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山丹古城堡峽口古城堡

山丹古城堡峽口古城堡

峽口古城堡位於縣城以南80英裏處,因石霞山口而得名。早在漢代,石霞山谷就被稱為澤索谷。為了抵禦匈奴的入侵,元初二年(前85年),趙涵在澤索谷設立日勒校尉,屯兵防守。唐朝有平和城和戎,是戰爭的武器,也是軍旗的象征。和諧意味著和平。此後,歷代王朝都因其防禦地位而受到重視。

石霞山有兩座山對峙,道路曲折,但它只有壹百英尺寬,約五李龍,這是陡峭的,而壹個人守衛它,壹萬人不能強迫它。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四月,刑部大夫姚晨以慰問陜西前左的身份視察河西軍事防守,途經石頭峽谷,興高采烈地在峽谷北面的山崖上寫下四個大字鎖控金川,以示此地之危。它將被鐫刻,成為壹座豐碑。在鎖控金川對面西山的險峻山巖下,有壹處明清士兵居住和守衛的營地,當地人稱之為營盤臺子。

沒有文獻研究峽口古城堡的年代。殘存的古城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這座古城堡東西長約400米,南北寬300米。呈長方形,西部管城(外城)總面積約1.9萬平方米。古城有兩座東西向的城門,東西向的街道貫穿全城。城內的府衙、廟宇、店鋪、營房、馬房、私宅,布局合理,井然有序。城墻又高又厚,裏面是夯土墻,外面是磚包,非常堅固。城上有矮墻、裙墻、樓閣,城下有護城河、水池環繞,配以關城甕城,蔚為壯觀。城門洞全部用磚砌成,中間用鑄鐵填充,堅固如金。東門直通石峽口,西門與外城相連,北面靠近長城。被喧囂包圍,形成嚴密的防禦體系。明朝萬歷元年(1573),巡撫動用民力加固峽口古城,增設懸樓、敵角臺等防禦設施,滿足防禦需要。據《幹鎮冰之坊》記載,明代夏口駐兵有702人。峽口古城不僅在軍事上,而且在郵政傳遞和投遞方面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當時設置夏口驛站,有士兵40人,騾馬465438匹,專事郵政。設夏口投遞處,兵22人,車皮23輛(車),專事投遞。在古城東石峽谷設雲鋪,古城西設鳳城鋪。每家店鋪配備5名甲士,專門負責急送。這兩家店鋪面對著峽口古城,彼此形成犄角。明朝永樂十三年(1415),在石霞關修建了壹個養馬場。人們又把石峽口山叫做賽馬場山。

清初設立夏口營,順治年間(1644-161),設乾宗壹員,領兵防守。康熙十三年(1674)升為駐軍。雍正七年(1729),駐軍升級為都司,從此成為定制,從清朝末年開始。清朝夏口營有195名士兵。明清時期,仍在夏口古城設置夏口驛站,有19兵60馬,專司驛傳。峽口堂位於古城西門外,有6名士兵,16匹馬,專司池塘事務,為公幹路人供水。

駐紮在軍隊裏的部隊負責防備敵人。平時練兵,聽鼓聽角,戰場點兵。壹大早,號手就在墻上吹響了他的號角。軍號壹響,馬夫準備上馬,騎士們騎著同色的馬沖進教場,飛奔射箭。將軍在臺上觀看。舉紅旗的時候武士要出列,舉黃旗的時候開弓前射箭,天天如此。每年8月15日參加贛州擡標營,這裏夏口營的馬最壯,勇士武功最高,常得第壹名。

夏口都司最後壹任主任戴,卒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他已經80多歲了,被稱為勞思。村民戴家有壹塊名為“石峽口堡”的石碑,四個大字和幾個小字是秦送給都司衙門的,是難得的實物。

峽口城堡街對面有壹座古建築,建在市中心的街上,建於明朝。每天都有甜甜涼涼的路人要經過這棟樓,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光緒二十三年(1897),維修移至北門附近位置。民國三年(1914)懸掛大匾,古樸蒼勁。

明清時期,夏口人不種田,不收糧。孩子生來是吃皇糧的,男人是守關帶家的兵。今天的夏口人,大多是當時士兵的後代。

  • 上一篇:西方人文主義在世界近代史上的興起和發展
  • 下一篇:40歲的女性在用什麽面霜?今天我們壹起盤點壹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