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石臺縣歷史名人

石臺縣歷史名人

桂忠武(約777-831),時代十裏(今石臺縣任麗鎮)人。唐朝的大官。《清代池州府誌》說,鐘吾“賦有文采,是藝術大師”。《舊唐書》、《新唐書》、《子同治簡》和《文獻通考》中都有記載。

杜荀鶴(846-904),字,龔喜時代九華山(今石臺縣任麗鎮)人。相傳為杜牧妃子之子,晚唐現實主義詩人。著有數卷《平凡的綠窗》和十卷《唐·季楓》。它包含三卷326首詩。後人稱其詩為“杜荀鶴體”,與“李商隱體”、“杜牧體”並稱為晚唐三體。荀鶴用來放牧鴨子的湖,與羅隱相遇回驢的嶺,成為長林(即石臺)四景之壹。

畢強(1517-1608),石臺河口(今石臺縣七都鎮)松坡人。作為朝廷的重要官員,他推崇“龔潔”。《明史》說“唐強遇事正氣,有希望。”他是傳世的《燕歌集》的作者。《明史》和《池州縣誌》都有自己的傳記。

吳(1594-1645),字,後改第二尾,婁山石代興孝(今石臺縣大研鄉)人。明末著名作家。著有《樓善堂集》27卷、《大事記》30卷、《末朝筆記》2卷、《讀書指南》、《友鑒錄》、《遊都讀書指南錄》、《林東書末》、《續錄》、《Xi忠義節傳》、《讀書書》。

楊(1837-1911),生於仁山、時代(今黃山區烏石鄉),晚清著名居士,近代佛教復興之父。他去世後,其全部作品被金陵碑刻處編入《楊仁山居士遺事集》,民國八年出版。趙樸初在《重印凈土四經》的序言中說:“楊仁山居士的遺作,開啟了佛教世代之風,居士書寫之先河,為近代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陳奕夫(1869-1948),字,時代六都(今石臺縣七都鎮)人,是巨之子。愛國實業家和慈善家。著有《歐美漫遊日記》(由幼子陳達記錄)和《史岱實錄匯編》。他捐資重印了清代康熙姚子莊編纂的《石岱縣誌》,出版了董汝成《石岱縣誌訪談錄》和石耀燦的續編《石岱縣誌》代代相傳。

陳凡友(1898-1952),他的名字是茹涼。時代六都(今石臺縣七都鎮),陳奕夫之子,天津人。愛國實業家。從65438年到0985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主席鄧提議寫壹份100名愛國實業家的名單,陳帆是其中之壹。2007年南京大屠殺七十周年之際,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竣工,新館增設江南水泥廠難民營展區,展出陳帆的事跡和照片。

李成(1906-1977),原名宗澤,石臺展大(今石臺縣仙峪鎮)人。民族遺產專家。先後撰寫了《中國軍事地理概論》、《西漢人文表》、《三國人文表》、《中國各省市地理資料匯總》、《安徽縣市地名考證》、《清代安徽研究》、《李白秋圃詩話》、《歐曾王三蘇雜文述評》、《合肥史料集》、《合肥軍事概論》、《民國初年》。

蘇阿芒(1936-1990),原名承宗,時代(今黃山區楊光鄉)人。他是詩集《來自中國的詩》(第壹卷和第二卷,以意大利語出版)、《夏天的挽歌》(世界語)和《盛開的茉莉花》的作者。奧地利維也納的國際世界語博物館為他制作了壹個青銅半身像。

  • 上一篇:信號山上的紀念碑
  • 下一篇:我不能忘記在賓的那些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