於1985被盜。此外,原來的“露比之墓”石碑和石香爐也不見了。4.2.2明代丁霞紀念碑名稱:明代丁霞紀念碑等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出版日期:20世紀80年代:嘉靖十八年(1535)12月15日類別:古墓地點:龍虎山上青鎮貴州村東頭簡介:墓碑位於上青鎮東頭。該碑為漢白玉雕刻,高3.75米,寬1米,厚0.33米,其中碑首高0.5米。碑首有四龍戲珠,為明代嘉靖十八年(1535)十二月十五日。4.2.3饒國公五泉界墓名稱:饒國公五泉界墓等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發布日期:1987年9月15時間:體裁類型:古墓地點:江西省余江縣馬泉鎮觀前村委會周嘉南簡介:饒國公吳全傑墓位於余江縣馬泉鎮。據《縣誌》記載,吳全傑大師是元代壽陽村人。他從過去中學習,也從過去中學習。當被授予“達摩繼承人”的稱號,當被授予上卿、饒公爵的稱號,死後葬於十二都村。現在只剩下四個石人(三個無頭)和兩個石馬。早年盜墓,只留下壹個墳坑。4.2.4大窩香型山明十三陵群名稱:大窩香型山明十三陵群級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公布日期:1987年9月15時間:明類型:古墓葬地點:江西省余江縣馬泉鎮芳官村委會江家東南1公裏簡介:大窩香型山明十三陵群位於余江縣馬泉鎮。首先是蔣明鎖夫婦合葬的墓;第二個是蔣世固夫婦墓;三是蔣文峰之墓,墓碑上刻著“明忠賢博士”;第四是蔣夫婦合葬,墓碑上刻著“明忠順大夫”。四座墓的前後呈壹條直線。墓園兩側有兩層大石墩,高1.5米,相距40米。江文峰,即桂江,明代弘治學者。做過縣令、知府,去過浙江左布政。

  • 上一篇:歷史上很多名人的成功與失敗都會給我們壹些人生的啟示。在實現理想的路上,有哪些?
  • 下一篇:嚴父子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